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

2013-08-15吴湘锋周京晶

文教资料 2013年3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阶段

陈 娜 吴湘锋 周京晶 陈 叶

(1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河北 石家庄 050091;2石家庄铁道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43;3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4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一、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即事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及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对自身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计划,并按照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实现目标的过程。它既包括长远的方向性规划,又包括短期阶段性的具体打算。[1]合理设计职业生涯,是迈向人生成功的第一步。在国外,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伴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课题。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各高校逐步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我国此项教育起步较晚,相关教育体系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的教育模式。[2]虽然有的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但仅仅是针对毕业班学生,而且课时量不够,相关课程偏重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造成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不够。另外,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有限的培训与讲授没有细化到具体专业,导致效果不佳。

三、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快速增加。

全国高校毕业生由2000年的107万人急剧增长到2010年的631万人,再增长到2014年的727万人。我国的高等教育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走完的路,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市场需求和大学毕业生供给出现失衡。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毕业生众多的今天,不少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学历、毕业学校(包括第一学历学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并开始注重引进高技术、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加快新产品的推出,以便迅速占领市场高地和获得市场优势。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部分企业单位对毕业生态度居高自傲,形成了“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大专生靠边站”的盲目求高现象。[3]在就业市场中,还常出现一边是许多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另一边是不少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学生的怪现象,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高等教育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3.盲目就业不少见。

由于在大学阶段缺乏相关职业规划教育或者相关的教育不到位,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也没有真正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劣势与不足,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他们没有目标,没有准备,不知何去何从,随波逐流。还有些学生即使就业后也是频繁更换工作,缺乏系统规划,严重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4]

4.就业教育内容简单,缺乏开创性。

目前不少高校把就业教育的内容局限在就业政策和规定的解释、就业形势的分析介绍、就业信息的通报上,即使开设就业指导培训,内容也多是就业形势的介绍、相关信息的通报及如何求职简历的撰写、面试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而对如何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如何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调整就业期望值,如何调整学生择业观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力度。[5]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实现校园与社会的良好对接。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大学生了解职业的内容、技能要求,学会分析和比较自己现有能力与职业要求的差距及寻找弥合差距的途径,有意识地尝试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或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兼职,在实际操练中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顺利就业。[6]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其是系统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非常有利于大学生接触与充分了解职业世界,激发他们进入职业角色的渴望,还可以促使他们主动探索未来的方向,提前以职业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学业与生活,进而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2.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后续人生的发展。

大学生正处在全面发展的青春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趋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大学阶段,不少学生面临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等困惑。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他们选择自己的道路进行指导和提供参考借鉴,以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落脚点,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制订行动计划与策略,并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7]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及其后续人生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的高低,职业素养的养成,甚至他们今后人生中职业发展的顺利与否。

五、改善大学生就业的两种宏观途径

1.构建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首先,优化设置课程。根据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及不同年级,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教育。例如:大一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必修课,帮助学生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阶段重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他们进行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提供针对性的平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大三阶段继续强化他们的综合技能和各项素质,为就业提前作准备;大四阶段设置一系列的就业指导课,对就业提供系列的服务和创造平台,促使他们顺利就业。

其次,加强测评建设。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相关测评建设。金秀兰建议[8]:“积极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测评产品并建立一支专家型的测评队伍,给测评对象以公正、科学的测评,使大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为将来从业奠定基础。”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快速学习各项知识的重要阶段,但知识本身并不能产生效能,必须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转化为技能,才能创造价值。高校可以将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可以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实践教育,使得学生在实践教育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对实践进行总结和提升。[9]例如,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高校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并重、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队伍,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促使他们成为创新型拔尖人才。

六、结语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持续的工作,需要各层面共同努力。各部门和相关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从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发展机制上寻求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张秋良.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之利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3-96.

[2]庞铄权.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5):129-130.

[3]陈俊.大学生应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缓解就业压力[J].科技文汇,2009,(6):77,87.

[4]陈良和.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39-41.

[5]顾德光,蔡迎春.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2008,(4):121-123.

[6]吴朱燕.职业生涯规划:高职生顺利就业的保证[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1):58-60.

[7]陈啸.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6,(3):53-55.

[8]金秀兰.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36-138.

[9]张军.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30-132.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阶段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