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西南喀斯特地区农田水利发展历程——以贵州省为例
2013-08-15李安峰
李安峰
(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
农田水利主要包括水利修建、积肥造肥、植树造林、改良土壤、水土保持、排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以蓄水和排水修建为主,是支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西南地区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其中,贵州省是喀斯特地貌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比例最大、发育最为完善的省份。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公里,其中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达10908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2%。贵州省岩溶地貌发育完善,地表槽谷峰丛林立,地下溶洞伏流密布,山地多平地少,农田水利建设难度较大。本文着重回顾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骄人成绩。
一、1949年~1978年发展历程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水既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们带来可怕的灾难。兴修水利,认识、探索、利用水资源一直是治国安邦的大业。贵州省地势西高东低,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全省水资源总量虽然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贵州人民坚持兴修水利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由于地理条件、生产关系和技术手段的限制,贵州水利建设发展滞后,水利基础非常薄弱。据统计,至1949年,全省塘、库等总蓄水量只有2133万立方米,蓄、引、提等各类水利工程总计有效灌溉面积为206.5万亩(包括浸水田 74万亩),其中保证灌溉面积 148万亩,仅占全省稻田面积的12.1%,其余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1]6。水利基础的薄弱使贵州省的很多地方在旱涝灾害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粮食产量低,山区人畜用水困难。新中国成立后,在稳定的国内环境及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贵州省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
1950年~1956年是贵州农田水利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巩固政权、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贵州省恢复或整修了旧有的水利工程,并建设了一些中小水利工程。其中,最有名的是惠水涟江和羊昌河引水灌溉工程。在此时期的初期,贵州刚解放,土匪猖獗,土地改革还没有完全展开,各级水利机构也没有完全地建立起来,从事水利技术的人员又十分短缺。因此,在1950年~1953年间,贵州水利工作的重点是恢复和整修旧有的水利设施,为下一步水利工作和农业发展打下基础。“截止1953年底止,计完成灌溉和排洪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六处,小型农田水利部分共整修了水库、塘、井、坝、堰、渠道、筒车等 37849件,受益面积共 155万余亩。每年约可增产稻谷3200万斤,使广大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并在某些地区起到了促进和巩固农业互助合作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修水利的热情”[2]。在恢复和整修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针对贵州水利技术人员缺乏的情况,省及各地举办了多期水利干部、督导员和辅导员培训班。这些技术人员结业后被分配到各地方帮助指导水利工程的整修。一方面有利于摸清贵州各地的水利情况;另一方面也利于传授经验和技术,加快水利整修步伐,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经过近三年的恢复和整修工作,贵州水利建设已经恢复并超过了解放前最好的水平。在1953年~1956年间,社会主义改造兴起,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不断推进,广大群众易于被组织和调动起来,进行较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有了集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在此时期,贵州省群众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发展,中型骨干水利工程也上马修建。1953年,水利部提出了“大力发展群众性农田水利,根据需要与可能择要兴建费省效宏的单位工程”的方针。“群众性农田水利要实行依靠群众和民办公助的方针。群众性农田水利必须依靠群众,就是说要根据群众的需要,依靠群众的智慧、劳力和资金,并把技术交给群众。对于较大的工程,群众自己举办有困难的,就要实行民办公助”[3]。贵州省政府副主席申云浦在全省水利等工作会议上指出:“水利工作的中心是兴修小型水利,在贵州兴办小型水利不仅是战胜旱灾的保证,而且是增产的最有效办法”[4]。群众性农田水利对于贵州这样农村生产力不发达、水利技术手段落后的省份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因此,贵州省在贯彻国家水利建设方针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了水利工作的中心仍然是群众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955年冬季至1956年春,在全国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的小高潮影响之下,贵州省小型水利工程发展迅速。例如,小(一)型水库贵定五道河、修文高潮、遵义共青湖等。并在1956年动工兴建了贵州第一座中型水库——兴义锅底河水库。这期间“完成了扩灌面积46946万亩,增产粮食11亿斤”[5]。1956年还成立了贵阳水利学校,为贵州水利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可以说,1950年~1956年是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贵州省明确了水利工作的方针,制定了相关的水利发展规划及政策,培养了一批水利技术人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群众经验。
1957年~1965年是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第二阶段。在此期间,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经历了“大跃进”高潮、巩固提高和稳步发展的三个过程。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后,暴露出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弊端。毛泽东提出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1957年,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激发了人们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整风和“反右”扩大化,也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对中共八大所作的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进行了修改,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毛泽东开始批判经济建设领域的“反冒进”,并在出访莫斯科时提出:中国要在15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在钢等主要工业品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195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广泛地兴修农田水利,是扩大农业生产,提高单位产量,防治旱涝灾害的最有效的一项根本措施。同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又公布了《1956年到 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制定了全国水利建设的十二年远景规划。在这两个文件指导下,在当时全国经济建设出现“冒进”势头的引领下,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广大群众在该年冬季掀起了大规模的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高潮一直持续到“大跃进”结束。贵州农田水利建设也在此次高潮的推动下,在“苦战三年,实现水利化”的号召下,在全省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运动。1957年11月,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打破保守思想,加强领导,党委书记要亲自动手,具体指导,深入动员,批判右倾思想,挖掘潜力”,并制定了“全省在1958年增加灌溉面积4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0万亩,防洪排涝面积30万亩,水土保持3500平方公里”的计划[6]。至同年12月19日,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贵州“全省投入运动的劳动力有 250余万人次,开工和完工的各种水利工程 52022处,扩大灌溉面积2662440亩,占任务的66.6%,改善灌溉面积393360余亩,为任务的20.7%,防洪排涝面积105366亩,占任务的35.2%,完工的工程有3489处,扩灌73059亩”[7]。经过几个月的奋战,至1958年3月底,“全省完成新修各种工程1203975处,增灌面积13741421亩,其中水浇地302万多亩,为省计划体制、山区生产会议确定任务的229.02%,比第一次计划任务翻了三番多,整修工程340188处,改善灌溉面积3894115亩,超计划任务104.96%”[7]。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形势下,贵州省各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所迸发出的激情。当然,这种激情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形势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左”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影响,出现急于求成、高指标、瞎指挥等现象。因为指标过高,导致许多农田水利工程修建过快等情况的发生,所遇到的移民、伤亡、工程管理等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对一些地方的农田水利规划并不符合贵州实际,也不符合群众的意愿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丝毫没有降低农田水利建设的高速度。1958年底,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的一些“左”的做法之后,贵州省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也随之逐渐降温。我们不能否认,“大跃进”时期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在此期间,贵州修建了遍及全省各地的小型水库、山塘小堰、引水沟渠,兴建了一大批蓄水骨干工程(例如,贵阳花溪、兴义围山湖、镇宁桂家湖等中型水库),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群众经验,培训了数量较多的水利技术骨干和懂水利的干部。总之,这一期间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存在缺点,但它所取得的成绩为贵州水利建设和工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水源基础,甚至很多工程至今还发挥着作用。“大跃进”结束后,1960年~1962年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使各地政府和农民都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很多水利工程相继被整修、停建或缓建。水利建设由高潮转入了低潮。与全国情况相似,贵州省水利建设处于整修和恢复阶段。1961年冬,贵州省开始组织小规模的水利工程恢复和整修工作,使其发挥灌溉效益。1962年,《贵州省当前水利工作情况和近期安排初步设想意见》指出:“经过去年今春大力恢复,1962年有效灌溉面积500余万亩,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其中保证灌溉面积280万亩,约为1957年的80%,还有 200万亩左右的面积需要整修、配套才能发挥效益,其中小型水利工程110万亩,骨干工程70万亩(蓄水50万方,灌溉面积1000亩以上的引蓄工程),机电提水站20万亩”[9]。经过调整和整修,1963年~1965年,贵州农田水利建设在总结之前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加强了工程管理、勘测设计和移民、伤亡抚恤的后续处理,最大程度地尊重群众意愿,解决了“大跃进”期间遗留下来的问题。伴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贵州省各地市、县一批停建或缓建的工程经过整修后陆续地开工了,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也逐步地增加了。贵州农田水利建设又出现了稳步发展的局面。仅1965年上半年,“新增灌溉面积共51万亩,其中社队办小型工程16万亩,灌区配套7万亩,新续建工程6万亩,水轮泵建成站2311台,增灌14万亩,基本建设工程完成7万3千亩”[10]。经过三年的稳步发展,至1965年底,贵州全省灌溉面积达到了592.3万亩,比1957年增加了183万亩。可以说,1957年~1965年是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的时期,也是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发展阶段。
1966年~1978年是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第三阶段。在此期间,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经历了“文革”初期的停滞,以及1968年之后的恢复和逐渐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贵州的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水利技术人员被下放劳动,有的甚至被迫害坐牢;各级水利机构被撤,水利投入大幅度减少;一些正在修建的水利工程被迫停工,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可以说,“文革”初期,是贵州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历程中最艰难、最曲折的时期。1971年后,随着形势的逐渐好转,贵州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掀起了一次农田水利建设的小高潮,还组建了10余万人的常修队,坚持常年施工。1973年,贵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坚持贯彻“蓄、小、群”的治水方针。在此期间,各级水利机构重建,水利建设在资金、技术和物资投入上也有所增加,原先停建的大部分水利项目又恢复建设。但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不免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很多工程上马快,质量差,管理跟不上,在农村又出现了“一平二调”等现象。不过,除了“文革”初期贵州农田水利处于停建外,之后的发展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在针对喀斯特地区的水利建设技术方面,拱坝得到推广和应用,岩溶地基处理也取得了突破;修建了一批中型灌溉水库,如花溪松柏山水库、凤冈穿阡水库、余庆团结水库等;修建了发电水库,如思南东方红水库、黎平八舟水库等。在此时期,贵州“全省塘库蓄水量由1970年的6.2亿立方米增加到1978年的15.75亿立方米,增长1.5倍,是建国以来贵州塘库蓄水量增长最多的时期”。“1978年,全省灌溉面积达到845万亩,较1965年增加252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9.4万亩”[1]9-10。虽然经历了“文革”,贵州省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还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广大劳动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二、1978年以后的发展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水利系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建国之后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按照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及时调整水利工作方向,由原先注重建设转向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巩固和提高现有工程效益为主。根据“巩固改造,适当发展”的水利方针,贵州水利系统把主要精力放在原有工程的续建、配套和加固上。1980年后的几年里,贵州省每年从已建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安排几处中型水库和几十处小(一)型水库及 100多处小(二)型水库,进行工程续建改造和加强管理,以确保建成的每一处水利工程都能保证质量,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据统计,“六五”期间,贵州全省新增灌溉面积706800亩,改善灌溉面积800500亩。除正常的废、减面积外,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共8160000亩,占稻田面积的 69%。在此期间,农田水利建设调整了投资结构,主要关注续建配套、渠道防渗和病险库处理;完成基本建设工程42项,总灌溉规模550000亩,其中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35座。五年中,贵州省共投入岁修和水利设施补助经费2700万元。其中,用于现有国营灌溉区的水利投资占全省水利总投资的 41%;进行了大量的渠道防渗处理,提高了渠道水的利用系数;处理病险水库 41座,投资1066万元,提高了水库的安全渡汛和灌溉供水能力;完成了五个较大的防洪除涝项目[11]395。在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中,一批大中型的农田水利工程设立了管理所,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报酬、明确责任等措施,加强水利立法工作的进程。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贵州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主要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转轨变型,以整修、续建配套为主,适当发展中小水利工程,加强水利管理和体制创新。进入20世纪90年代,贵州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期,全省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技术和物资投入不断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贵州省认识到农田水利在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的重要性,发动群众进行水利工程修建。在“1992年冬至1993年春,全省累计动工水利工程43068处,完工41614处,最高月上工劳力250万人,完成劳动工日1.89亿个,占计划的94.5%,完成土石方1040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98万亩,恢复灌溉面积67.34万亩,占计划的126%”[12]315。经过几年发展,在1997年冬至1998年春,农田水利建设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超额完成制定的各项任务。“共计投工2.38亿个,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4.25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73.3公顷,除涝面积2033.3公顷,改造中低产田 2993.3公顷”[13]276。在 20世纪90年代后期,贵州省积极加强与国外专家学者的交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理念。贵州水利厅从省情出发,提出了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工作思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加快以解决贵州工程性缺水为核心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依法行政和体制创新,努力使水资源由粗放调控、分散管理向市场配置、统一管理转变,提出了“四个结合”,即水利建设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水利水电建设与生态系统建设相结合,蓄引提排节相结合、以蓄节为主,大中小微相结合、以中小为主。由此,贵州水利建设上了新的台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水利建设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指导思想、发展理念、规划思路等方面有了新的转变,加强人与水的和谐共处,强调科学管理水资源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十五”期间,贵州省水利工作按照“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两个重点、促进三个转变、坚持四个结合”的水利工作思路,在解决工程性缺水和修建“三小”工程、微型水利、农田灌溉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01年冬至2002年春,“全省冬春水利工程完成3.01万处,共投入劳动累工2.05亿个,最高日上工劳力达239万人,完成土石方10094万立方米,投入各项水利资金7.16亿元。新增、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5.08万公顷,解决农村97.3万人饮水困难”[14]257。据《贵州省“十一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统计,整个“十五”期间,贵州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5.75万亩(净增81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1067万亩;2005年,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37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54万亩;全省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 531万亩;新增水库总库容3.17亿立方米,总库容累计达77.57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98.2亿立方米,其中城市供水能力20.3亿立方米,乡镇供水能力77.9亿立方米。“十五”期间水利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为以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认识省情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治水理念,提出了“七个坚持、七个突出”的治水原则,水利投入力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十一五”时期的前三年,贵州水利建设投入跨越式增长。2006年达到17.72亿元;2007年达到24.25亿元;2008年达到40.4亿元。仅这三年的投入就占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贵州水利建设总投入的36.1%。据统计,截至 2008年底,“贵州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 227.94亿元,其中,改革开放30年来水利建设总投资就达218亿元,占60年总投入的95.6%。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9.86万处,其中中型水库34座,小(一)型水库471座,小(二)型水库 1984座,‘三小’水利工程69.61万处。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98.73万公顷,为新中国成立前的7.17倍”[15]259。2010年,全省水利建设投入达到102.01亿元,比2009年增加52.83亿元,增长 107.4%。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0万个,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0万亩。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64亩[16]307。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水利总投入达到233.56亿元,为“十五”时期的3.9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十五”期末总投入的1.6倍。全省新增水库库容4.5亿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年。针对我国很多地区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基础薄弱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以加快推进全国和各省区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贵州省认真贯彻执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根据贵州省水利厅提供的信息,全省在2011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150亿元,约为“十一五”水利总投入的64%,比2010年增长了47%。全年开工建设中型水库20座,相当于全省已建成中型水库总数34座的58.8%,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0万亩。展望未来,作为喀斯特地貌分布最为广泛、水利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的省份,贵州省水利建设定会完成预期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贵州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1]贵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水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2]贵州四年来水利工作总结与今后方针任务(初稿,1954年1月23日)[R].贵州省档案馆藏,6-1-133.
[3]1955年全国水利会议总结报告(1955年1月17日)[R].贵州省档案馆藏,93-1-2.
[4]贵州省人民政府申云浦副主席在全省水利、林业、气象工作会议报告(1955年2月7日)[R].贵州省档案馆藏,93-1-6.
[5]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开展兴修水利运动的意见(1957年10月19日)[R].贵州省档案馆藏,6-1-299.
[6]农田水利工作简报(1957年11月9日)[R].贵州省档案馆藏,6-1-306.
[7]农田水利工作简报(1957年12月26日)[R].贵州省档案馆藏,6-1-306.
[8]贵州省去冬今春水利运动发展形势和以后任务的报告(草案,1958年4月6日)[R].贵州省档案馆藏,31-1-729.
[9]贵州省当前水利工作情况和近期安排初步设想意见(1962年12月)[R].贵州省档案馆藏,40-3-1841.
[10]1965年上半年水利建设统计(1965年8月8日)[R].贵州省档案馆藏,58-1-2387.
[11]贵州省年鉴委员会.贵州年鉴(1986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2]贵州省年鉴委员会.贵州年鉴(1993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13]贵州省年鉴委员会.贵州年鉴(1999年)[M].贵阳:贵州年鉴社,1999.
[14]贵州省年鉴委员会.贵州年鉴(2003年)[M].贵阳:贵州年鉴社,2003.
[15]水利部办公厅,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水利辉煌60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6]贵州省年鉴委员会.贵州年鉴(2011年)[M].贵阳:贵州年鉴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