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经济地理学哲学思考
2013-08-15刘闻达
刘闻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191)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本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英文全称是Actor-network theory,通常被缩写为ANT。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社会学家卡龙(Michel Callon)和拉图尔(Bruno Latour)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提出的理论。1986年,卡龙在“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首先提出了这个新概念。文中,卡龙描述了法国电器公司(EDF)在1973年提出开发新型的电动车计划(VEL)。这个计划需要CGE公司来开发电池发动机和第二代蓄电池,要求雷诺公司负责装配底盘、制造车身。另外,还要考虑消费者、政府部门、铅蓄电池等社会甚至非社会因素。这些因素都是“行动者”,彼此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网络世界。
这里的“行动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拉图尔直言,使用“actor”或“agent”并不对他们可能是谁和他们有什么特征做任何假定,他们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个体的或者民众的、拟人的或非拟人的。“行动者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关系是不确定的,每一个行动者就是一个结点(knot或node),结点之间经通路链接,共同编织成一个无缝之网。
在该网络中,没有所谓的中心,也没有主—客体的对立,每个结点都是一个主体,一个可以行动的行动者,彼此处于一种平权地位。主体间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承认、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主体间性的相与关系。非人的行动者通过有资格的“代言人”(agent)来获得主体地位、资格和权利,以致可以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协调的行动之网。
传统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是关于先于现实经验上实际存有的一般性的存在架构。这种传统意义下的本体论要解决的是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于何者存在,在什么意义下我们说它存在等问题。因此是一种对存在的先验状态和根本架构的探讨,而实际经验只是在这些架构中的特殊存有样态。
二、行动者网络视域下经济地理哲学思考
哲学是众多学科的灵魂。要提升地理学的地位,就必须丰富地理学的哲学内涵。
从国际地理学近现代发展来看,推动地理学实质性进步的因素都与哲学有着直接关系,可以归纳出以下七个方面的表现或问题:①地理哲学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但基本问题尚不清晰;②地理哲学研究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及重大问题缺乏必要的系统结论;③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倾向带来了地理思维的变化;④空间分析中地理学主体经验意识的丧失;⑤地理哲学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⑥地理学中的“环境伦理”的研究刚刚起步;⑦我国的地理哲学是个薄弱领域。诚然,地理学研究需改变以往那种向其他学科引用与借鉴的局面。但目前地理学的发展状况更需以开放的心态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和理论,以构建、扩展和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及哲学体系。地理学研究离不开方法论,更离不开哲学。
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的核心,反映在经济地理学上,即为人类的各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ANT的广义对称性原则力图对称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作用。“我们的广义对称性原则不在于自然实在论和社会实在论之间的替换,而是把自然和社会作为孪生的结果,当我们对两者中的一方更感兴趣时,另一方就成了背景”。从这个视角来看,人类的各类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被对称考虑,过分地强调一方而轻视甚至忽视另一方都是不可取的。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是和谐共生的,这就在哲学层面上深化了经济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地理学的综合性仅停留或徘徊在宏观设计的层面上,而没有或很少从微观方面加以运用。从ANT视角来看,这是地理学综合性的症结所在。经济地理学应该在其微观领域强化其综合性,而且ANT也把宏观和微观对称考虑,把宏观和微观综合起来思考,理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的追求,这种综合性具有更高层次。
ANT至少采用了两种思维方式,即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首先,Latour将关系思维引入社会学的分析中。行动者网络理论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论观念,强调关系性的思维。在网络中将人与非人置于同等地位,自然与社会不再是巍然屹立认识论中的两极。要在人与非人、自然与社会的互生的关系中寻求社会的稳定点。这一思想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共鸣,成为20世纪后期整个哲学界的一个重要潮流。其次,ANT将过程思维引入对科学的研究中。行动者网络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动态关系,要求我们追随行动中的科学。科学是一连串的行动,是形成科学、制造结论和物品的过程。强调我们对科学的研究必须以科学知识生产者的当下活动为出发点,或者说要跟踪科学家们构造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这种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分析,沟通了知识生产者(科学家)和生产成果(科学知识),避免了科学研究的黑箱化。这无疑是我们理解科学事实的更先进的方法。Latour对科学知识进行的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就在这里。
三、结语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时空规律的科学。相应的,经济地理学主要探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及时空规律。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贯穿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始终,在经济地理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按照传统观点,人类经济活动由于其活动主体的主观性而构成主观地理空间,自然环境则构成客观地理空间。而ANT则消除了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对称地思考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准客体的概念,即主客体间的杂合性。
地理空间不仅仅是地理事物和人类经济活动充填的地表空间,而且这些地理事物和人类经济活动通过相互关联并形成地理空间结构,即地球表层系统结构,在ANT视域下是一种“无缝”的行动者网络。这种结构是人地关系的具体化,表现为主观地理空间与客观因素的相互关联。主观地理空间是人类在地表的活动空间,其载荷是人类;客观地理空间是人类的地理环境空间,其载荷是地理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因素或灾害因素。在地球表面,主观地理空间与客观地理空间在范围上可重合也可以不重合,这种关系是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根据ANT的广义对称性原则,应把自然环境置于与人类行动者平等的认识论地位,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正确认识不仅取决于人类行动者,而且取决于客观自然环境,取决于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和控制。
本文基于一个广泛流行又视角独特的理论视域—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对经济地理学进行了初步的哲学思考和探索。应该看得到,虽然ANT能够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一个独特有效的思维视角,但由于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场对ANT本身有着多种理解,用它作为一种工具来思考经济地理学甚至指导地理实践必然会存在争议。即便如此,用ANT这样一种独特新颖的理论工具来进行经济地理学哲学思考也是一个有益尝试。
[1]吴传钧.现代经济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学报,2004(10):153-161.
[3]http://en.stswiki.org/wiki/Actor-networktheory-(ANT).
[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自然界的价值和对自然界的义务[J].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94.
[5]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0).
[6]郭俊立.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