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观教育的思考
2013-08-15高宝珍
高宝珍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我国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高等教育场所,其教育工作的实施状况,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全面高效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忽视对生命观的教育,致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对正常健康的生命观的偏离,诱发了沉溺游戏、自我封闭、浑浑噩噩、自残、轻生自杀、虐待动物、伤害同学等现象的发生。目前,针对这一状况,高校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生命观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校生命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1.含义
生命观教育出自于1968年美国的华特士学者。华特士建立了一所以实际的生活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生命体验的学校,致力于探索生命教育工作的原则,帮助学生适应实际生活。1979年生命教育中心成立于澳大利亚,生命教育正式成立。我国对于生命观教育工作的关注度较低,起步较晚,到目前尚未达到足够的成熟度,研究人员与学者存在着对于其含义的多样化界定。但是,目前从中西方的学者对生命观教育做出的各项界定来看,它的含义整体上可以通过以下内容来分析:
生命观教育的含义主要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从狭义的方面来讲,生命观教育是指教育工作中需要对生命本身加以关注,这种生命本身是从个人到他人再到一切生命;而从广义的方面来看,生命观教育是以全人类为核心的教育,它既关注生命本身的各项问题,又致力于培养生存能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要开展的生命观教育,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在合理端正地看待自己的基础上,读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并对其他生命个体给予正确的对待,同时将自身生命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以积极乐观、科学合理、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努力地推动自身价值的实现,也为社会创造必要的价值。
2.内容
生命观教育是以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工作,它致力于使学生在正确的生命观引导下,达到对于自身生命与其他生命体的正确对待,从而珍惜并尊重、爱护自身与其他个体的生命,最终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论文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1)价值观教育。个体生命之所以存在,并非简单地为了“活着”,它还需要个体在拥有生命、尊重爱护生命的基础上,创造个体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义,这就构成了生命观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内容。生命价值观致力于使大学生实现在自我与社会价值中的统一协调。自我价值是指个体要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使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个体的发展感到舒适、自由和幸福。社会价值则是指个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达到个体价值的同时,应当致力于为社会和他人作出适当的贡献,以追求自身在社会中的幸福。
(2)生死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以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并珍惜爱护生命,需要在使学生了解生命的神圣和尊严的基础上,实现对于自身价值与生死的正确看待,这就形成了生命价值观中的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是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正确合理地评价自己,帮助他们找寻自身生存的目标与兴趣爱好,为他们指引走向幸福之路的正确途径,以使学生自觉抵制色情、凶杀、决斗等网络资源的感染与传播,最终将他们带入到尊重自我与他人生命的良好生命观境界中。
二、高校加强生命观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要求
生命观作为学生看待生命的基本观点,直接影响并引导着学生对待生命的行为。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命观理解失误的问题,严重阻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的教育,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具体来讲,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大致如下文所示:
(1)缺乏对生命与生活的正确认知。大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真正成熟,且缺乏社会经验与生活阅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均稍显浅薄,这就使部分大学生在生命观方面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比如玩世不恭、自报自弃、自残、堕落、玩世不恭、轻生等。这些学生尚无法正确地认识生命,却需要对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加以解决和承担,这就导致他们产生了对于生活的疲惫感、厌倦感,整日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这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使心理问题与厌世情绪进一步加剧,从而成为其他问题的源头。
(2)缺乏对自我与未来人生的认识。就大学生心理发育的整体状况来看,他们普遍不能全面、精准、公正地看待和评价自己,难以真正地实现对于自身的缺陷与优势同样正确的看待,尤其是难以发现自身的长处,无法以充足的勇气与信心顺利地走出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挫折与失败,进而诱发了他们对自我的否定与厌弃。同时,大学生当前面临的人生发展道路日益趋于多元化,他们对未来价值的设计更重于功利方面,而无法立足于自身实际条件与喜好,不能设计科学合理的追求目标,进而影响到道德理想的正确塑造,诱发了某些消极情绪的出现以及累积,从而触动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2.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1)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但当前大学生轻生、堕落、自残等不良问题日益加剧,国家急需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强化推动生命观教育工作的优化落实,以使学生实现对于自我生命与价值的正确认识,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地对待生命与生活,并尊重爱护生命,最终引导学生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2)高校当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重视为学生讲解生活与生命的技巧,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现实,而普遍缺乏生命观教育方面的内容,致使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思想苦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困扰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生活,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地组织实施生命观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建立有效的辅助途径。
(3)高校只有认真地推动生命观教育的全面高效落实,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于自我生命与价值的有效认识,才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与强健的体格,为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使高校教育工作者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三、高校优化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几点策略
1.构建完善的生命观教育体系
高校在当前组织开展生命观教育工作,最为直接也最具有强制性的途径便是开设必修的专门教育课堂,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生命观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对于生命观教育必要性、内容、意义的有效掌握,最终帮助他们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辅助自身的健康成长。此教育体系的建立,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整合,以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作为基础,推动生命观教育课程内容的阶段性设计,以保证各项知识理论的讲授,能够切实迎合该阶段的大学生成长的需求,使大学生真正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
(2)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借助于当前社会上青年人存在的问题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串联与直观生动的讲解,减少教育工作的说教性质,以提高大学生接受该知识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达到对于这些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
(3)教育体系的设立还要以生命观教育为核心,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在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当具有积极乐观、热情开朗、正面的情绪,并能够顺利做到对于自我情绪的有效控制,可以用高尚的情怀熏陶感染学生。
2.设计多样的生命观教育方式
(1)实践教育方式。此种教育方式以实践为主题,将生命观教育的具体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实践主题,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针对性的社会生活、校园文娱活动等,以帮助他们在自主、实际地感受与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获得更为深刻的体会与认知,最终将学生引入更加精准地把握实际生活的意义、领悟生命价值的境界中,使他们实现对于幸福生活与人生的创造。
(2)主题教育方式。此种教育方式以特定的生命观主题内容为核心,致力于围绕着主题设计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然后综合利用专题讲座、演讲、案例分析以及交流体会等形式组织开展教育工作,以激活教育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为目的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开放的讨论及交流,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适时、适当点拨下,形成正确的认知。
3.优化生命观与心理教育衔接
生命观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心理教育,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对于生命观各部分知识的精准把握与灵活运用。因此,高校要开展生命观教育,可以将其与心理教育进行优化衔接,以心理教育工作为重点,辅助生命观教育工作的全面高效落实。具体来讲,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二者的衔接:
(1)高校可以组织建设专业的心理与生命观教育协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困惑、生活现状、自我评价等进行问卷调查,或者是以协会作为途径,引导大学生针对各种困惑来写匿名信、发邮件、进行论坛灌水等,通过从生命观知识与心理知识的角度及时有效地回答问题,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宣泄,最终使他们形成对于某些问题的正确认识。
(2)高校在组织开展生命观教育课堂的同时,还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针对其所学的知识,展开相互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将他们引入心理协会、孤儿院等环境中,引导他们以知识去帮助别人,以使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达到对于自身生命观的优化。而且,高校还可以致力于从书法、绘画、舞蹈、阅读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平复不良心理,获取生命观知识,以帮助他们在自身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达到对于健康生命观的有效树立。
具备健全端正的生命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与生活的必要保障,目前高校面临的大学生生命观偏离的问题,成为致使大学生走向歧途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教育人员必须立足于当前生命观教育工作缺失的问题,努力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效的策略,以推动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全面高效的贯彻落实,争取实现对于大学生的生命观的正确塑造,使大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1]佟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0).
[2]马颖,余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生命观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11,(13).
[3]孟献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D].西南大学,2009.
[4]陈绍俊,谭海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职业,2012,(36).
[5]杨晓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命价值教育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肖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多维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
[7]陈贵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策略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