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言语语言学看翻译多相面对等

2013-08-15孔宝兰

文教资料 2013年6期
关键词:语场词义语言学

孔宝兰

(新疆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引言

运用语言学的理论解决翻译的问题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一个特点。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翻译理论当中,结合信息论和符号学的知识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他认为,“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用最贴切的自然的对等语把原语中的信息复制过来,首先是在含义方面,其次是文体风格”。“动态对等”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相等”。

二、语言与言语

创造语言的行为所造出的语言成分的总和或说话时所运用的工具大体上说来就是语言,运用语言机能的行为(包括创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行为)和运用语言所说出的话就叫做言语。

索绪尔的著名公式是:言语活动=语言+言语,言语活动明确地区分为了言语和语言,第一次指出了科学的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索绪尔指出: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性质复杂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它还属于个人的领域和社会的领域。言语活动的研究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要的,它以实质上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纯是心理的,另一部分是次要的,它以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即言语,其中包括发音,它是心理、物理的。由此可以得知语言是通过言语实践存放在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中的宝库,一个潜存在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潜存在一群人的脑子里的语法体系,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其中应该区别开:说话者赖以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他个人思想的组合,使他有可能把这些组合表露出来的心理物理机构。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来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语言和言语是紧密相连而互为前提的: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但是要是语言建立,也必须有言语。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语言的使用,实际是一种言语行为,是人们以言行事的社会性行为,因此也是有规则的,而语言的意义也正存在于语言的使用之中,这就是言语行为理论。这种语言理论是我们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

三、对等概念

对等是一个科学描述性的概念,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对等,重点放在音、词素、词、词组、句、句群、语段等各层次上的等值关系。语言成分对等和语义对等都必须受语用对等的制约,但语用学中的对等还不完全等于翻译中的对等。翻译中需要的对等是一种综合性的关系,不是机械地综合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的对等,而是依靠艺术的眼光和文化语言素养,全面细微地考虑各方面因素。效果上的对等,就是这样一种综合性的对等关系。

为了达到效果上的对等,译文必须通达。奈达用“自然”(natural)这个概念,比“通顺”要求高一些。“通顺”主要指语言,“自然”除了语言外,还指文化上、思想习惯上可以通得过。在一切语言现象中,形式和内容都是统一的,这个统一体对使用这一语言的人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翻译过程是一个变化过程,形式完全变了,内容为什么能不变或基本不变?怎样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关键就在于“自然”:对译文接受者的接收渠道和原文接受者的渠道之间的差别,译者有一个全面而细微深入的了解,他根据新的接收渠道的特点改变信息的形式,甚至调整部分内容,使译文中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适应新的接收渠道,和原文的统一体适应原文接受者的渠道一样,才有可能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

对等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语言学家雅各布森(R.Jakobson)论翻译时有一句名言:“差异之中的对等,这是语言的根本问题,也是语言学的关键课题。”因此,如果证明某些实例中的两种效果有所差异,那么争取用可能范围内最自然的语言,达到可能范围内最接近原文的效果。

四、从汉英实践看汉英间的多层面对等

翻译的过程是通过遣词造句实现双语不同层面的过程。对等是人们翻译实践中每时每刻考虑的事情。在人们未对翻译产生理性认识之前,往往想当然地认为一种语言存在的东西在另一种语言必然找到对等物。其实不然,英语和汉语之间对等词也只有40%(许渊冲,2002)。可见,实现汉英词语等效对等更多的是发挥译者主体性,扫除词语表面假象,挖掘词义内涵,实现动态对等,在语中重构对应词语。词语对等的复杂性表明文化间的异质性较大。因此,译者在定夺一个词语对等之前,既要考虑该词语所折射的文化,又要考虑读者的可接受心理。

1.词的对等

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研究两种语言的对等问题,首先要探讨词的对等。不同语言中用来表达同一事物的词,如“战争”和“war”,“医生”和“doctor”语言不同,意义相同,叫做对等词。两个词在其所在的语言中各有许多不同含义,其中只有一个或数个词义对等。这种情况通过词的搭配看得尤为清楚。如“拉”和“pull”是对等词,通过词的搭配可以看出,这两个词都可以和某些词搭配,因而在这几个词义上“拉”和“pull”是对等的。如:

拉门 pull thedoor

拉断 pull apart

拉开抽屉 pull open the drawer

但有些英语词可以同“pull”搭配,它的汉语对等词同“拉”搭配,它的英语对等词却不能同“pull”搭配;翻译时必须换用别的词。如:

pull a tooth 拔牙

pull in (车)进站

pull round 恢复健康

拉拉手 shake hands

拉拉队 cheering squad

拉选票 canvass

由此可见,“拉”和“pull”只有一小部分词义对等,大部分词义并不对等,翻译时要用别的词表达,所以这两个词只是部分对等。但有的对等词所表达的词义并不完全相同,它们或词义范围不同或两词所表达的含义有所差异。如:英语marry一词既可以表示嫁又可以表示娶。Wife可用来表达汉语妻子、夫人、爱人、老婆,等等。

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有时源语中有些词在译语中没有与之相当的对等词。这种没有对等词的情况在翻译中是屡见不鲜的。

2.形式对等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句子对等可分为形式对等和灵活对等两种。形式对等只从形式考虑,为了使表达的译语与表达的源语形式相似,力求做到词词对应,结构比喻与原作相同,形式对等有时也能达到意思相同。如:

(1)用词结构相同,意思相同。

如①Emergency Room(急诊室)女朋友(girl friend)

②Alexander Fleming discovered Penicilin.

亚历山大·福来明发现青霉素。(词类,语法作用,词序均同)

③They are now working against time to produce more oil for the country.

他们为国家生产更多石油而争分夺秒地工作。(用词一样,词序不同)

(2)比喻相同,意思相同。

如:①snow-white(雪白)②pitch dark(漆黑)

③黄金时代(golden age)

(3)形式相同,意思不同。

由于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多数情况下往往形式相同,意义有出入甚至完全不同。以下例句译文A为形式相同意思不同的错误译法,译文B为正确译法。

①compact disc

A:密纹唱片 B:激光唱片

②biological parents

A:生物父母 B:亲生父母

③He isabove cheating in the exam.

A:他在考试中欺骗 B:他绝不会考试作弊

以上各例形式对等,有的意思不清楚,有的费解。由此可见,形式对等在多数情况下照顾了形式,牺牲了意思,是不可取的。

3.灵活对等

由于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若将原文形式原封不动照搬过来,则常常不能表达原意,或模糊不清,或意义歪曲。这时必须采用灵活对等,即翻译时考虑的不是词的对应,而是句子甚至段落的对等。在形式和意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主要考虑意义,不受原文形式的束缚和影响,把原作的意思灵活地表达出来。如:

(1)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

您的电话。

(2)I have read your articles.I expected to meet an older man.

看过你的文章想不到你这么年轻。

(3)他一开口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He can hardly open hismouth without talking story.

由此可见,灵活对等指抓住原意后不妨脱离原文影响,不受源语束缚,既能表达出原文意思,又能达到语言自然流畅。只有这样才符合翻译的要求。

4.翻译中的语场对应

语场涉及交际活动中的话题和题材,它决定了话语的用语,即交际内容。由此可以说,语场指谈话的内容或指在什么语境下谈论什么样的主题。语场决定交际的性质,构成话语主要范围并影响词汇和话语结构的选择和使用。译者必须熟悉源语和译语的相关语场在这方面的特点,才能达到翻译的准确性。下面看看以战争为背景的著作——《永别了,武器》中的一个片断:

There was much traffic at night and many mules on the road with boxes of ammunition on each side of their packsaddles and gray mot or trucks that carried men,and other trucks with loads covered with canvas that moved slower in the traffic.

译文:夜间,这里运输繁忙。路上有许多骡子,鞍的两侧驮着弹药箱;灰色的卡车上运载着士兵;还有行驶慢一些的,是运送辎重的车辆,用帆布盖着。

显然,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语域等值问题。在这一段中,traffic,men,loads等词的译文考虑到了原文的语场,即战争的背景。根据译文,我们可推断,这里白天极少有行人,为什么到了夜里反而“交通”繁忙呢?原来这是军队向前方输送“辎重”的运输车队,车上也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士兵”。这样译文才有战争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语场。由此来说,语场反映出原文的题材,译者应注意特定词语在特定情境下的词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等是指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描述。翻译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杂和,语言要素仍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任何翻译活动都是以语言作为媒介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从语言运用的多层面分析汉英间的对等。

[1]操维维.英汉翻译中语域对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7).

[2]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高名凯.语言论[M].商务印书馆,1999.

[4]孙洪卫.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的基本概念[J].2009(2).

[5]谢旭生.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语场词义语言学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与网络语言
字意与词义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