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认识
2013-08-15吴淑芬桂茜茹指导张小萍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
★ 吴淑芬 桂茜茹 指导:张小萍 (.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
溃疡性结肠炎(UC)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UC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和遗传易感性、免疫调节紊乱、感染及环境等因素有关。传统医学上溃疡性结肠炎病最早亦见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及为洞泄;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风胜则动,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下为泄,久为肠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难经·五十七难》曰:“小肠汇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痉中痛。”《伤寒杂病论》中泻痢并存,统称为“下利”,如“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这段描述突出了本病发作与休止交替出现的特点,即后世的“休息痢”。《备急千金要方》中称之为“滞下”,是指排便有脓血黏液,涩滞难下之意。然而在缓解期(病后恢复期)或初起隐匿的潜伏期没有脓血便时,又与“泄泻”或“久泻”相关。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洁)、情志内伤、素体脾肾不足所致,基本病理因素有湿热、气滞、痰浊、血瘀等。病位在大肠,与脾、肝、肾、肺诸脏均有关联。温热蕴肠、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脾虚失健为主要发病基础,饮食不调和情志内伤是主要发病诱因。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活动期以标实为主,主要为湿热蕴肠,气血不调;缓解期属本虚标实,主要为正虚邪恋,运化失健,且本虚多为脾虚。总体归纳,病机有如下4型。
1.1 病邪初实,温热蕴结肠腑 《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滞者。”起病初期,因外感湿邪,或因饮食不节,以致湿热蕴结大肠,肠道气机不畅,传化失常,或湿热灼肠道,热盛肉腐,脂络受损,络破血溢,故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甚则便下黏液脓血,舌红体胖苔黄腻,脉滑数。此阶段以邪实为主,表现为实热证,以急性发作者多见。
1.2 虚实错杂,脾虚湿邪内恋 失治误治,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伤气耗血,正虚邪恋,形成虚实夹杂证。其虚为脾虚血亏;实为湿热留恋,肠络瘀阻。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肠鸣,便下黏液脓血,时轻时重,每因劳累、情志不遂或进食辛辣刺激之生、不洁食物而诱发或加重,伴倦怠乏力,腹胀纳呆,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细)。此阶段与古人所谓休息痢症状相似,且症情顽固缠绵,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病人。
1.3 木郁乘土,久病忧虑多见 病程日久,反复缠绵难愈,情志不遂,忧思郁怒,或素体性情急躁或悲忧,易致肝失调达,气机郁滞,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可见腹痛绞急难忍,排便时加重,或腹痛即泻,焦虑不安,或寐差,伴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此型病人伴有明显的精神情志因素。
1.4 病久伤正,气血俱亏,肠络瘀滞 病证日久不愈,或年老体弱、失治或治不彻底,则正气大伤,化源不足,脾肾气血俱亏,脾气下陷,肾阳虚衰,《景岳全书》指出:“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阴气盛极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肾虚不能温煦脾土,致阴寒内生,下关不固,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故滑泄不止,晨起肠鸣即泄,便下如水,便血色淡,伴面白神疲,四肢不温,腰酸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且脾肾虚亏与湿盛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或病久入络,湿热、气虚、气滞、寒凝等壅滞肠络,与气血相互搏结,气血凝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故见脓血便,腹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等症。结合现代医学结肠镜检查,局部肠黏膜紫黯,粗糙颗粒感,血管网模糊,或多发息肉等镜下征象。此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持续型的患者。缠绵难愈。
2 辨证论治
古时因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故均针对其不同主症进行治疗。或虚则补之,或实则泻之。《医宗必读·泄泻》曰:“脾虚当补,只宜温补,只宜温补运补为原则,执健脾助运除湿法。”《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曰:“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沈氏尊生方》曰:“大抵痢之疡根,皆由湿蒸热壅,以至气血凝滞,渐至肠胃之病。”张锡纯曰:“痢之热毒侵入肠中肌肤,久至腐,亦犹火伤人肌肤至溃烂也……不可但以痢治,宜半从疮治。”目前本病尚无完全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在临床上各医家也分型不一。参照当前常见脾胃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证候分类可见6型: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
张师认为临证常见有如下4型:(1)肠道湿热证,主要症状见腹痛腹泻,便下黏液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当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主方以芍药汤加减化裁。(2)脾虚夹湿证,主要症状见大便稀溏不成形,便下白色黏液,腹部隐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差,神疲乏力,肢体倦怠,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滑。治法当健脾益气,化湿助运。主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化裁。(3)肝郁脾虚证,主要症状有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每因情志或饮食、气候等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白色黏液,肠鸣,平时多见大便稀溏黏液便,无明显脓血,情志抑郁或焦虑不安,食少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滑)。治法当疏肝理气,健脾渗湿。主方以痛泻要方合七味白术散加减化裁。(4)肝脾不和证,主要症状见腹痛固定,腹胀,大便干结,量少,夹有黄色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肠鸣,夜间口干,晨起口苦明显,纳少,情绪欠佳。舌质红、边有瘀点瘀班、舌下静脉增粗、苔薄黄,脉弦细或涩。治法当调和肝脾,化瘀止痛。主方以痛泻要方合四逆散、金铃子散加减化裁。所见以上任一证型均需加上白及、黄连、六月霜清热解毒、敛疮生肌,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配合田七粉修复溃疡面。
3 典型病例
例1:王某,男,39岁,2011年6月初诊。主诉:反复脓血便1年。患者1年前出现脓血便,在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服用美沙拉嗪治疗症状缓解,停药即复发。且症状加重,每天出现脓血便,次数约5-6次。就诊症见: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苦,纳食不振,心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肠道湿热,治以清热解毒止痢,调气行血。处方:赤、白芍各15 g,槟榔10 g,大黄 6 g,黄芩 10 g,黄连 6 g,当归 6 g,肉桂 2 g,炙甘草6 g,木香6 g,白及20 g,六月霜15 g,白头翁15 g,枳壳 15 g,谷,麦芽各 20 g,田七粉(冲服)3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后,诸症减轻。继服前药14剂,大便日1次,成形,无明显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纳食正常。为巩固疗效,患者坚持服药半年,大便成形无脓血,痊愈。后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此例病例患者素体阳盛,因饮食不节导致肠道湿热,下痢脓血,服药后将湿热积滞除尽,则诸症消,大便正常。
例2:蔺某,女,56岁,2011年9月初诊。主诉:反复黏液样便3年余。患者3年前出现黏液样便,经多家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断续西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就诊症见:黏液样便4-5次/日,无脓血,腹部隐痛,肠鸣,每因情志不畅或饮食不慎或气候骤变即复发或症状加重。平素性情忧虑,食少嗳气,喜叹息,大便稀溏不成形,神疲肢倦,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滑。证属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理气解郁,健脾祛湿。处方:炒白术10 g,炒白芍 15 g,防风 10 g,陈皮 10 g,党参 15 g,茯苓15 g,炙甘草6 g,木香6 g,葛根15 g,藿香10 g,白及20 g,黄连 6 g,六月霜 15 g,枳壳15 g,谷、麦芽各20 g,田七粉(冲服)3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继服前药7剂,患者大便未见黏液,仍不成形,每日1次。自觉神疲乏力,肢体倦怠,纳食不振,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调整处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益气,化湿助运。处方:党参15 g,茯苓15 g,炒白术10 g,炒扁豆10 g,陈皮10 g,莲子7枚,炙甘草6 g,淮山药 15 g,砂仁(后下)6 g,薏苡仁 20 g,苏梗 10 g,白及 20 g,黄连 6 g,六月霜 15 g,枳壳15 g,谷、麦芽各20 g,田七粉(冲服)3 g。水煎服日1剂。服药7剂后,诉精神较前改善,大便逐渐成形。继服上药21剂,大便正常,精神佳,痊愈。嘱患者服用参苓白术颗粒调理善后,后随访未复发。此例病例患者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健,加上后天调摄失宜,气血不调,肠络阻滞,则便下黏液,服药健脾化湿,兼清肠热,则诸症消,大便正常。
4 结语
溃疡性结肠炎大多病程缠绵,反复发作,需注意防治结合。避免各类诱发因素,本病为肠道疾病,治疗期间应以清淡少渣饮食为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硬粘、腥膻发物等难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同时在生活中适寒温;工作中劳逸结合;精神上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患者病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在治疗过程中,需十分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同时,对于急性期的病人如能内治与外治协同治疗,缩短病程,对于预后更好。
[1]张声生.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6(25),891 -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