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
2013-08-15周静怡
周静怡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一、引言
临海是浙江省台州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因此而得名。居山面海,平原和丘陵相间,新中国成立前与外界的交流甚少,因此方言中保留较多的古语词。关于临海方言的归属问题,无论是按照王力先生的“五大方言”说,还是赵元任先生的“九大方言说”,临海方言都无疑归于吴方言。
方言作为语言的活化石,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过去的面貌,地形相对封闭的临海更是保留了比较多的古语词。本文中所指的古语词是指那些来源于古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但是现在在普通话中少用或者不用的,而在方言中仍然在使用的词语。对方言古语词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清语言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利于方言的研究,而且对于汉语史的研究也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解释,解释词汇的发展演变。
二、名词中的古语词
【喜】蜘蛛。例如:墙上爬着一只喜。
《汉语大词典》:“喜子,即蟢子。一种长脚的小蜘蛛。”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挑喜子,粽里觅杨梅。”宋·梅尧臣《依韵和试笔偶书》:“洗砚开书几,拈毫喜子巢。”
魏晋时期称“蜘蛛”为“喜子”。但是由于临海方言保留着古语单音节的特点,许多名词都是单音节,因此“喜子”,节省说成“喜”。例如“李子”、“桃子”、“儿子”、“栗子”、“梨子”全都节省说成“李”、“桃”、“儿”、“栗”、“梨”。
【箸】筷子。例如:箸安哪头?(意思是:筷子放在哪里?)
自先秦时代,古人称“筷子”为“箸”。《韩非子·说林上》:“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则必犀玉之杯。”南朝·姚察《梁书》:“朕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万姓故耳。”明代·李清《檮杌闲评》:“是日乃十月初四日,二人就在书房中取了酒肴对饮,悲歌慷慨,击盘敲箸的饮了一会,又抱头痛哭一回。”
临海方言中有一种盛放筷子的容器叫做“箸笼”,其形状一般上大下小,其底面呈椭圆形,侧面呈梯形,一般挂于墙上,以前用木头制成,现在多以塑料为材料。
【窠】动物的巢穴。例如:鸟在树上做窠;鸡窠;狗窠;鸟窠;燕窠。
自魏晋时代,人们就称动物的巢穴为“窠”。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又千岁燕,其窠户北向,其色多白而尾掘。”唐代·王昌龄《长歌行》:“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清代·落魄道人《常言道》:“钱士命连忙缩手,回头见有一群白兔,在窠边吃草。”
临海方言中讽刺别人的房子或者自嘲自己的家,也会称“窠”。这种用法在古代也有。清代·无垢道人《八仙得道》:“到了那时,他若再要这样冷心冷面,刻薄人家,我自会邀同三界老友,开个评理大会,非要拆了他那灌口老窠,不算我的本领。”
三、动词中的古语词
【忖】思量,想。例如:你好好滋忖忖看(你好好地想想看);你在忖什么(你在想什么)?
宋代·房玄龄《晋书》:“以后寝疾,上疏逊位曰:‘臣疾弥留,遂至沉笃,自忖气力,差理难冀。’”清代·杜纲《北史演义》:“昭辞归,暗忖道:‘有如此乐境,怪不得他专事游乐了。’”
【安】放,安置。例如:把物事安那里(把东西放在那里)。
“安”表示“放置”的意思是从中古开始的,现在普通话里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临海方言中仍然保留。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以三重布帖粉上,以粟糠着布上,糠上安灰。灰溼,更以干者易之。”宋·陆游《东阳道中》诗:“小吏知人当着句,先安笔砚对溪山。”
【掇】搬,拾。例如:掇凳;掇洋面桶;掇桌。
宋·杨万里《火阁午睡起负暄》诗:“觉来一阵寒无奈,自掇胡床负太阳。”明代·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那老嬷嬷去掇盆脸水,拿些梳头家火出来。”
四、形容词中的古语词
【心焦】心中着急烦躁。例如:心焦死了。这事件很心焦(这事情很心焦)。
唐代·白居易《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唐代·曾巩《曾巩集》:“某顿首再拜启:拜别后,其心焦然如渴饥不见饮食,于今三年矣。”元代·景元启《得胜令》:“雨溜和风铃,客馆最难听。枕冷鸳衾剩,心焦睡不成。”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叫他兄弟到那边府里找宝玉去了,我才看着他吃了半盏燕窝汤,我才过来了。婶子,你说我心焦不心焦?”
五、量词中的古语词
【株】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史稿》中提道:“消失的单位词例如‘株’、‘章’等。”①但是在临海方言中表示数时仍用量词“株”。例如:树有几株?后门口有几株樟树。
周代·尹喜《关尹子·四符》:“五行回环不已,所以我之伪心流转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极,然核芽相生,不知其几万株,天地虽大,不能芽空中之核。”唐代·徐坚《初学记》:“有数百株松,大皆连拱,长近二十丈,攒生绝崖上。”清代·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公交车途次,闻有淮民陆氏,奸恶素着,复横,侵其邻郑氏,撒为己室,惟存嘉木一株。”
六、数词中的古语词
【廿】二十。例如:小人廿个一班(小孩子二十个人一班)。廿株树。
“廿”表示二十的用法古已有之,早在殷商时代,殷人在甲骨文中写成“”。“”二十的合文,甲骨文十作“●”,二十相并即为“”。②“小臣墙从伐,禽玁美……廿人四,馘一千五百七十……”③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臣墙跟随时王出征,擒获了玁狁首领美,俘获敌军……二十四人,斩杀敌军一千五百七十。先秦·《战国纵横家书》:“秦以强弩坐羊肠之道则去邯郸百廿里。”宋代《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内侍雄喝利者又谮:‘后有私于人;又恐怨言,又与韦夫人密语殿内,言讫泣下;每月朔望,焚香南面再拜。’似此言廿余事。”
七、副词中的古语词
【弗】不。例如:你弗用来了(你不用来了)。我弗想要(我不想要)。讲弗来(不会讲)。
用“弗”表示否定的用法可以追溯到殷商甲骨文时代,在殷商卜辞中也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丁丑卜,宾贞:父乙允求(述)多子?贞:父乙弗求(述)多子?④卜辞的意思是丁丑日占卜,宾问道:父乙答应使诸子的行为有所遵循吗?又问道:父乙不允许使诸子的行为有所遵循吗?诸如这样的例子在甲骨卜辞中很多,在此不多举例。《韩非子》:“然则臣有尽死力以为其主者,管仲将弗用也。”《韩诗外传》:“夫不疏其指而弗知,谓之隐;外意外身,谓之讳。”唐代·戴叔伦《感怀二首》:“主人饮君酒,劝君弗相违。但当尽弘量,觞至无复辞。”
八、象声词中的古语词
【喌】呼喊鸡的声音。例如:呼喊鸡来吃饭,或者天黑了呼喊鸡会鸡窠的时候会用到。《说文解字》:“呼鸡时重言之。从吅,州声。读若祝。”王筠《说文句读》:“之字指喌而言,谓呼鸡者言喌喌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鸡声喌喌,故人效其声呼之。”
唐代·施肩吾《句》:“锄药顾老叟,焚香呼小青。遗却白鸡呼喌喌。”
笔者在查证此字时,发现《说文解字今释》的音有问题,《汉语大词典》的标音和笔者家乡的方言音一致。
注释:
①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1:297.
②李圃.甲骨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68.
③李圃.甲骨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65.
④李圃.甲骨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45.
[1]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2.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李圃.甲骨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罗竹风等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11.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2011.
[8]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