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行PCI 术后24 小时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013-08-15宋颖
宋颖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此方法能尽早尽快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快速的给缺血心肌带来血运重建[1]。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是一种有效降低死亡率的治疗方法,但是PCI术后24 h 内病人处于高度危险期,尤其高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还有学者认为[2],高龄是PCI 治疗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大,进行PCI 治疗的风险增高。因此对于高龄患者的术后24 h 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2 年3 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81 例行PCI 术,现将术后24 h 并发症发生及观察护理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 年1 月至2012 年3 月我院行PCI 术81 例,男49例,女32 例,年龄在70~85 岁,平均(75.6 ±4.0)岁;其中患有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38 例,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3 例。同时合并糖尿病40 例,高血压病60 例,心功能不全9 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血管狭窄或梗死38 例,双支血管狭窄或梗死23 例,三支及多支血管狭窄或梗死20例;从发病时间至手术时间为3~12 h。
1.2 治疗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鞘管,并在引导丝的引导下送入冠状动脉开口处,进行球囊扩张并根据造影结果置入支架。术后常规加压包扎,并转入监护病房(CCU)观察。
1.3 结果
81 例高龄患者手术均成功。29 例出现暂时性窦性心动过速,未进行特殊处理;有2 例三支及多支病变患者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再次行急诊PCI 术植入支架各1 枚;1 例出现室颤,给予电除颤复律;出现皮下血肿及出血各5 例,给予对症处理;有4 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出汗等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有9 例出现排尿困难,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护理,积极对症处理,术后24 h 内出现的以上并发症均已解决。
2 PCI 术后并发症护理
2.1 PCI 术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
PCI 术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是心室电风暴,都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异物导管的刺激,球囊的持续扩张充盈等因素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各种恶性心律失常[3]。也可能是由于患者均是高龄,多以多支病变、血管闭塞等严重病变为主,术后易引起再灌注心律失常。所以护士在细致观察心电监护同时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还要充分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本组1 例80 岁 患者术后24 h 内出现心室颤动,经过2 次除颤后转复窦律。复律后静脉持续泵入胺碘酮,病人室颤未再发作。在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发生心肌梗死时易引起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且更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4]。下壁心肌梗死易引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护士在术后早期监护时应提高警惕,了解病人病情的同时严密观察监护仪心电图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2.2 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护理
PCI 术后24 h 内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0.16%[5],也是PCI 术后影响疗效的最重要的并发症。其原因可能由于在球囊扩张处或支架放置处血流急剧减少,极易在此处形成急性或亚急性血栓,也可能是高龄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并在术前抗凝不完全或术中临时决定进行手术,术后抗凝不严格等。因此术后24 h 内护士应增加巡视病房次数,严密监测自动化凝血时间。还由于高龄患者易引起情绪紧张,导致冠脉剧烈痉挛,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所以要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多与病人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勤询问病人主观感受,有无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等不适,有无渐进性加重或减轻等情况。本组1 例冠脉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约6 h,护士巡房时突发胸闷、心悸、气短,持续不缓解,心率、血压随之下降,监护心电图示ST 段抬高,意识模糊,再次行急诊PCI 术并植入支架1 枚。1 例患者术后1~4 h出现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应用硝酸甘油、镇痛药不能缓解,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急行PCI 术并植入支架1 枚。
2.3 皮下血肿及出血的护理
PCI 术后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但由于高龄患者机体代谢和内环境平衡功能呈生理性退化,凝血机制比较差,血管脆性较大,所以高龄患者往往是出血的高危人群[5]29-35。针对高龄患者,有必要进行适当延长压迫止血的时间、必要时使用器械压迫法或者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等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处理。本组病人PCI 术穿刺部位均采取股动脉,术后需要监测APTT 值,最大限度避免因为高龄患者血管生理性退化,脆性高,耐受力差,拔管以后制动效果不佳引起的出血。还有一些合并有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由于要延长卧床时间,易出现腰部不适,护士应加强巡视,必要时为患者按摩腰部,减轻患者不适;对于拔管后加压包扎效果不佳的患者,可改用新的“8”字包扎法或可适当延长制动及卧床时间。本组5 例病人术后24 h 内出现不同程度穿刺点出血,5 例出现轻度皮下血肿。可能由于患者过早活动穿刺侧肢体所致。经再次用手掌加压后改用新“8”字加压包扎法,适当延长卧床时间等措施,指导患者正确运动穿刺侧肢体,病人出血停止或血肿范围未再扩大。
2.4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老年患者PCI 术后常会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术前术后禁食水造成的低血容量、对疼痛刺激敏感、尿潴留等因素,引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增加术后死亡率。术后2~4 h 拔除动脉鞘管时或拔管后的30 min 内易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士应在拔管前充分麻醉,避免疼痛刺激,消除高龄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指导患者有效活动患肢。对于高龄病人术前还应尽量缩短禁食时间,术后鼓励患者早进水,以防低血容量的发生。本组4 例病人在拔除动脉鞘管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出冷汗等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症状,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后均未发生严重后果。有29 例病人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可能在拔除动脉鞘管时引起病人全身性应激反应有关,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后自行恢复正常。
2.5 排尿困难的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很凶险,患者常常有濒死感,对于老年患者急诊直接实施PCI 术,未进行术前指导,术后护士要及时询问患者有无尿液,了解病人心理需求,及时检查膀胱贮尿情况,鼓励患者床上排尿,并给予心理安慰,减少病人对排尿的恐惧感。有文献报道,高龄男性患者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增生,术前应用硝酸甘油类药物会加重PCI 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另外,老年患者常担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多有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环境不适应等情况均导致患者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因此,针对高龄患者心理特点,应在较长时间不能排尿时给予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方法进行诱导排尿,若膀胱充盈,试行5 min 仍不能排尿者应及时进行导尿。本组9 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其中3 例为女性,6 例为男性。出现尿潴留后首先采用热毛巾敷下腹部,会阴部冲洗以及让病人听流水声等措施,7 例病人经诱导后自行排尿,另外2 例经诱导无效后给予留置导尿。
3 小 结
高龄冠心病病人机体代谢和内环境平衡功能呈生理性退化,且合并症多,增加了PCI 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增加[6]。因此术后早期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及护理十分重要,护士除了掌握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还应了解其心理、生理改变,还要做到严密监测,及时处理,消除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使手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1]李保,史世平,安健,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3,32 (1):9-10.
[2]吕树静,陈韵岱.冠脉介入诊疗技巧及器械选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1.
[3]阎西艳,李振波,张永珍.现代实用心脏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83-185.
[4]刘莹,陈庆伟,吴庆,等.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 (4):892.
[5]Tang EW,Wong CK,Herbison P.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GRACE )hospital discharge risk score accurately predicts long-term mortality pos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Am Heart J,2007,153 (1):29-35.
[6]卢瑞华,牟小军.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 (1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