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可行路径探索

2013-08-15贾建梅么玉乔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网络时代思想

贾建梅,么玉乔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宗旨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网络也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的有效路径。合肥工业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梳理,明确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宗旨:适应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利用网络掌握第一手舆情动态,把握正确导向,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式交流;“以引导广大同学成人成才,服务广大同学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网站建设力求大学生素质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网络素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服务大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主体教育特色网站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和发展学生的功能,并不断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创建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二、网络时代转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网络时代转变培养路径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与灵魂。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月23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阶段,好奇心、逆反心理又很强,最容易出现行为道德失范的问题,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亟需转变,培养路径亟需拓展,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网路平台,转变旧的教育模式,拓宽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路径,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网络时代转变培养路径的必要性

传统培养模式是为适应当时的社会而设立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它的效用,并以其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合理性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但是现在国情已变,部分的思想道德观念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道德培养过程是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基础上的,无论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出发点,还是思想道德培养的方法、途径的选择,都应该充分让受教育者主体主动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或强迫认同。

网络时代,由于信息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原有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需求,加强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研究和改进教育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可行路径思考

(一)教学路径——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改革教学方法

网络是高校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新阵地,利用网络平台、运用网络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相结合有利拓宽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工作的新领域。高校要多建立健康有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门网站,将教学活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如河北工业大学利用中国数字大学城这一平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平日的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将网络课堂与教学课堂有机结合,内容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内容、国际国内时事热点及动态分析,而其答疑模块和考试模块的灵活应用已经成为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的窗口,能够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校园网络文化——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的文化属性

校园文化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自觉接受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大学生成才。高校开展一些网上与网下互动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在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中,抵制各种负面影响,吸收精华,健康地成长。高校要加强和把握校园文化的政治方向,以弘扬时代主旋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营造健康、积极向上、有学校个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当代大学生处于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以其丰富的涵义构建独特的文化形态,正是这种形态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和青睐。通过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广泛性、新颖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使其品牌效应能很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工作。

(三)强化网络队伍——建立高素质的网络道德素质教育教师队伍

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工作的成效如何,有相当大的因素是取决于有没有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业务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因而要想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更有成效性,首先素质教育教师自身要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政策水平。同时,还要具有很好的与开展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业务素质。教育主体要依据教育客体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及时更新教育内容,这样不仅能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更能够使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发挥最大的成效。例如在大学课堂上,教师熟练掌握各种网络信息,不仅能够吸引大学生,也能使得课堂教学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开展网络活动——建设融入生活的思想道德素质路径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中央16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活动”。高校传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不同程度地游离于大学生的生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为教育载体,局限于理论说教,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话语。为使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把眼光聚焦于大学生的日常网络生活,沿着大学生的生活结构——“政治生活是主导,学习生活是主体,职业生活、日常生活是基础,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是保证,虚拟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补充和延伸,”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之中。

(五)完善网络管理——推进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路径的时代化、信息化

首先,要抢占网络阵地,构建三级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网络平台。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同时,要搭建学校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网络平台,利用好中国数字大学城这个网络平台。高校在完善网络硬件建设时,也要投资建设网络软实力方面。建设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心网站、主题网站和一批学院特色网站以及大量社团班级网站网页,教师可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课程网站建设,构建起三级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网络平台,中心网站要有深度和广度、二级网站有主题和特色、三级网站有个性。此外,高校要相应地成立网络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中要分清职责,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校园网络的规划建设、技术保障;负责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把握好网站的政治方向;负责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工作和对网站信息的监控,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负责对学生的网络道德、网络文明的教育工作。

其次,优化网络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内容。内容和特色是网站的生命,拥有丰富多样的内容、鲜明特色的网站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校园网络建设要坚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融教育于服务之中,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课堂,开办网上党校、网上团校,形成网上网下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合力。网络应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断创新优化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内容,倡导高品位的校园网络文化。教师通过数字大学城可以开办多种多样的栏目,如开办以经典原著为主的理论学习栏目,以党建为特色的党校栏目,以心理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师生交流栏目等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设置板块栏目。

再者,堵疏结合。在具体工作中,贯彻积极防御和主动出击同时并举的方针。一方面,要强化网络监管,坚决过滤掉有害信息,制定网络管理条例和办法。各级网站应专人负责,学生班级可以设有信息员,排查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网络安全、畅通。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维护网络文明。另一方面,对网上互动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通过堵疏结合,学校可以将网络积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校园网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噪音减少了,主旋律就会更加突出响亮。

[1]檀江林,刘瑞平.探索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可行路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1).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3.

[3]张瑞.大学生社团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和措施探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9.

[5]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8.

[6]郑永廷.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7]扈元春.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李润.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生活化的内涵和路径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网络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思想与“剑”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