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病源候论》心腹痛病诸候导引法探析

2013-08-15李瑞旻荀军锋钟伟指导章文春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0006江西中医学院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0006江西中医学院南昌0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病源丹田意念

★ 李瑞旻 荀军锋 钟伟 指导:章文春 (.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0006;.江西中医学院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0006;.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0006)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原候论》不仅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学专著,对中医极具特色的“病源学”和“证候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分类与描述,而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导引临床运用学经典著作,全书辑录了丰富的治疗各种病候的导引法共289条,广泛应用于内、外、妇、五官、皮肤等110种临床疾病[1]。

《诸病原候论》在“心腹痛病诸候”篇中共记述共3候,分别为心腹痛候、心腹胀候、胁痛候;列举了6种导引法,可以归纳为:静养咽津法、真人行气法、侧卧展臂法、正坐意想望月法、交手强身法、扣手强息健身法。本文就该书记述的心腹痛病候导引法进行简要探析。

1 心腹痛候

导引法:静养咽津法

原文曰:行大道,常度日月星辰,清净,以鸡鸣,安身卧,漱口三咽之。调五脏,杀蛊虫,令人长生,治心腹痛。

导引操作:鸡鸣时清晨鸡鸣时分,睡眠充足之后,形神尚未扰动,神清气足,仰卧躺于床上,两眼轻轻闭合,静心用意念想天地间的日月星辰之光照射于丹田,时间约15-20分钟,接着叩齿、孤漱即空口咬牙、舌搅口齿、空口鼓腮各36次,待津液满口后,分3口咽下,用意念送至丹田。

本导引法通过以意引气,将天地自然之气聚于体内,配以漱口咽津,以调补五脏,五脏得补,正气充盈,邪毒不生,心腹痛除[2]。如素体阳虚,复受寒邪,阴寒之气乘其已虚之阳位,阴寒内盛,痹阻脉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治疗宜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温阳宣痹。静养咽津法也可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温阳宣痹之效。叩齿漱咽也是一种非常容易掌握的自我保健方法。每天坚持下来,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延缓衰老。

2 心腹胀候

导引法:真人行气法

原文曰:伸右胫,屈左膝内压之,五息,引脾,去心腹寒热,胸臆邪胀。依经为之,引脾中热气出,去腹中寒热,胸臆中邪气胀满。久行,无有寒热时节之所中伤,名为真人之方。

导引操作:取仰卧位,安心宁神,轻闭两目,舌抵上颚,闭口微息。右腿伸直放松,屈曲左膝,收足内压于右下膝下方,自然呼吸5次。如此两腿交替行之。也可在呼吸时配合意念,即吸气时意念气自足大趾隐白穴(位于拇趾内侧,趾甲角后0.1寸,为足太阴脾经井穴),沿足底内侧行至内踝前面,再沿小腿及大腿内侧上升至入丹田至胸中,然后呼气。呼气时意想气沿两上臂及前臂掌测正中及尺侧缘进掌内,至小指末端的少冲穴(位于小指桡侧,距趾甲角约0.1寸,为手少阴经井穴)及中冲穴(中指尖端的中央,为手厥阴心包经井穴)出。

心腹胀病,是由于脏器内虚,而邪气乘袭,主要在于心脾两经,这在临床上确属多见。心气郁结则烦闷,脾气虚弱则作胀;胀则气滞不通,更加喘息。此导引法中屈曲左膝,收足向内压之,能够导引脾中邪气外泄,去除心腹中的寒热不和,胸膈间的邪气胀满。意想气自足太阴脾经入,使从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出,可调动上述三经之经气。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祛除病邪的治疗效果。

3 胁痛候

胁痛病情,是由于邪客于足少阳经的络脉,这在临床上最多见。并可兼见咳嗽,咳引胁肋而痛更甚,时伴汗出,又是少阳病的常见之证;其所以致痛,大都是阴寒之气,搏击于肝络,肝络不舒,血脉凝涩,不通则痛;其痛常肋与少腹相引,是为肝胆部位病。

3.1 导引法:侧卧展臂法

原文曰:卒左胁痛,念肝为青龙,左目中魂神,将五营兵,千乘万骑,从甲寅直符吏,入左胁下取病去。右胁痛,念肺为白虎,右目中魂魄,将五营兵,千乘万骑,从甲申直符吏,入右胁下取病去。胁侧卧;伸臂直脚,以鼻内气,以口出之,除肋皮肤痛,7息止。

导引操作:取侧卧位。以患侧卧于床上,两上肢自然伸展放于体侧,两下肢自然伸直,然后用鼻吸气口呼气7次。然后闭目内视,存想思念,因为左胁痛是肝病,所以存思魂神青龙,从目中出;右胁痛与肺气有关,所以存思魂魄白虎,从目中出。此导引法带有迷信色彩,从中医角度可理解为左胁痛是肝病,所以存思青色之气从目中出;右胁痛与肺气有关,所以存思白色之气从目中出。

患侧卧于床上,两上肢自然伸展放于体侧,两下肢自然伸直,这样有利于气机的运行。用鼻吸气口呼气7次,有止虑定念之功效。青为木之色,在五脏中对应的是肝,故存思青色之气从目中出,有利于调达肝经之气,达到舒肝止痛之功效;右胁痛与肺气有关,故存思白色之气从目中出可达宣肃肺气,缓解疼痛之功效。

3.2 导引法:正坐意想望月法

原文曰:端正伸腰,右顾视月,口内气,咽之三十。除左胁痛,开目。

导引操作:取正坐势。待思想安静后,将头微向右上方转动,使两眼视右上方,意想如望中秋满月。如睁眼意想有困难,亦可闭眼,但眼球仍要向右上方斜视。同时用口吸气,并咽气30次,然后自然呼气。

此导引法与上述导引法相似,是分治左胁痛与右胁痛的,只是行功姿式不同。取正坐位,伸直腰部,使腰肾之气舒展,头部微向上仰,两目顾视右方,安心宁神,专意念气。此法要开目行功,能够去除左胁作痛。

3.3 导引法:交手强身法扣手强息健身法

原文曰:举手交顶上相握,自极。治胁下痛。坐地交两手著不周遍握,当挽。久行,实身如金刚,令息调长,如风云,如雷。

导引操作:交手强身法是取正坐势或立正势。两手缓缓上举至颈项后,十指交叉,并用力握紧,稍停,自然放松,如此一紧一松,反复数十次。行深长强呼吸,用鼻吸鼻呼。呼吸强度应至于耳闻呼吸之气的出人声(原文:“如风,如雷”)。此法可治胁下痛。扣手强息健身法是取自然盘坐势。然后两手半握拳状,互相交扣于胸前,扣好后用力向两侧相拉,然后放松,如此反复十数次。行此法时要注意将呼吸调整为强力深长的腹式呼吸,鼻吸口呼,拉时吸气,放松时呼气,强度应至于耳可闻其声。

交手强身法中两手上举,可以上下开阖两胁,伸展颈项,亦能扩张胸胁,尤其手与项争相用力,能弛张筋脉,流动气血,进而改善颈项胸胁的活动。扣手强息健身法中扩胸行气的作用佳,强调用腹式呼吸,将气纳于下丹田,充实下丹田元气。下丹田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守邪之神”。故元气充沛,则能使身体强壮如金刚,呼吸深长,自能延年益寿,祛除百病。

综上所述,心腹痛病诸候其病因病机多因寒邪痹阻脉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均可以用导引吐纳之法分而化解。考古代导引吐纳法,其实质就是对人体形气神的锻炼和调控,尤其是以神为主导,在导引吐纳中意识的运用贯穿始终,即做到精神放松,神意相合、神注庄中、气随庄动[3]。故根据心腹痛的病机采用上述导引法以达到通则不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功效,从而治愈疾病。《诸病源候论》中导引法主要归纳为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其心腹痛病诸候的导引法精髓就在于此,通过姿式的更变调理气机,促使人体内气血畅通,以达到疏通经脉、通络止痛的目的。而呼吸的变化也可以影响呼吸中枢,并能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状况,使人体达到内在运行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4]。良好的意念会调整大脑和脏腑的功能,将意识专注于导引动作、呼吸吐纳及气机升降开合之中,促进了机体形气神的协调统一,从而到达防治心腹痛病诸候之效。

[1]赵邦柱.古代气功治病法—诸病源候论导引探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

[2]丁迪光.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22.

[3]章文春.《诸病源候论》去虚劳导引法探析[J].江西中医药,2004,35(11):16.

[4]张筠.论《诸病源候论》的“导引法”[J].按摩与导引,2003,19(6):15.

猜你喜欢

病源丹田意念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喉痹候”导引法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一)
LIVING the DREAM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胀候”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大便难候”“大便不通候”导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