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再反思——由“复旦学生投毒案”谈起
2013-08-15王爱华
王爱华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3)
人文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养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训练人文性思维和提高人文修养的教育。而人文素养在现实中更多体现为对生命、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对人本身价值的肯定和尊重。2013年4月,成为微博一周热议话题的“复旦学生投毒案”再次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同时引发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再次叩问,袒露了诸多问题。如何从实际出发,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现实难题和必要任务。
一、高校人文素养教育面临严峻形势
1.高校人文素养教育被严重边缘化
中科院院士、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说:“加强爱国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是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财富。修身、养性、齐家、海纳百川的胸襟,戒骄戒躁的理想品格,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等品质都展示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灵魂。
但是在今天的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高校自身对于人文素养教育也缺乏重视。科学教育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严重。在教学中注重专业教育,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能力、人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个别高校,仍存在着公共基础课给专业课“让道”的情形。学校师生中间有一种不成文的理念,即:学好专业是关键,其他课程只是辅助。理念上、教学实践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先后三起铊盐投毒案、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一次次悲剧的发生都在震撼着教育,也让社会在反思着教育。但是悲剧仍在上演。2013年4月15日,复旦大学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16日抢救无效去世。警方介入调查,从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并锁定同寝室某同学有投毒嫌疑。极端恶性事件的再演又一次考问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事件发生背后,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类似事件承担多大的责任?家庭人文教育、学校人文教育、社会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2.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负面影响较深
高校扩招以后,因“重理轻文”、“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等负面影响,导致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主要表现在:学生人文基础知识贫乏、文明素养较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较差。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高校学生问题频出、惨剧不断。
由于人文素养教育的不完善,学生缺乏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等人文素养,走出高校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实际工作能力较差,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塞责,有的好逸恶劳,甚至甘当“啃老族”等等。同时,由于缺少人文素养教育的熏陶,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其职业生涯长期发展和独立人格塑造。
复旦学生投毒案尚未尘埃落定,但是案件背后透视出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令人反思。上海政法大学教授姚建龙评论说,“从披露的案情看,投毒的水桶至少是寝室同学的公共饮水源,受害对象明显具有不确定性。从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作案人对于他人生命是何等的漠视,折射出生命教育在年轻学生群体中的严重缺位。”事件发生一周内,“感谢同学不杀之恩”成网络流行语。虽然只是一句调侃,但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当下学生对于自我生存环境的一种担忧。
3.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人文教育责任重大
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庞大、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高校人文素养教育责任重大。但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也只是阶段性的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婴儿出生到步入工作岗位,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是人文素养教育的关键阶段。所以,小到一个学生个体、一个家庭,大到学校、社会、国家层面,都应成为人文教育的实施者。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成效不显著,责任不全在高校。它是一个多种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引导、学校功利主义思想主导、家长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个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到等等原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同时,社会、家庭、个人也在不同程度地承担着这种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复旦学生惨案即是如此。
所以,要真正发挥出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解决日益突显的学生问题,应从根源上进行探析,应从这个系统工程入手。从国家、社会层面来讲,要高度重视高校社会主义人文素养建设,从宏观政策制定到财政投入,都应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人文素养教育的覆盖面应涉及全社会各个层面。同时全社会都应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重视专业素养的考核,同时也要将人文素养的考核评价置于同等地位;从家庭层面来讲,要转变教育理念。虽然现代中国家庭诸多的教育方式是迫于教育体制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但是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一个“负面教材人物”时,相信很多家长宁愿选择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中,宁愿孩子只是一个平凡人。
二、“软硬兼施”,切实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在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认知由模糊到逐渐明晰的一个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软硬兼施”,切实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一)从硬性措施来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
1.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人文教育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得以持续、深入的根本保证。“将人文内容融入专业教育中,使专业教学充满了人文的气息和氛围,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吸取了人文知识、提高了人文素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通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促进。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转变高校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将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可有可无的辅助课程的观念。重视人文素养教育,将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要求统一纳入专业教育目标之中。只有学校转变观念,教师和学生才能从根本上给予重视。其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科学设置各个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学校应科学制定各专业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使课程最大限度覆盖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比如:针对“复旦投毒案”学生所在的医学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中就可加入如“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等相关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强化教师、学生的重视程度。最后,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同时积极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堂氛围平等、民主、宽松,言论自由,学生从中感悟到的不仅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且能领略到谦虚谨慎、和而不同、平等自助的人文精神。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科学与社会、知识与责任、专业与历史联系起来,给学生广阔的视野。
2.加强“人文素养课程”建设,改变传统人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当前,多数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被扭曲成为单纯的“人文知识教育”和“政治教育”。目前高校仅有的人文课程——“两课”教学效果不佳。
调整高校人文素养类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人文素养课程的类型,以便于大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特点来选修课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人文知识的主动性,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改变目前高校“一刀切”式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完善合理的人文素养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标准的改变,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鼓励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形式等都可以随机应变。不以理论考试成绩论质量,不以硬性的教学知识点的考核为标准。
3.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切实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这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专业素质要高,专业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做到在专业教育中与人文教育的自由贯通。另一方面,人文素养要求更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潜移默化,人文素养教育也是如此。高校人文素养教育要求所有教师都有极高的人文素养,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自然的、丰富而生动的人文与科学教育,自觉将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作为己任。因此,高校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引进和选拔,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教学中渗透更多的人文精神,以培养更多人文素养高的大学生。
(二)从软性环境创设来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的人文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挖掘高校长期形成的文化资源,如校园文化精神、大学精神等。对于已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宣传引导,同时加强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通过校园人文景观赋予的人文内涵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或者校外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精神环境。让众多学生参与各类活动中,不仅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发挥各种潜能,获得多方面的实践能力;而且多数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中,会潜移默化接受各种人文素养的感染与熏陶,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水平和人文精神境界,从而选择正确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同时,高校要在整体上形成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不仅重视校园活动,重视社会实践,而且在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人文素养氛围的营造。所以,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在高校内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全校上下要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教育规范,学生才能在民主、宽松的人文环境中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素质教育要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
[1]秦鸿滨.略论高校综合人文素养教育的加强和整合[J].企业家天地,2006,(3).
[2]王义遒.再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