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13-08-15安佳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8
□ 安佳(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兴趣是优化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当学生对体育感兴趣的时候,不仅要经常关注体育信息,自觉学习体育知识,观看体育比赛,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并表现出鲜明的情感色彩,有时甚至达到入迷的境界,乐此不疲,因此老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时,首先要找出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并针对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东北石油大学的学生:男女生各300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了解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大学体育课的性质等相关知识,便于分析大学生参加体育课、体育活动动机等,进而分析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和原因等,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男、女生各300份,男生回收294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100%。女生回收296份,回收率98.4%,有效问卷296份,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
利用MicrosoftExcel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对体育课活动项目选择。
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对体育课中感兴趣的项目分别是球类(篮、排、足、乒、羽、网)占72.1%,其他运动占27.9%。这是由大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爱动、兴趣极为丰富,大多数选球类运动和休闲类运动,男生喜欢的是篮球和足球等对撞性的项目,同时也为了扩大人际交往、锻炼及显示自己能力。而女生喜欢乒乓球和羽毛球和排球的人数较多,是由于这几项身体接触机会少,相对比田径类和体操类有趣,不枯燥等。
(2)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目的。
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认为上体育课的目的是强身键体的男生占53.8%,认为是调节学生生活的男生占22.2%,认为是学习需要的男生占24%,所有的数字都表明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目的是多元化的,既考虑到学习的需要,又考虑到身体和愉悦身心的需要,说明现在的大学生重视体育课,不仅是因为体育课必修内容,学校指定科目,也是因为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吸引学生,才引起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极大兴趣。
(3)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
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大多数对体育课很感兴趣,但男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一般以下的分别占到了19.1%和25%,尤其女生,是因为不少女生进入大学之后,上体育课兴趣不大,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不高,健康第一的意识不足,体育课中“随身而心违”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现象确实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认真分析研究。
(4)影响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主要因素。
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对体育场地设备表示不满意达33.6%,在影响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各种因素中排在首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不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差甚远,许多学校由于经费原因等,购置的器材较少,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需要。而且由于受体育场地设施的限制,正常的教学秩序常因运动场地的不足受到干扰,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项目不能开设。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从调查中得知,有18.6%的学生担心自己身体条件和体育基础较差,怕完成不了动作会被别人取笑,他们往往把上体育课当成一种负担,常常表现出焦虑、恐惧、不好意思的自卑心理,不愿上体育课;有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太苦、太累、不愿刻苦练习,体会不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及对智力、学习效率的作用。而且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素质较差,无法完成考核标准,这也是影响体育课的兴趣之一。
教师素质:从调查中得知,尽管学生认为教师素质的因素在影响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因素中所占比例较小,仅占3.1%,但也不可忽视。学生认为教师素质低的主要表现:有的体育教师上课责任心不强,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运动强度、难度分配不科学,学生的局部负荷较大,使学生感到学习单调枯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教材内容,而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就会使学生错误认为体育课没什么好学,没什么好练,就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影响学习:从调查中得知,有19.6%的学生认为影响学习,由于在体育课中,他们如果运动量过大,会引起他们在下一次文化课中发生头晕、困倦的现象,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听课效果,而影响学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课兴趣的主要因素。
(2)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课很感兴趣,对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
(3)体育场地和设施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需要。
3.2、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满足体育教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需求。
(2)提高教师素质素质。
(3)改善教学条件。
(4)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培养学生兴趣。
[1]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黄若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探究[J].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