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系统角度浅谈翻译活动的特性
2013-08-15李丽丽
李丽丽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特拉维夫学派的理论奠基人伊塔马·埃文——佐哈尔提出了多元系统论。该理论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中心”和“边缘”是蒂尼亚诺夫提出的一对核心概念。多元系统理论简介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隶属于动态功能主义,强调历史连续体中文化系统的复杂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与此同时,佐哈尔批评索绪尔及其学派将系统构想为一个静态(共时)的关系网,使历时层面在实质上被排除到语言的领域之外。可见,佐哈尔创造多元系统这个术语,就是要明确表达动态的、异质的系统观念,并对复杂多样的关系进行客观描述,然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去发现规律。他指出,多元系统被视为一个异质的、开放的多个系统的聚合体,其中各个系统相互作用,促使整个多元系统内部持续的动态演变过程。即多元系统是一个由多个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分层级的集合体,当这些因素相互发生作用时,这个集合体便随之变化和变异。中国近代的文学翻译与整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相连,走过了不平凡的一个世纪,多元系统理论为我们拨开纷繁复杂的翻译发展历程,分析近代文学翻译活动找到了一条契合之路。
一、多元系统下翻译范畴和文本的选择
佐哈尔强调,应该把翻译文学看作一个系统,将其纳入文学多元系统。各种翻译作品或翻译形式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可能起的作用,关键在于它们在译入语这个多元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为此,佐哈尔勾勒了三种使翻译处于主要地位的历史条件,其中之一便是该文学出现转折点、危机或文学真空的阶段。
正如五四时期的中国翻译活动。原有的旧的文学不但要借助翻译文学来输入新的思想和内容,就是形式和技巧也需要翻译来提供。因此,翻译活动会变得频繁且重要,占据了中心位置并且扮演了创新的角色。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反帝、反封建,争取自由民主的呼声异常高涨。对东欧各国反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十分向往,反映这些战斗的文学作品也就备受青睐。在当时的中国,整个民族出现了危机,人们需要从文学中汲取前进的养分,而这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真空,需要借助国外的新兴经验、力量去指导人民争取自由和和平。当时的先进人士,以鲁迅为代表的人文志士通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外国的先进思想。所以,五四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新文学运动,当时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先进外国文学介绍者和翻译作品。凡是能够开化新思想,符合斗争需要的外国文学作品,就会受到读者的欢迎、译者的重视。
为了配合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刊出了《新青年》杂志,开始介绍外国文学这个武器。在1918年,出现了介绍外国文学的专号——《易卜生号》,以及后来文学研究会改版后的《小说月报》为阵地,不但大量发表欧洲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1921年期间,每一期都有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力作),还出版过介绍俄国、法国和东欧国家抵抗压迫的革命文学专刊,以及一些重要翻译文学家的特刊。
以鲁迅为代表的先进人士,无不担负着引进先进革命思想,号召人民争取自由的责任。鲁迅曾提到,他翻译的目的是要借助进步的外国文学的力量来反帝、反封建的压迫,开展新旧思想间的斗争。他在去世前说道:“我看苏联文学,是大半想介绍给中国,而对于中国,现在也还是战斗的作品更为重要。”鉴于苏联文学的战斗作用,他做出了积极的翻译工作,译著有普列哈诺夫和卢纳查尔斯基的文艺论著。东欧的斗争经验,也是他介绍的重点,翻译了普希金、莱蒙托夫、雪莱、密茨凯维之、拜伦等富有反抗精神、民主气节,及爱国精神的作家的作品。
瞿秋白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认为“翻译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名著,是中国普通文学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他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艺理论介绍给国人,并编译了高尔基、列宁、普列哈诺夫、拉法格等人的革命论文著作。为了民族的觉醒和解放,先进文化学者向西方不断寻求真理,终于找到了切合我国战斗的思想宝典——马克思列宁主义。因为处在同样的社会斗争环境中,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成为我国学习的榜样,因此对苏联文学作品有了较多的介绍,高尔基的《母亲》、法捷耶夫的《毁灭》、肖洛霍夫的《未开垦的处女地》等重要的作品也被介绍翻译了过来。矛盾也曾在1921年说过,“介绍西洋文学的目的,一半也是为了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后来他的主张体现在了和鲁迅创办的《译文》月刊中,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刊载外国文学和理论作品的专刊,用来推广介绍外国新思想、新文化。
二、多元系统下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地位的制约
建立在多元系统理论之上的描述性研究有几种,最有影响的是图里的描述性研究。佐哈尔很早就提出了规范的概念,但图里认真地探究了翻译和规范的关系,并正式提出了“翻译规范”的概念。图里所说的翻译规范,并非一般有关翻译讨论中所说的忠实、通顺之类的翻译标准,而指的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所面对的种种制约,这些制约主要来自译入语社会及文化,却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决定。图里将翻译准则分为:起始规范、初级规范等。
1.起始规范是指译者个人的倾向是重原文本还是译文本,或者是选择居中的态度
晚清时期,政府的无能、国家的岌岌可危使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了西方,希望通过学习推广西学来挽救日益飘零的中华民族,而翻译首当其冲成了引进西学的必由途径。在介绍、翻译西方文学方面林纾可谓是佼佼者,虽然不懂外语,但经他人口语,行生花妙笔,共译了近180部外国小说。康有为曾赞:“译才并世数严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经面世,曾引起轰动。虽当时内忧外患,但他们二人均大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仅从语言转化的角度无法得出二人的规划现象,可从那个时代译者对文本的翻译操纵来一窥端倪。虽然屡受列强压迫,但当时的文人只承认西方科技的发达,仍然认为中方文化要远远优于西方文化,秉持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中学为先,西学为后的“中体西用”精神。虽然推广西学文化,但对西方翻译的文学作品持蔑视的态度,译者也总是以本国的文化传统去选择、改造和重新解构西方文本。作者对原著都进行了有意识的删减、转移,以达到符合中国规范的行文习惯。
2.初级规范是指那些决定译文选择的因素以及整个多元系统中的翻译策略
抗战时期的翻译也是我国近代翻译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而形成了独特的“孤岛”翻译现象,战争阻断了交通、通信,打乱了原有的文化中心,新的革命据点成了文化中心,以战争为核心的文学翻译作品广受人民欢迎,出现了一大批的围绕反法西斯、反侵略为主题的战地翻译文学作品。如海明威的反战题材作品《战地春梦》,林疑今、绮纹《意大利的脉搏》和赵萝龚的《死的山村》两个中译本,以及1943年曹靖华主编了包括西蒙诺夫《望穿秋水》等多种“苏联抗战文艺丛书”。事实证明,只有适应战时需要的文学译作才是大众需要的文学食粮,为了迎合全民大众的渴求,唤起民族的觉醒,在危境中寻找出路,文化必须要走一条通俗化的道路,动员千百万民众战斗起来。例如:周扬在《抗战时期的文学》中说道:中国迫切需要大量形式短小、内容通俗,而富于煽动性的作品。不少出版社还推出了各种节译、编译、摘译的小说通俗版。例如,苏联瓦希列夫斯卡娅的《虹》、戈巴托夫的《宁死不屈》等因战时物资短缺而推出的袋装本原著浓缩译本,还有著名的报告文学《东京上空三十秒》、《美国纳粹黑幕》等。
三、多元系统论的片面性
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强调的是动态,注重文化因素间的客观关系。但从我国在近代翻译的第一个高潮到来之前的清末的种种翻译现象可知,情况并非如此。清末,相对于强大的西方文学,中国文学已经显出了颓势,在世界文学这个大的多元系统内处于边缘或弱势。根据多元系统理论,那时中国的翻译文化应该处于中国文化大的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同时译者也要遵守原语文化的范式,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民族危机与存亡近在眼前,但清末的文学家和翻译家等绝大多数文人依然骨子里存有一丝“中学为体”的文化优越感。翻译文学名家如曾朴、伍光建坚持:翻译要忠于原著,反对用文言译外国文学,认为这样的译作不过是“中国唐宋小说的翻版”,极力推崇用白话文来译,达到“著人的作风(风格),叫人认识外国文学的真面目,真情话”的效果。此外,同一时期的周氏兄弟以用文言文翻译了《域外小说集》,虽然它当时的影响有限,但此部译作不失为翻译文学由“意义”向“直译”转变的标志。不难看出,虽然客观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但实际翻译操作的主体仍是译者本人,翻译策略的运用和文化优劣的对比,译者的主观判断占了很大的程度。这样的实例让我们对多元系统理论只注重客观性的严谨性产生了疑问,而这恰恰与多元系统理论的动态性产生了矛盾。
不置可否,左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它把翻译与译作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条件、政治等许多因素结合了起来,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但因为这一理论根植于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学翻译缺乏普遍适用性也就在所难免了。
[1]Even-Zohar Itamar.Polysystem Studie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
[2]Toury Gideon.Norms in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ntledget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1995.
[3]王克非.论严复《天演论》的翻译[M].中国翻译,1992.
[4]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5]邹振环.西书中译史的名著时代在上海形成的原因及其文化意义[J].复旦大学学报,1992,(3).
[6]谭勤余.抗战期内我国科学出版物[J].东方杂志,1943,(1).
[7]吴基民.左拉泪[N].文学报,1991-5-9.
[8]姚远方.苏联战时文学成了我们无形的军事力量[J].人民日报,1950-2-23.
[9](以色列)埃文·左哈尔 .多元系统论[J].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4):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