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2013-08-15柳志红
柳志红
(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音乐可以表达无形、难以言喻的东西,所以是一种特别丰富的创作形式。音乐以神秘独特的能力,表达其他艺术形态所无法表达的元素,因此拥有无穷潜力和强烈的感性。音乐对人类深远的影响可能极大地超越其他艺术。”①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音乐实践证明:音乐,不仅可以净化心灵,更可以在创造与传递美的同时,发现和谐的真谛与创立人类的和谐。近年来,随着一支完全由该国贫困家庭孩子组成的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Simón Bolívar Youth Orchestra)在全世界轰动性的巡演,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没有任何古典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家,竟然会出现这样一个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交响乐团。而当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时,才发现原来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只不过是委内瑞拉众多杰出青年乐团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它的成功背后,却是一项令人极为震撼与感动的、用音乐改变年轻人命运的伟大工程——“音乐救助体系”(El Sistema,简称“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倡导下,委内瑞拉掀起了一场历时30多年的“音乐改变人生命运的革命”。
2008年年底,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访问了北京,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这次演出被评为年度最佳古典交响音乐会,同时也激起了国内一些音乐家和慈善公益人士从事音乐救助项目的热情。2009年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以农民工子弟、农村留守儿童等贫困儿童为主要援助对象的音乐救助公益项目,但这些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委内瑞拉的先进经验,研究适合本国国情的方案,以推动中国音乐教育的普及与社会和谐发展。
一、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概况
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的全称为“委内瑞拉青少年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国家体系”(Fundacion del Estado para el Sistema Nacional de las Orquestras Juveniles e Infantiles),因其面对贫困青少年的救助性质,被世人称作“音乐救助体系”。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北部,据1996年统计,全国人均GDP约3500美元,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5%。上世纪70年代,因贫困造成了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青少年与毒品为伍,拉帮结派,枪战不断。1975年,在委内瑞拉经济学家、音乐家何塞·安东尼奥·阿布留(José Antonio Abreu)博士的倡议下,政府逐步发起了针对贫困家庭的“音乐救助体系”。建立“体系”的初衷并非为培养音乐人才,而是让贫民窟儿童和问题少年远离毒品和犯罪,用音乐挽救孩子,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体系”成立之初,委内瑞拉全国只有两支交响乐团,固定交响乐听众千余人。到2011年时,委内瑞拉已有35万青少年加入“体系”学习古典音乐,其中绝大多数为贫困儿童。他们原本对古典音乐一无所知,经过“体系”的培训,不少人成为蜚声世界的青年音乐家,如率领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来北京演出的天才指挥家杜达梅尔即来自“体系”的培养,27岁已享誉全球古典乐坛,夺得德国马勒指挥大赛的头奖;同样来自这个乐团的年仅17岁的低音大提琴手鲁兹现在已成为柏林爱乐乐团最年轻的乐手,中提琴手瓦奎兹连夺八项中提琴国际大赛头奖……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青少年音乐家竟然都曾经是街头的不良少年,是委内瑞拉的“音乐救助体系”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与此同时,委内瑞拉还涌现了大批优秀乐队。截止到2011年,“体系”下设有90个幼儿交响乐团、130个儿童交响乐团、288个青少年交响乐团、30个专业乐团、377个合唱团、1355个附属合唱团,12个吉他制造厂及1.5万名音乐教师。②这样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成就,令具有深厚艺术底蕴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望尘莫及。
二、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的成功经验
1.对音乐教育价值的准确定位
“体系”发起人阿布留博士认为,作为音乐教育家,虽然不能像政治家那样去治理国家,但音乐家起码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去影响大众、改变社会。这就是他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音乐,尤其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关键所在。古典音乐不仅是人类精神的瑰宝,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古典音乐中的交响乐演奏是一个充分体现集体智慧的项目,需要多种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声部和所有演奏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产生出完美和谐的乐章。因此,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交响乐的真正含义,不应狭隘或功利地认作将来一定要成为职业音乐家,而应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当他们长大后走上社会,不论从事哪种工作,由于有学习和演奏交响乐的经历,那么就会从音乐中明白一个道理:社会的构成也如同一部交响曲,完美是需要所有人的同心与努力……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体系”以非凡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认可,被誉为“人类和平与进步的典范”,在社会文明、对抗贫困、远离毒品的征途中,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成功道路。投资机构“泛美发展银行”经过仔细测算,发现每投资一美元,就有价值将近二美元社会回报,因为该体系免费地、无区别地为所有儿童和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犯罪率,巩固了家庭和社区关系。
2.有力的倡议和政府的支持
“体系”的创始人阿布留博士是委内瑞拉著名的音乐家、经济学家,曾任委内瑞拉文化部长、国会议员。他用毕生精力和30多年的心血创建的“音乐救助体系”给千百万贫困儿童带来了希望和美好。1975年“体系”建立之初时,他的设想是为贫民区的孩子提供免费的乐器和乐团合奏训练,让他们远离街头的毒品和枪战,并能受到音乐的熏陶。第一次排练地点是首都加拉加斯一个废弃的地下车库,只有11个孩子参加,但阿布留告诉他们:你们正在创造一个历史。阿布留用“师徒制”的教学方式训练乐队,让有经验的乐手担任新乐手的导师。按照阿布留的这种训练模式,在1980-1990大约十年的时间,委内瑞拉的23个州都陆续建立了自己的青年交响乐团。到1994年,阿布留对青少年交响乐团的想法已发展到建立“委内瑞拉青少年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国家体系”,对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和儿童,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实施免费的音乐教育。
由于阿布留独特的政治身份、个人奉献精神,以及成功的乐队项目实践经验,他的倡议对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委内瑞拉政府非常重视这个方案,并且是作为一种社会改良方案由社会福利部门负责。在委内瑞拉,社会方案往往比文化和教育方案更受政府重视。委内瑞拉政府几乎承担了该体系百分之九十的费用,每年将近三千万美元的投入,对一个年均收入不到3500美元、四分之三人口生活于贫困中的国家来说,是笔巨大的开支。“体系”的音乐教育是开放的和免费的,孩子们两三岁开始就加入其中学习。“体系”不仅为孩子们免费提供演出服、辅导培训,还为每个孩子免费提供一件乐器。政府对“体系”的投入,正是看重了乐团的音乐教育对贫困社区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和鼓舞效应。
3.独立完备的教学管理系统
“体系”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却是独立于委内瑞拉学校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性音乐教育。它的政府主管机构是“家庭、卫生与体育部”,而不是教育部或文化部。委内瑞拉政府建立了从中央到各州、市、区、公社、边远山区和贫民窟的文化活动中心网络(nucleo)来管理“体系”的教学活动。虽然处于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之外,“体系”却非常注重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孩子们两三岁起就可加入文化中心学习,各级文化中心都有教学管理机构。“体系”吸收了世界上优秀的音乐教学法,编有完整的教学大纲,但每个中心可酌情灵活改编教案。课程由浅入深、根据不同水平,将古典名曲、民歌改编成各级教材,使孩子们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熟知旋律并不断加深对经典作品的体会和理解。“体系”与一般培训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没有社会等级、贫富之分,各社会阶层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在乐队中共同成长。
4.以乐队的合奏训练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体系”在音乐上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培养出了优秀的指挥家、乐手与遍及全国的乐队,集体合奏是“体系”乐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委内瑞拉众多的乐队中,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从三岁起,委内瑞拉儿童就加入了乐队训练体系,他们从纸制的儿童玩具乐器起步,按不同声部分座,以歌唱和表演体会乐队合奏感觉。到六岁,他们就按照个人兴趣和需要,领到了自己的乐器。“体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在具体作品的排练中进行集体指导,每周有大量的时间用于排练,而且被分解成乐队、分部及个别排练。分部与个别排练通常由年长的队员指导年轻的队员。每年的节假日,15岁左右或以上的孩子都要参加1-3周的年度集训选拔,每个人每天十小时以不同方式排练不同作品。那些特别优秀的学生被选拔到首都加拉加斯参加精英乐团,并在西蒙·玻利瓦尔音乐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们还可以上个别指导课,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演奏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系不仅为自己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乐手,也为自己的乐队培养了大量的音乐教师和乐队指导。
乐队的合奏训练虽然辛苦,但孩子们在其中学会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如尊重、平等、分享、合作等,培养了合作与理解的重要能力——倾听。合奏训练克服了语言障碍等不足,促进了社会融合与接纳,尤其是对移民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多位世界知名指挥和乐团总监去委内瑞拉参观后认为,与欧美同年龄乐团相比,委内瑞拉乐手的个人演奏水平并不占优势,但是他们在合奏中体现的默契、自信和合奏能力,大大超越了欧美同龄人。
三、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1.重新认识音乐教育对当下中国社会的价值
中国社会需要音乐救助吗?音乐可以帮助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吗?委内瑞拉的经验虽然不能全盘照搬,但理念可以启发我们。政治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可以用知识来改变。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两方面,音乐在目前的社会中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
首先,在解决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融入问题上,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第二代、第三代流动人口如何融入主流社会成为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的课题。据统计,仅在北京就生活着40余万的学龄期流动青少年。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由于生活环境相对贫困、封闭,他们很少有机会享受公共文化资源。而这些孩子在贫富悬殊的环境落差中容易产生自卑、焦虑与社会退缩,甚至与社会对立的情绪,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引导来抵抗物质上的贫困。音乐具有这样的精神救助功能,孩子们参加集体音乐活动,有助于开发潜能,培养活泼开朗的个性,消除与环境的隔阂,建立自尊与自信,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在文化引导方面,健全的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养,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功利性现象非常严重,青少年追逐物质和潮流,崇尚一夜成名的价值观,这些都和当今的文化氛围及社会环境有关。古典音乐在委内瑞拉兴起的经验启示我们,通过帮助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对高雅音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其艺术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改变文化的生态环境,引导文化市场走向健康繁荣的发展方向。
2.进一步普及音乐教育
当前应如何进一步普及音乐教育?一方面,迫切需要对资源不足的群体进行补助,后文将单独论述,另一方面,要增加普通学生合奏与合唱的实践机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乐队或者合唱团学习无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可以借鉴委内瑞拉乐队的教学方式,老乐手带新乐手,不仅可以节省资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领导能力。让乐队与合唱团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二课堂,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民乐团、交响乐团、管乐团、合唱团等。除了学校组织的乐团以外,社区的文化艺术中心或者各种社会团体、艺术培训机构等也可以组织各种乐团,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参加这些乐团的活动。同时,社会应该为学生乐团提供尽可能多的表演机会,如地方的庆典活动、运动会、文化推广活动、各种表演竞赛等。
乐团的成立与运作需要经费的支持,乐器、服装、场地、师资等都需要投入。在目前教育经费投入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乐队成员等多种途径筹措经费。如一般城市家庭的学生,小型乐器和服装可以自己准备,场地和大型乐器由组织机构负责,师资一方面可以争取有奉献精神的音乐家与音乐教师加入,另一方面可以向乐队成员收取适当的学费聘请专业教师。乐团的成立可以先做一些定点实验,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并且要建立起专门的管理与协调机构,负责师资培训、经费筹措、教学指导等工作。与此同时,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要跟上音乐教育的需求,为乐队指导的岗位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既能够指导乐队教学又能够胜任乐队管理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3.扩大及深化音乐救助项目
音乐救助项目目前在中国并不多,且主要来自民间,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音乐家主导型。以音乐之帆少儿资助项目为代表,这是与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合作的、以音乐为主题和载体的慈善项目。项目创始人为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研室主任柴亮教授及他的朋友郭勇先生。此项目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及国内外优秀音乐家为农民工子女及贫困儿童提供优质的音乐教育,并专门为他们成立儿童管弦乐团、弦乐团、打击乐团、合唱团等。另一种是慈善团体主导型。代表性项目如杨澜主导的阳光文化基金会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推动的“阳光下成长”大型公益项目。这个项目的宗旨是通过具体的艺术教育,支持缺乏机会人群中的青少年。“阳光少年艺术团”是“阳光下成长”的子项目,通过与各类专业艺术团体、培训机构合作,在打工子弟学校设立艺术团,为热爱艺术的打工子弟免费提供长期的乐器设备、学习资料及专业的师资力量。目前阳光少年艺术团共设有四个分团,固定学员超过120人。此外,还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09年推出的“希望工程 快乐音乐”公益项目,资助希望小学建设“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开展“希望工程快乐歌唱”活动,培养“希望工程快乐小歌手”。
中国的音乐救助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一些明显问题。首先,项目数量少,受众面小,且比较零散。倡议者应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途径积极推广音乐救助的社会理念,并通过各种平台向社会展示项目的操作过程及成果,吸引更多有意公益事业的音乐家与慈善家、慈善组织的加入。其次,缺乏政府资助。项目的组织者要加强倡议,让政府了解音乐救助项目的价值,从社会民政部、文化部、宣传部、教育部等多种机构申请各种专项项目,获得专有资金进行项目的实践研究与推广。三是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的管理与统一的规划。建议在与政府合作框架下或以政府牵头的项目名义下,共同组建协调机构或第三方服务组织,以专业化视角进行网络化的多层次推广,以便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并可达到系统化的规划目标。
在中国音乐教育界尚未出现类似阿布留这样的核心人物时,我们在音乐救助的项目上更应认真、仔细规划,争取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取得政府支持,使得受益面逐步扩大。从小项目做起,争取有奉献精神的人士加入。积累经验,并向更大范围延伸,同时建立协调与管理机构,进行统筹、指导。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保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将音乐救助项目打造成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这些音乐救助项目点燃人们的爱心和希望时,社会价值观才能转向宽容博爱,发现真善美,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音乐才能真正成为爱心火炬,传遍中国大地。
注释:
①纪录片.音乐带来希望.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z9mDgwtcY.
②数据参考“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解读”.http://theory.gmw.cn/2011-09/17/content_2652654.htm.
[1]EI Sistema and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Melissa Lesniak,Music Educators Journal,2012,99:63.http://sagepub.com/content/99/2/63.
[2]Another Perspective:EI Sistema—A Perspective for North American Music Educators,Tricia Tuns tall,Music Educators Journal,2013,100:69.http://sagepub.com/content/100/1/69.citation.
[3]Venezuela,http://elsistemausa.org/el-sistema/venezuela/.
[4]陶西平.用音乐改变人生——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的启示.中小学管理,2012,3.
[5]陈立.音乐的力量.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680468/.
[6]纪录片.音乐带来希望.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z9mDgwtcYo/.
[7]用音乐拯救贫困儿童——委内瑞拉国家儿童交响乐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2045120101drnd.html.
[8]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解读.http://theory.gmw.cn/2011-09/17/content_2652654.htm.
[9]中国交响乐基金会音乐之帆少儿资助项目.http://www.jinghua.cn.
[10]杨澜28日15时做客微访谈.聊阳光下成长公益活动.http://ent.qq.com/a/20130527/019188.htm.
[11]希望工程快乐音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xfUPl5nAly26Kd7FAjdxvAfA_0iauWcPLBiv5jZld4myI6hF91-ijqMC14RS25xAi3VtxN4dsOCswMUXLCF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