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探索与实践

2013-08-15王雨帆

文教资料 2013年22期
关键词:营销专业英语第二课堂

王雨帆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新通国际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的内涵与意义。

(一)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的内涵

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第一课堂而言的,第二课堂活动也是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展开的,它较之第一课堂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的机动灵活性,活动内容的创新新颖性,以及活动形式的灵活多变性。与此同时,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有自愿自主性。

(二)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的意义

1.就学生经历工程本身而言

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是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佳途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辅导充分了解学生,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补充课外知识,了解所学所需,同时为施教提供感情基础,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就具体项目而言

该项目的最大意义在于一方面教师能够通过建设有语言加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让自己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懂得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真正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让自己更加亲近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帮助学生的同时自己获得成长。

教师在项目实行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而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并从各个方面给予学生指导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注重对学生英语水平和市场营销技能的培养和拓展,真正把第二课堂作为学生专业课之外的拓展。市场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一课堂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听懂,而第二课堂应着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比课内学习更丰富的教学内容,以鼓励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营销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在平日严谨严肃的课堂教学之余,如能建立起以市场营销专业为基础的拥有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营造活跃的校园氛围,拓展专业营销技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还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真正将教书转化为“育人”,学与行相结合,体现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根本过程,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二、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项目

基础。

(一)现状分析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通国际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仍以教师授课式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语言加技能的教学方法略显雏形,但双语课件运用不够普及,课堂缺乏英语交流时间,国际化氛围不足,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1.学生职业素养较差

现阶段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主体为刚达到高考专科分数线或自主招生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比较差,尤其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及惰性心理,没有积极性。

2.教学形式单一

大部分专业课的授课形式单一,中英文结合的国际化氛围依旧欠缺,主要原因在于:(1)学生基础薄弱,无法实现专业知识与语言的对接;(2)课堂形式拘泥于传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学习氛围不浓

课堂缺乏国际化语言氛围,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双语课件运用不够普及。另一方面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4.教材选用针对性不强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教材内容都偏向专业营销的知识理论,侧重点落在对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上,阅读量大且难,并不适合高职学生。

(二)项目软件基础

项目负责人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工作经历为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软件基础。曾在美国强生威尔士大学攻读硕士,在杭州凯悦酒店餐饮部参与管理培训,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担任市场营销策划和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这些经历都有利于推进本项目。此外,双语教学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通国际学院主推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教学和活动经验,更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同时,项目组成员由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和学工办负责人、专业辅导员组成,将在专业和学生活动的开展上得到最大的支持和指导。

(三)项目硬件基础

首先,新通国际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不仅致力于专业技能本身,分院也一直悉心于学院国际化氛围的营造,故将两者结合堪称水到渠成。同时,分院制定的各种政策均以语言+技能为指导方向,此基调也与项目内容非常契合。

其次,营销专业是国际学院的主体专业,师资力量很强,而且有新通公司的鼎力支持,为双语教学的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师资、活动形式等跟方面的支持,将大大提升本项目最终的实际成效。

另外,分院具有非常好的学生团队基础,结合专业技能培养提高的各式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这也对该项目的成功起到了辅助作用。

三、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项目内容方案。

(一)项目方案

此项目将针对市场营销专业2012级全体学生展开,主要以“专业英语沙龙”、“国际品牌企业经历交流分享”、“海外文化英语角”及“班级特色项目双语指导”四个部分为基础,按时间顺序以模块的形式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每一个项目每月一次,每次每个项目限定人数50人以下,以利于强化活动效果。

(二)项目内容

项目以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为基础,将语言能力和海外文化作为桥梁,把班级特色项目作为载体,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课外的学习活动中实现对专业知识的扩展和补充。作为第二课堂活动,地点可不局限于教室,各式小型咖啡馆、图书馆、学生公寓等都不失为更优的选择。活动地点的转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非课堂的活动环境有利于小班化教学,且更加利于英语氛围的营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1.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沙龙

这一模块主要针对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注重语言能力与市场营销技能的结合,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语言补充。具体的话题由专业教师指定,话题要求必须与市场营销相关并具有争议性,在整个沙龙的过程中教师应时时启发并激励学生用英语阐述观点。每次沙龙结束前,教师也必须对本次英语沙龙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整理出重点的专业英语词汇及专业营销英语短语供学生参考和复习。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学生能较有效地从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沙龙的交流与学习中得到对自我的补充。

2.国际品牌企业交流分享

这一模块的目标受众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注重国际品牌企业经验的介绍和交流,希望学生通过交流和介绍能对职场规则有所了解,逐渐建立起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项目负责人自身有在国际品牌企业工作的经历,故就这方面的经验交流和分析更具说服力。在这一模块中,项目负责人主要从商务沟通与商务信函两个角度入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得到提高。

3.海外文化英语角

这一模块主要针对对出国留学或对海外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重点在于分享海外留学的经验和趣闻。首先,因项目负责人曾有两年美国留学经历,对于文化交流的内容选择将更有实用性;其次,在英语角模块中,教师会更加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真正让学生敢说英语,会说英语,说好英语。

4.班级特色项目双语指导

这一模块主要针对各班的核心班委和入党积极分子,双语指导注重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融会贯通,真正把“语言+技能”的概念融入各班的班级特色项目中。教师在整个指导过程中以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为基础,把语言能力作为桥梁,在对各班特色项目做专业技能指导的同时,针对各班具体的项目内容进行语言培训,步步深入,层层跟进,最终使各班班级特色项目体现出技能和语言的双重性。

四、语言+技能特色的“营销”类专业英语第二课堂项目创新与特色。

该项目最大的特色体现在项目负责人基于自身身份的多重性,真正将语言和技能结合并运用到模块化课外教学活动中。项目负责人为市场营销专业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及国际品牌企业工作的经历,故可以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与语言能力进行有效结合并融入第二课堂活动中。同时,项目负责人目前还担任市场营销专业2012级年级辅导员,故对本年级学生比较了解,良好的沟通平台对教师了解学生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知学生所想,教学生想学,这将从根本上帮助项目负责人提高整体项目的完成质量。

该项目最大的创新点体现在两方面。创新之一在于该项目的预期成果之一是以各班的班级特色项目为载体的,这进一步拉近了项目本身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参与到项目中,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创新之二在于该项目对传统课堂概念进行了拓展,学生一旦能建立起多元化课堂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其内心已产生了对学习的热情,这点恰符合了项目负责人的立项初衷——将教书转化为 “育人”,学与行相结合,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1]卓萍萍.建设有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文学教育,2012.

[2]郭宝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阵地[J].科技信息,2009(3).

此文用作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经历工程项目。

猜你喜欢

营销专业英语第二课堂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基于移动终端的APP营销策略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发现海昏侯》出版背后的故事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