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论治先兆流产
2013-08-15林丽娜高文珠罗立敏
林丽娜,高文珠,罗立敏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台州318050)
先兆流产为妇女妊娠期常见疾患之一,约占妊娠的20%[1],主要表现为腹痛、阴道少量流血、腰痛、下腹坠胀等,严重者可导致胚胎死亡以及母体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且近年来自然流产率有明显上升趋势[2]。本病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滑胎”等范畴。其西医病因大致包括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免疫功能异常,宫腔本身病变,全身疾病等,治疗多以黄体酮、人绒促性腺素等治疗为主。中医从肾论治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浅述如下。
1 理论渊源
中医虽无先兆流产之病名,但对先兆流产的认识由来已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范畴。胎漏、胎动不安之名最早见于《脉经》。《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即有“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列有“妊娠漏候”“妊娠胎动候”,指出“妊娠而恒腰痛者”,为“喜堕胎”之候,提示肾与胞胎的关系。《女科集略》云:“女子肾系先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系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主藏精而系胞胎,从受孕到分娩的整个妊娠过程都与“肾”密切相关。如《傅青主女科》指出“夫胎也者,本精与血之相结而成,逐月养胎,古人每分经络,其实均不离肾水之养,故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胎元赖于肾精气充养,又需要肾阳的温煦固摄,如《女科要旨》引赵养葵所言:“肾中和暖,然后胎有生气,日长而无坠堕之虞”。肾气旺盛、肾精充沛是孕育的基础,即生殖健康之本。肾以系胎,气以载胎,血以养胎。因此,可以说先兆流产的根本病机也在于肾,肾虚是先兆流产的最常见原因。张锡纯曰:“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胎儿的发育既取决于先天肾之精气,又要依赖于后天气血的滋养,若母体先天肾气不足;或屡孕屡堕损伤肾气;或孕后房劳伤肾致胎元不固出现胎漏、胎动不安。曾诚等[3]研究显示:先兆流产以肾虚型居多,先兆流产患者中有肾虚表现者占88.04%,傅萍等[4]研究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时发现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辨证分型以肾虚型为多,约占50.6%,以上结果均符合传统理论“肾主生殖”。
2 从肾论治
2.1 代表方 肾虚胎元不固是先兆流产的核心病机,补肾安胎为其治疗大法,临床治疗中常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寿胎丸加减。方中菟丝子、蔓延草本质上,善吸它物之气以自养,为阳中之阴药,补肝肾,益精髓,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补而不峻,肾旺则荫胎,张锡纯云:“千百味药中,得一最善治流产之药,乃菟丝子是也”。桑寄生寄生树木之上,善吸空中气化之物,犹如胎寄母腹之中,《本草纲目》载桑寄生可“坚发齿、长须眉、安胎……助筋骨、益血脉,主妊娠血不止,令胎牢固”。续断补中有散,散中有补,补肝肾,养精血安胎,大有连续维系之意。阿胶系驴皮所熬,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故《神农本草经》亦载其能安胎也。四药合用,具有补肝肾、固胎元之功,同时有养血、止血之效。再通过辨证加减用药,更加切合该病病机。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寿胎丸有以下作用:能抑制妊娠子宫收缩,加强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以及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并能对抗前列腺素收缩子宫的作用[5]。寿胎丸在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的临床治疗中应结合辨证分型,予以相应的药物加减,可治疗不同证型的先兆流产,如阳虚加温阳之品如鹿角霜、补骨脂;阴虚加滋阴之品如山茱萸、山药;气血虚加补气养血之品如人参、白术、白芍;血热加凉血之品如苎麻根、黄芩;血瘀加活血化瘀之品如当归、丹参等,多能收到良效[6],李兵兵等[7]以寿胎丸为基本方治疗先兆流产亦取得显著疗效。
2.2 辨证论治 杨宗孟教授[8]认为此病的发生与肾脏关系密切,故从肾着手,将先兆流产分为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疗效显著。芦惠敏[9]将先兆流产分为4型:1)肾虚宫寒型治以固肾安胎、祛寒温宫,方选补肾安胎饮加减;2)肾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固肾安胎,方选保阴煎;3)脾肾气虚型治以健脾益气、固肾安胎,方选泰山磐石散或胎元饮;4)肾虚气滞型治以理气养血、固肾安胎,方选寿胎丸加减。共治疗72例,其中成功率91.7%。吕连凤等[10]将胎漏、胎动不安分为肾虚血热和脾肾两虚型,肾虚血热型治以固肾安胎,清热凉血,方药为覆盆子、桑寄生、菟丝子、杜仲、续断、白芍、黄芩、旱莲草、知母、竹茹。脾肾两虚型治以健脾补肾安胎,方药选阿胶、党参、黄芪、白术、桑寄生、熟地黄、菟丝子、杜仲、续断、白芍,共治90例病患,有效率91.0%。
2.3 实验研究 有学者试探从西医实验来研究补肾中药治疗先兆流产机理,如李莉等[11]通过实验研究显示寿胎丸可以使肾虚流产大鼠子宫蜕膜中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促进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纠正Th1/Th2平衡偏移,从而降低母胎免疫排斥,起到防止流产的作用;曾诚等[1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补肾中药助孕3号丸通过降调节CD80/CD86表达,使胎盘界面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向Th2型偏倚,降低母体免疫排斥,而达到防治流产的作用;刘红霞等[13]也通过实验发现补肾安胎方能促进大鼠子宫蜕膜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扭转Th1/Th2细胞因子病理性失衡,降低肾虚型流产大鼠模型的流产率,均为补肾安胎这一行之有效的疗法提供更多的微观依据。
3 小结
先兆流产从临床表现上看,属于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明显,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现代医家在先兆流产的病因病机方面也有较多阐述,而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治疗当从补肾入手,甚至有医家明确提出“安胎首重补肾”。医家从“肾”论治先兆流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中医多侧重于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从宏观上研究探讨病因病机,在基础及实验上研究较少,对补肾中药的作用机制、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毒性及其远期影响缺少深入研究,今后应加强实验研究,更进一步研究探讨补肾药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远期疗效。
[1]王华泽.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2.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
[3]曾诚,岳明明,罗颂平,等.试论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5-7.
[4]傅萍,楼毅云,刘晓荣,等.598例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492-494.
[5]陈如泉.中西医结合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6]陆燕,陆启滨.寿胎丸加减治疗胎漏、胎动不安探析[J].吉林中医药,2011,31(4):367-368.
[7]李兵兵,刘维立,陈立怀.寿胎丸加减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36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3):191.
[8]彭晓红.从肾论治先兆流产[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39.
[9]芦惠敏.辨证治疗先兆流产7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8):13.
[10]吕连凤,边文会,陈惠娟.辨证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9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6):384.
[11]李莉,宁艳,吴轩,等.寿胎丸对肾虚流产动物模型母胎界面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新中医,2010,42(3):95-96.
[12]曾诚,罗颂平,李坤寅,等.肾虚流产模型大鼠母胎界面CD80/CD86表达及中药调控研究[J].新中医,2009,41(6):105-107.
[13]刘红霞,姚静,刘芳.补肾安胎方对肾虚流产大鼠子宫蜕膜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