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夯实仓储与配送专业技能

2013-08-15谢翠梅

物流技术 2013年6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实训室专业技能

谢翠梅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1 精选教学内容

围绕仓储与配送岗位职业能力,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开发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1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调查问卷,深入企业调查课程对应的各工作岗位,调查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我院毕业学生就业情况和适应能力等,通过调查归纳的课程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群是:商品检验员、仓库管理员、仓储信息员、理货员、商品养护保管员、仓库安全员、叉车搬运工、配送拣货员、车辆调度员等,在职业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类和整合岗位职业行动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分析岗位群的任务和应具有的技术应用能力,确定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包括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精选了教学内容对应的职业技能模块,设置课程对应的训练项目,形成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2 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根据仓储与配送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不断开发和完善了课程教学资源库。开发的常用教学资源有: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PPT、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案例库、习题集、教学录像等;校内实训设施、仿真实训操作软件的购置与应用,实训教案、实训指导书、实训计划大纲等;开发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

1.3 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企业专家和教授,联合编写了工学结合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教材。成立编审领导小组,负责对教材编写大纲、进度、质量进行监督。教材内容有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知识拓展、习题训练等模块,力求使课本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2013年建设完成并由清华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4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建设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有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电子论坛、网络专家教学视频等网络信息资源,将所有资源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分类整理并方便使用,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创建了仓储与配送校园网站,将课程建设的相关资料传送网络共享,不断更新完善教学网站,在系精品课基础上争创院级和省级精品课,打造品牌特色课程。

2 改革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实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的根本保证。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特点及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题,以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核心,进行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实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做”总体教学方法引导下,结合课程的特点,探索了如下具体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仿真训练、实践法等。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将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把大量图象、文字、图案、声学与企业仓储与配送录像资料融入教学,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感到生动、直观、活泼、易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2 培养“双师”教学团队

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在课程开发中,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调研,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承揽和参与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和咨询项目,形成了产、学、研结合机制;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还邀请了顺丰速递人力资源部经理秦晓伟、烟台抽纱经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白学林、台湾昌明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忠等专家来我校兼职讲课和专题讲座,讲授专业知识、创业人生等内容,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拓展了专业知识和就业创业思路;逐步加大了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要求并具有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 建立课程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

建立网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教系统,开展学生适时对教师教学的教学评价,学生通过评教,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过去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阶段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平日成绩占20%,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学习态度;过程考核占30%,主要考核学生在项目实训和企业见习、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任务的完成情况;期末考试占50%,通过试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一学期综合知识和技能完成情况。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得出的结果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专业课程综合能力。

3 强化校内实训

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还在经费、师资、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和帮助。

3.1 创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物流仓储综合实训室

物流专业原有3个实训室,分别是物流仿真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现有实训室虽然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大部分生产性实训课程的教学设备不多,完全系统地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训的条件不足,原来用物流软件模拟仿真实训和实际的仓储与配送岗位工作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等。针对这一现状,学院加大实践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在原有物流仓储实训室基础上增加新的硬件设备,增加了入库前RF 手持终端设备、自动化立体化仓库、全自动堆垛机、电动叉车(2.5T)、无动力辊筒输送机、入库辊筒式输送机、分拣输送机等。通过“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校内进行自动立体仓库仓储和配送的模拟仿真实训,让学生经历从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具体实施、工作结果的检查和评估等全过程中扮演岗位角色,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和能力。

3.2 校内软件实训

物流专业实训室引进深圳中诺思公司的《第三方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等模拟软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物流业务的仿真模拟,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途径,使得实训项目更加贴近实际业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动手操作能力。2013年物流仿真实训室建设项目又增加国际物流系统软件、运输管理三维互动培训系统(3D)、实时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仓储管理软件(3D)、物流仿真系统等设备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实训,使学生逐步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流程、供应链成员之间合作、仓储管理、流通加工及分拣工作内容,以供学生相关业务技能实施仿真模拟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引进集装箱运输模拟软件,其系统化的操作流程包括订舱、集装箱装箱配载、船舶配积载、集装箱码头道口管理、堆场管理及码头主要的装卸船流程几个方面。通过对集装箱整体流转实务操作的实践实习,学生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集装箱业务相关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强化理论基础,全面提升统筹规划与实践操作能力。

4 考取技能证书

专业技能证书是高职学生必备名片和职场通行证,教学中积极组织各种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采用“双证融通”教学方法使毕业学生考取物流职业资格证书。

4.1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教学

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将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有机融合,以教学内容融通职业标准为教学手段,使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把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时至少要考取两个专业技能证书,每个证书2个学分。同时申请了国家商业联合会、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双认证考试站,使教学计划与劳动部门技能考核时间对接,学生学完教学内容,不需再经过专门培训就可以考取助理采购师(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货代员(中国货代协会)、报关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电子商务师(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近几年物流专业的学生参加物流师、采购师、电子商务师、企业人力资源师、货代员等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考试,考试通过率在80% 以上,我们探索“一教双证”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毕业学生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

4.2 组织专业技能大赛

积极参与创建“技能学院”的活动,以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提高教师团队素质和学生专业能力。物流专业每个学期教举行物流专业班级仓储理货大赛、POS 机收银技能大赛、包装打包大赛、商业实战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2010年参加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山东省电子商务专业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获得“昆山杯”全国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2011年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项目比赛荣获全省二等奖;2012年荣获山东省物流技能大赛三等奖、荣获全国首届POCIB 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二等奖、移动商务大赛山东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等等。通过大赛,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同学们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高和增强了职业技能。对推动技能学院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企业订单培养

努力探索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实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并和企业深度合作,探索“订单培养”新模式。

5.1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突出岗位综合能力培养

经过几年的努力,本院物流专业已与顺丰速运集团、山东荣庆物流有限公司、山东家家悦集团、烟台港务局、上海通用汽车售后配件配送中心(烟台)、山东佳怡物流有限公司、烟台沃尔玛购物广场、烟台保税港区、烟台瑞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十几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环境乃至师资条件,接收学生实习,给学生营造真实的实习环境,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与顺丰速运集团的深度合作,建设“顺丰速运”校内分拨中心,以有限责任模式经营,供学生物流分拨实训用,使其成为集仓储、流通加工、分拣、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分拨中心。聘任公司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形成从虚拟到现实,从模拟到实际工作能力提升的实习实训体系,实现了工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距离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2 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定单式”就业渠道

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进行,逐步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了“顺丰订单班”、“山东家家悦储备店长班”、“山东荣庆物流经理班”等订单班,实施了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和顺丰速运公司“订单班”的实施步骤是:每年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秦晓伟到学校针对物流专业大二学生举行宣讲会,让学生了解顺丰公司概况、经营现状、顺丰未来规划及对招收人才的标准,公司再面试选拨综合素质高,可塑性强的学生组成“顺丰订单班”,公司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并派人上课,订单班授课中学生形成了对公司诚信、正直、责任、服务、团队的核心价值观,还抽时间到企业实践实习,掌握专业技能,这样学生在第六学期实习时就到企业上岗工作,他们工作熟练,得心应手,没有试用期,学生月工资大都在2 400-3 000 之间,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高兴、企业满意,校企双嬴。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实训室专业技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