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指引下的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2013-10-24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晓玲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晓玲
集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结合,碰撞出巨大商机,一方面迎合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物资流转效率提高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则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逐渐规范的趋势下,物流的业务内容亟需不断拓展与延伸。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对物流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构建也变得更为迫切。
1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区域限制性、无纸质凭据等特点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但结合必须落脚于现实物资流转的物流行业,二者的矛盾由此而生。这表现在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无障碍流通的同时,实际商品流转的速度和效率远低于其信息的流转,由此造成物流发展滞后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物流行业发展的难点问题,技术是关键。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推动物流业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核心。对已成体系的电子商务网络而言,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是自成体系,还是直接架构在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体系之上,有着技术与成本的权衡。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企业将自身的生产、制造与销售体系架构在电子商务销售系统之上,将大大提高自身的物资流转效率,且优于只做电子商务线上业务的网站经营者,如沃尔玛的物流信息系统一直是物流作为“第三利润增长源”的典型案例。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蕴含巨大需求的电子商务市场成为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竞相追逐的“蛋糕”,且以电子商务运营商对物流业务的运作方式来看,主要是通过外包与自建物流企业两种形式。在我国,大的零售商会通过自建配送中心的方式加速其物流运转的速度和效率,而更为普遍的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尤其在电子商务的线上业务中,各个商户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广泛合作,实现了线上业务与实际物资流转相结合。
从理论上看,我国学者与研究人员主张以MRP、ERP作为物流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而实践中大的制造厂商如海尔、长虹的物流信息系统由世界上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SAP提供。我国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自建与运营存在着广阔的市场,而目前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都相对不足,结合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十分必要。
2 基于电子商务对物流信息系统影响路径的实证研究
一般而言,电子商务主要通过四个环节作用于物流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商务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影响路径图
根据以上电子商务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影响路径,建立电子商务对物流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见式(1)。
而影响因素的数据来自于模糊评分的隶属性得分,即通过当地物流园区内的6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调查对象的相关因素进行逐个给分。见表1。
表1 电子商务对物流信息系统因素隶属得分表
而计算电子商务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影响综合指数的权重方法,则来自于能够提取最大化信息的变异系数法。变异系数权重值见表2。其赋权公式见式(2)。
其中,δ、μ分别上述各个指标的标准差与均值。
表2 变异系数权重值
得到的综合评分结果见表3。
表3 综合得分与排序表
总的来说,上述实证研究发现当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整体水平较低。而通过对上述中小型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情况调查总结出关于电子商务作用于物流信息系统的路径及其影响的效率。
从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输送调度效率来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首先会从建立配送中心的需求与成本角度出发,选择对企业来说具有最优资源配置的配送中心地址,考虑的因素有企业零售商所在城市的点位分布、配送中心建立的成本、运输费用的大小等;输送调度的效率提升策略主要是基于配送中心对零售商或是经销商对应点位进行最优化的配送线路设计。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在电子商务销售系统上,即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中的自动订单控制子系统。以电子商务线上业务平台为例,商户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线上平台订货下单,商户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的物流合同随即生效,实现了订单的自动下单,为进一步的物资流转奠定了基础。当制造商有自己的订单系统,减少了零售商与物流方联系环节,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物流的效率。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货物的集中处理、分拣、配送,是对自动订单系统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对所有订单集中分类处理后,以目的地为标志进行分拣、配送,优化了流程,提升了物流效率。
以货物运送目的地信息进行配送,同时对运输的量和频次进行规划,在对物流信息进行规范与处理后,进入物流的实质配送流程。显然,作为订单--分拣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再结合企业自身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条件和系统,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以期实现拥有最低成本与最快速度的准确配送。
3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四个环节来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较晚,在电子商务渗透进各行业、领域的过程中,其无地域限制、无纸质化凭证等特点都将影响到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如何克服无纸质化凭证对商品流转过程中所有权转移的规范与管理带来的问题,即如何把电子商务的虚拟性与物流服务商品流转环节的特点进行有效结合,是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始终要围绕的核心问题。
4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构建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根据业务流程主要划分为认证、交易、支付和物流四个环节,需体现订单、仓储、运输调配等信息流与物资流的集合,以及商业流程与物流作业流程的结合。
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图如图2所示,分为三个板块与四个环节。第一个板块是各类门户的综合管理,分为服务门户、企业业务门户、电子商务工作门户和物流门户。门户是连接物流所涉及到物流业务的各个主体与监管机构的主要方式和渠道。不同主体通过对门户的访问满足自身需求,如制造商与供应商对彼此信息进行查询;各个商户、消费者在门户网络中进行商品的浏览、查询等;政府的工商、税务部门也能通过门户对商户、物流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与管理;同样认证机构与银行也能够基于门户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查询和处理。因此,一个健全的综合门户对于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来说非常重要,起到向导与路标的作用,而建立门户的技术通常要基于信息交互的开放性与标准化特点,实现多渠道访问端口设置。
图2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图
第二个板块即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的集成应用系统,是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核心组成。其中,电子商务系统主要是产品目录、订单与支付系统。对于商户或企业来说,消费者能够通过门户浏览与查询,下单订货,即实现了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作用。对于企业来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接到订单,随即就可以安排相应的物流,而物流信息系统此时就开始一系列的认证、支付信息的确认,开始启动。二者结合的关键在于主要信息的一致性:即通过一致的数据和视图,且对非主要信息的屏蔽,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系统的物流有效信息确认与应用。这种方式相较于一般的独立建设一个物流信息系统来说,减少了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重复建设与投入,同时也减少了因重新拓展平台渠道而额外付出的成本费用。而在该模块,存在融合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的技术障碍与制度障碍。
电子商务的虚拟化特性,使得物流信息的确认存在各种可能存在的技术漏洞,诸如商品流转过程中的所有权转移,如依靠的是电子凭证,那么一定存在通过技术可进行篡改的漏洞;而制度漏洞存在于物流企业核算成本的方式中。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是没有进行单独的费用列支的,因此存在通过物流成本调整整个成本费用的可能性。而在基于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是电子凭证中,篡改相关费用金额以达到企业做账的需求,就造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偷税、漏税的阀门。如何对其加以科学的管理和控制,需要监管技术与监管制度的出台,并融入整个系统的运行。这也就为第三个业务流程与模块的存在提出了需求。
第三个板块即管理与监控模块,通过对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系统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分类保存,并一一对应,以此进行各个环节的监控。如利用订单对销售价格进行比对,以销售量与价格对物流费用进行逻辑推算,以采购单对原材料价格进行比对,以采购量与价格对物流费用进行逻辑推算等过程控制与事后监管。而且,监控的作用还应该有预警效果,如设置指标阈值,使得到达阈值的信息能够起到提醒企业、商户的作用。物流系统的管理与监控模块,还将进一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规范性管理与设计,因为电子商务的虚拟性使得无纸质化电子单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控制。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监管模块,就可以以上下层信息层层对应的方式作为电子商务信息的印证或监控,而对应的认证部门、工商与税务部门、银行部门也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对企业的账务进行核查,防止利用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系统的经济犯罪行为发生。
以上对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流程化梳理,并对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以此作为基于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技术与制度节点。
5 结论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物流行业的增值效率,使物流业的“利润增长第三极”功效发挥名副其实的作用,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的结合即是途径。在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我国电子商务的技术与制度上仍存在的壁垒进行分析,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业与企业自身的业务相结合的系统融合,更好地为企业、消费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