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初探

2013-08-15崔连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创业者大学生课程

崔连震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大幅提高,适龄入学人群选择相应的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了,但相对应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却形势异常严峻。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有学者提出:大学毕业生不仅仅是就业的主体,更应该成为创业的主体。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必然为其他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运而生,各类高校陆续开设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当中普及创业知识,倡导创业精神,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形成创业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但在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1)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性课程较多,实践环节少,而且部分课程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既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不能给大学生将来的创业提供实践指导;(2)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使创业教育成了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第二课堂”,把创新与创造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与操作,忽略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3)教授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绝大部分本身并没有创业方面的亲身经历,纸上谈兵,不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指出创业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应规避的风险。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较早,可以从他们的课程安排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设了第一门创业课程——“新企业(New Enterprises)”,由既是学者又是成功的创业者Richard Morse主讲。到1996年MIT创业中心成立,该组织虽设立于MIT的Sloan商学院内部,但它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不只是面向Sloan商学院,而是面向所有MIT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关于创业的课程,使MIT的基于高科技的创业传统能够得到延续并发扬光大。

从1996年到2002年,在创业中心注册上课的学生由288人增加到1362人,创业相关的课程也由5门增加到22门,培养了大批既具有工程、生物等专业技能又有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MIT的创业中心的网站上,列出了他们师资力量安排、课程设置等详尽信息。下面主要从课程设置等方面来分析MIT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

一、对MIT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分析

(一)理论加实践的课程设置

得益于MIT在选课方面的自由,学生可以不受专业限制按照自己的喜好选课,理工科学生可以选商业方面的课程,而商学院的学生也可以选工科或其他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创业中心就突出了一个主题:利用选课学生的专业交叉特点达到优势互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创业精神在他们的头脑中扎根,为将来开办新的高科技公司打下基础。

创办一家基于新技术的公司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创业中心为学生们提供的22门课程中都得到了体现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有关于创办新企业的政策法规以及外部环境方面的课程,如Law for the Entrepreneur and Manager(企业家和经理人法规)、Global Markets(全球市场)、National Policies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Firms(国家政策与企业竞争优势)等;有关于在具体某个领域如何创业的课程,如The Software Business(软件商务)、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in the Biomedical Business(生物制药业的决策制定)、Energy Ventures(能源风险)等;有关于创业者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的课程,如Mana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管理技能创新与企业家精神)、Designingand Leadingthe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创业组织的领导与规划)等;有创业方面的实践课程,如Entrepreneurship Study Tour of Silicon Valley(硅谷创业精神研究)、Entrepreneurship Lab(创业实验室)等;有关于如何获取风险投资的课程,如Early Stage Capital(早期资本)、Entrepreneurial Finance(创业投资)等。所有的课程都非常有针对性,既有关于创业过程具体细节的问题,也有关于合作和表达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的培养,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

这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就是Entrepreneurship Lab(创业实验室)等实践性课程,我们对其作简单介绍。

为期一个学期的E-Lab课程是最受MIT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并不是单纯地坐下来听老师讲解,而是每星期有一天工作在一个刚启动的新公司里。在这个实验性质的新公司里,由MBA和工科学生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对令公司CEO头痛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加以解决。比如对创办一家公开募股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可行性进行调研,或者是帮助一家刚成立的半导体公司制定市场计划。通过在这类实践性的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学生们的创业生涯也开始起步。甚至一些毕业后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又回来寻求建议,重新评估他们的职业选择,从E-Lab的专家学者那里得到帮助。

另外,从1996年起已经有300多家新成立的公司向选修E-Lab课程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们提供创业的信息和资料。这些新公司有相当一部分都和MIT有着很深的渊源,它们以股份或现金的形式向E-Lab捐助,同时也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二)优秀的教职员工

在MIT创业中心的教职工队伍组成里,既有思想超前的领导者,又有专心于科研的研究者、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熟悉学生工作的指导教师。这些专家学者以他们思想的前瞻性和专业知识的精深度,使MIT的学生能够在创业的道路上起步腾飞。

创业中心的教师的工作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性的课程,主要由创业中心的几位终身教授来授课,这些教授都是在创业理论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或者是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他们把关于创业的最先进的理念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创业理论基础;另一类课程是实践课,主要由创业中心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或者指导教师来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这些企业家或指导教师以他们对创业的切身体会向学生传授经验,同时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也使他们能够为学生们找到实习基地和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实际困难。

(三)卓有成效的联络会议

创业中心定期召开联络性的招待会,邀请杰出的公司CEO、MIT校友、风险投资者、校内专家学者和学生以及所有在创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员参加会议。以这种会议为平台,一个联系网络就形成了。根据以太网络的发明人罗伯特·梅特卡夫的名字命名的梅特卡夫定律:电信网络的价值是该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也就是说网络的价值是随着网络参与用户的增加而增加的。其实这个定律不只适用于电信网络,同样也适用于社会关系网络,尤其是MIT凭借它的声誉吸引各类杰出人士并形成的这个社会关系网络,为MIT的学生和教师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遇。

MIT创业中心以它理念先进的课程、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培养出了大批的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但是,这还不足以培养出真正的企业家,这些学生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仍然会遇到许多的难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资金的问题。

(四)创业者融资圆桌会议(Entrepreneur's Financing Roundtables)

为了鼓励校内的学生或教师创办基于高科技的新公司,MIT原来有一个附属的风险投资组织——投资网络组织(The Capital Network,TCN)。TCN每月主办一次企业家会谈,所有与会者坐在一起进行平等的协商讨论,创业者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业潜力以获得投资,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也会慷慨地奉献经验和时间来指导创业者创办新的企业。

(1)Roll Up Your Sleeves.TCN也提供机会让创业者与TCN的资助者——风险投资者进行会谈,创业者与风险投资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商谈投资创办新企业的事项。

(2)Funding Expedition.TCN也以自己专业的创业指导团队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初创业者建立成功的企业。作为回报,这些成功的创业者成为TCN的会员并向其他新创业者传授自己的创业经验。

(3)University Series.TCN还有一个专门为大学教师、学生创业提供服务的计划,在这项计划里,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创业者可以获得天使基金或者创业的建议。

二、MIT创业中心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安排要和大学生将来创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如“国家政策与企业竞争优势”课程的安排,不仅仅是怎么样创办公司等具体层面的问题,还要让未来的创业者了解有关创办新企业的政策法规以及外部宏观环境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有针对某一个具体行业创业的课程,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如“生物制药业的决策制定”“软件商务”等,可以使未来的创业者认清行业的创业前景和创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MIT创业中心的课程不只是理论学习,还有实际动手操作,通过在E-Lab的实验性质公司的实践操作,尝试解决未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师资力量安排方面,一定要“请进来,走出去”。一方面请优秀的创业者以及创业成功的校友来给学生授课、和学生交流,让学生们学习到前辈们宝贵的创业经验;另一方面还要让校内的授课老师走出去,多参与企业创业课题的研究,担任创业企业的顾问指导,积累创业实践经验,更好地开展创业课程的教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要闭门造车,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邀请对高校创业感兴趣的企业家以及创业成功的校友到校内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业经验,给予学生创业实践指导,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带来最需要的天使投资,为将来的创业引入启动资金。

(四)加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通过创业中心的设立以及创业课程的安排,校外企业家的交流,使创业精神深入人心,创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1]周红霞.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3][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袁本涛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创业者大学生课程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