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两次与每天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13-08-15袁丽华南通瑞慈医院江苏南通226010
袁丽华(南通瑞慈医院,江苏 南通 226010)
选择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8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两次与每天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88例进行本次研究,男43例,女45例,年龄39~71岁,平均(53.24±2.89)岁。按抽签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于本次研究前未使用任何降低血糖类或升高血糖类药物。③患者无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④患者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⑤患者于本次研究前1个月内未患有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性疾病。⑥患者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无昏迷、休克等情况发生。⑦患者无任何精神类疾病。⑧患者均为初次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⑨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研究方法[2]:对照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于早餐及晚餐前30 min进行预混人胰岛素30R皮下注射治疗,分别注射全日胰岛素总量的50%;研究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于早、中、晚三餐前30 min进行重组人胰岛素R皮下注射治疗,睡前进行重组人胰岛素N皮下注射治疗,起始剂量为0.4~0.5 U/(kg·d)。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实时监测体内血糖含量变化,并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至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不同给药方法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至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至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为并发症较多,临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患者需终身服药控制病情,对其身心均造成一定伤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糖尿病发生率显著提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迅速对其体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显著缓解体内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情况,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修复,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及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行增加,从而达到缓解患者机体功能衰竭周期的目的,有效延缓糖尿病进程,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3-4]。
本文研究可知,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天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三餐前及睡前),其治疗至体内血糖含量达标(血糖含量在3.9~8.3 mmol/L)所需时间显著减少,且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情况显著降低,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国内外新诊断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三餐前及睡前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所需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孙 珲,谢纳新.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79.
[2] 周 波,黄 春,李 青,等.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967.
[3] 王 尧,黄 欢,孙子林.胰岛素超声导入与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6):409.
[4] 姚 建,陈名道.糖尿病及其早期防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18(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