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安全意识的培养
2013-08-15张明
张明
(三明学院驾驶培训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2)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安全出行的交通理念,随着国家节假日高速公路对小型轿车实行免费政策,小型轿车出行成为了很多人的出行选择方式。但同时这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的淡薄或缺失。安全驾驶是驾驶员驾驶出行的一个固定且永恒的主题。只有在保障安全驾驶、平安出行的前提下驾驶才是最有意义的,安全驾驶不仅对个人、家庭而言是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同时对于别人和国家而言也是极具意义的事情。为此,驾驶员培训机构应以培养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为前提,针对驾驶员开展综合素质教育,通过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培养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一、培养学员安全意识的前提是提升其综合素质
驾驶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培养驾驶员安全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在道路交通中,人、车和道路构成了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其中驾驶员是三大基本要素中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据相关的交通事故成因的调查分析发现,驾驶员在各种交通安全事故中或多或少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驾驶员的培训过程中必须注意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牢固的安全出行和驾驶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学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开展珍爱生命教育
提高学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学员学习《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在组织学员学习职业道德规范过程中,教练员或教师应帮助学员树立“我学车,我做驾驶员”的意识,组织学员进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达到让学员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教学目的。结合《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内容,适时开展学员珍爱生命教育。利用对比的教育手法可以强烈地刺激学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对生命的珍爱程度。首先,可以以美好的、令人羡慕的幸福画面入手,向学员展示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宝贵之处;其次,插入美好生命在交通事故面前的脆弱,一旦交通事故发生,生命的脆弱也就立刻呈现出来。通过相关的交通事故案例,让学员深刻认识到车祸的悲痛,同时引入相关的法律裁定判决结果,让学员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所应承载的使命和对生命财产的责任。
2.加强交通法规、法律的教育活动
目前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部法律是约束和规范道路交通秩序,裁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依据,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学员的安全意识,教员在教授基本驾驶技能的同时,应积极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教育活动。通过对交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的详解,让学员明白大部分肇事事故的发生是由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的。通过典型交通肇事案例的分析,让每一个学员心中牢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条例,让法律走进每一个学员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安全法》的践行者、落实者和维护者,自觉抵制违章驾驶的错误行为,提高安全驾驶的意识。
3.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学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娴熟的驾驶技能、扎实的驾驶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其自身修养和品行等。要想做到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努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可以通过正规的教学机构等组织对学员开展集体学习和培训的活动。通过人文关怀,有计划地提高学员的思想品德建设、遵纪守法观念以及安全驾驶意识,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向学员传输健康、向上、阳光的生活理念,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提高自身的修养。同时引导学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只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才能保证驾驶过程的安全操作。其次,娴熟的驾驶技能和理论知识是学员必须掌握的,为此,可以开展正规系统的培训课程,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基本驾驶技能,提高学员与驾驶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力争每一个学员都能够拥有扎实的驾驶理论知识和娴熟的驾驶技能。最后,积极开展学员的心理素质训练。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等心理诊断和治疗机构,以及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和心理知识讲座,扫除学员的心理障碍、不良的情绪和情感,保障每个学员都能够拥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安全驾驶和出行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员安全意识的基础是规范驾驶操作
大部分学员都是初学者,对于驾驶技能和驾驶理论知识的掌握存在巨大差异和不足。如何有效地培训学员的驾驶技能,让每位学员获取正确的、规范的驾驶操作技术等问题,成为学员培训的重要问题所在,也是培养学员安全驾驶意识的基础。为此,教学中可以科学有效地制定每个驾驶训练课题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个教员都能够严谨教学、统一教学和示范教学。通过口诀记忆、反复练习等技巧,保证每个学员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教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讲解,有效保证每个学员能够牢固树立安全驾驶的意识,确保每个学员自我约束,践行操作规范。具体而言如下:
1.将安全确认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教练员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训练课题中,如起步、停车、会车、超车、变更车道等,都将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有效地进行安全确认活动。为加强安全确认,在实际开展的训练活动中可以将安全确认纳入基本操作规范中,要求每个学员做到起步前查看后视镜和车内外,必要情况下进行下车检查。同时可以将安全确认纳入考核成绩。
2.加强车辆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上路车辆的技术性能
车辆的日常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日常维护车辆是对车辆开展的例行安全监察,确保车辆的出行和收车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技术性能,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在训练中,教练员应指导和监督每位学员参与到车辆的日常维护工作中,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检查训练做到对车辆性能的熟练掌握并养成良好的车辆技能安全检查习惯,提高安全检查意识。
三、培养学员安全意识的关键是科学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无形中增强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培养学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学习和自我监督的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1.案例教学法
目前国家加大交通安全驾驶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已向社会公布一批具有非常典型代表作用的交通肇事案例。为此,教练员可以开展有效的案例教学活动。即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训练所设定的内容,采用案例分析、详解的方式,组织学员认真学习、研究和分析交通肇事事故发生的原因,借此增强其安全驾驶的意识。
2.模拟训练法
所谓的模拟训练法就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使用模拟驾驶器对学员开展有效的模拟驾驶测试活动。在模拟驾驶系统设定的会车、超车、变更车道等基本技能训练中,让驾驶员进行有效的模拟,践行安全驾驶的操作规范,提高其安全驾驶的意识。模拟训练法能够模拟多种交通场景,以此从主观上刺激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增加安全驾驶理念,同时培养学员安全驾驶的策略选择和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学员安全驾驶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应重视学员的自身特点,因人施教,重视安全驾驶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力争提高每个学员的安全意识。
[1]郑磊,李永胜,陈雪.从汽车驾驶模拟设备谈汽车的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1).
[2]吴汉勤.浅谈汽车驾驶学员良好情绪的培养[J].职业,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