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改革背景下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
2013-08-15任涵涵文俊沣刘思聪
任涵涵 文俊沣 刘思聪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劳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以新课程为导向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培养需求显得更加迫切。英国教育家罗素说:“教育就是运用知识的技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罗伯特·特拉弗斯对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作了形象而又深刻的诠释,他说:“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这说明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师范生要想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艺术是以教学技能为基础的,是师范生能力培养的关键。
一、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具有优秀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才能正是让学生喜欢教师的第一步,师范生作为课堂艺术环节接受和传授的第一媒体,更被时时关注。师范生课堂艺术是决定一堂好课是否有受众群的前提条件,师范生课堂艺术培养中的问题在学生长期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1.师范生技能培养中,大多开设了理论性较强的科目,课程的抽象性和概念性较强,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导,故实践环节比较薄弱,从而导致师范技能培养的脱节。经过调查,师范生对于目前所教授的课程有一定的意见,根本原因是因为教师未向师范生详细解释科目学习的意义及方法,导致师范生对科目的学习失去兴趣。
2.与新课标引导的高中课堂相接轨,师范生培养缺乏体系的教导,高中课堂培养计划最终的目标是将学生送入大学。而师范生在误读这一目标后,会对本身师范技能的培养产生抵触情绪,产生“不重要、实用性不高”的错误想法。长期以来,在师范教育中重视显性课程的设计而忽略潜在课程的开发,强调掌握学科知识而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个人需要和本人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偏科”现象严重。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学生在逻辑记忆方面显示出过人之处,与国外的学生相比尤为突出,但是在创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显得异常薄弱。
3.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对师范生“传道、授业、解惑”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带进门”的作用。部分高校教师过于追求自身的名利,而忽略了对师范生的培养,一味地发掘课题却没有真真正正地带领师范生进行实践调研,从而导致师范生盲目跟从,耽误了师范技能的培养进度。近几年来,高校科研任务的完成度一直是高校教师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依据,部分高校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忽略了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培养,使师范生处在“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尴尬境地中。
4.由于学科设计的复杂性及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师范生对师范课程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发展成高中模式下的“应试教育”,这对师范生技能的培养来说是一大悲哀。经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教学也已作出了调整,各高校纷纷实行学分制,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全能学生,但效果却不佳,一些高校学生为了追求高的课外学分,用应试教育的套路应付考试,结果与大学课程设置的初衷相悖。由于教师教授的方式及情感不真实,导致学习过程中产生诸多情绪因素,使得课堂学时拖长,教学过程不顺利,耽误了教学进度。
二、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对策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方针的重点,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
《礼记·学记篇》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这句话道出了教师职业培训的必要性。又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句话表明教师成长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因此,师范生课堂教学的培养也是一个“路漫漫”的过程,需“上下而求索”。
1.完善教学体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引导。有了理论体系的支撑,在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中就会有更完善的培养方案。传统师范生培养方式大多是以“放养”的方式无意识地培养,只是从结果看是否成为优秀的师范生,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优秀与否的标尺暴露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弊端。必须有更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制定更明确的培养进程,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才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2.对师范生的未来要“一手掌控”。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应该有专人负责,对师范生大学生涯的整体课程规划和目标选择有整体把握,为师范生展示一个“有选择”的未来。例如,在陕西理工学院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了实验班,在“培养卓越语文教师”目标的师范生会有意识地主动加强在专业方面的学习。在教学环节中应该突出技能实践,有意识地让师范生较早地接触课堂教学艺术,以便于师范生形成“一堂好课”的初步概念。
3.多方面开发,让师范生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师范生在课堂教学培养中应该更加注重“第二课堂”的利用。例如,在班级内进行师范生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训练和比赛,培养师范生“一手好字”的技能,以及开展师范生技能大赛提升师范生的水平,同时应该不断拓展师范生的阅读范围及阅读量。秉承“为了一碗水”的教学理念,师范生应该培养自身的教学概念和教学理念,早日让自己脱颖而出。
4.改变教授模式,增强创新意识。陕西理工学院开设了“教师技能”这门选修课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与学生不断互动,分析教师课件制作的优势和不足,在讲授过程中更是注重师范生的实践,用两周的教学学时让师范生试讲,让师范生利用上课的机会充分接触课堂教学的艺术,使师范生在走向正式的岗位前对于课堂教学有更加完整的了解,激发了师范生的竞争意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教师利用让师范生设计教案、导语、结束语的课后作业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未来工作中涉及的教育知识有所了解,然后才有可能应用它们为教学实践服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变耳口相传的教授模式,更要对师范生这个受众群进行甄别和划分的处理,利用他们的兴趣,投其所好,提高他们对于课堂学习内容、课堂气氛的热爱程度,并且融入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对课堂教学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可是这样的导入过程有时未免显得太过乏味。因此,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是迫切要求。
三、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意义
师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就职前的准备教育。教师要培养师范生不断地给自己进行人生定位,认识自己、认识教学艺术,帮助师范生更好地融入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将自身所学、所感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师范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是通过学习和长期训练获得的。陕西各大高校都在毕业班实行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在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班的培养计划中,教育实习的时间甚至达一学期学时。师范生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教学艺术的魅力。
通过不同途径、形式、方法,让师范生全方位地接触课堂教学,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让他们了解教师技能、形成教师技能、发展教师技能,增强讲课能力、随堂应变能力和互动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还可以提高师范生的表达能力,锻炼胆量,克服恐惧心理,从而真正走上讲台,走进教育,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1]李白桦.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多元化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2]王建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05).
[3]董小燕,顾建民.专业伦理教育与高校德育改革[J].教育科学,2001(02).
[4]黄学兵,董博青,蒋丽辉,张丽萍.顶岗实习模式下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
[5]杨德广,张兴.建立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1(02).
[6]徐特立.名言录[M].高校探索,19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