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队体能训练探析

2013-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体育类技战术篮球运动

梁 栋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高职体育类院校大多由体育职工运动技术学院或体育运动学校升格而来,其原本成立的目的是为我国体育人才的“三级培养体系”服务,从而满足国家对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人才以及社会对体育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进入社会转型期,在竞技体育体制与教育体制革新的影响下,各省市体育局系统管辖下的职业体育院校一方面承担着“体教结合”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有着明确的参赛任务。此外,随着《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顺应篮球运动广泛发展的趋势,高职体育类院校普遍组建了篮球队,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篮球竞技水平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随着篮球运动技术和训练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竞技比赛的激烈程度越来越高,体能训练在篮球运动训练中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战术优势的保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战术能力的不足。论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部分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教练员发放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多名篮球界专家学者,了解国内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队体能训练的状况,分析现行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篮球体能训练的相关建议。

一、目前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队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技、战术与体能普遍被认为是现代篮球运动制胜的主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篮球人才可以畅通交流,训练思想及理念可以迅速传播,同类院校球队的技战术水平相差无几,于是,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获得突出的体能优势就成为提高球队整体竞技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关调查发现,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队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理解,主要表现在球队教练员配置、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安排以及篮球专项理论研究三个方面。

(1)教练员配置上不尽合理

对篮球队的教练员配置情况的调查显示,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目前约有79%的球队配置有2名以下教练员,21%的球队配置有3名以上教练员,81.5%的球队有体能教练,18.5%的球队没有专职的体能教练。大部分教练员认为,各个教练员都可以担任体能训练的职责。

要想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占据主动,运动员就必须通过系统的体能训练不断提升适应比赛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体能教练员的分工也应明确合理。一名教练员不宜既负责技战术训练,又负责身体素质训练,甚至兼管理全队的日常生活。从专业分工和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考虑,也应当设置专职的体能教练。美国NBA湖人队,球队教练组共八人,不仅有专职的体能教练员,而且他们的分工非常细致,甚至有专门训练某一块肌肉的教练。

(2)体能训练多由技战术训练代替

调查发现,92%的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非常必要且应专门安排时间进行,但同时也承认,实际训练中多数情况下会以技战术训练代替。大部分教练员认为,平时的技战术训练中已经包含了体能训练的内容,除非是为了特别增加身体局部力量、伤病康复等目的,没必要在每天的训练中都安排专门的体能训练。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攻守转换节奏加快,同场对抗更加激烈,对体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战术训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体能训练。在日常技战术训练之外合理安排增加一些体能训练,不但无碍队员技战术的掌握和运用,反而有助于全面提高队员的能力。

(3)篮球专项理论研究欠缺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科学化研究,能够给篮球体能训练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总结,为系统的专项体能训练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理应受到重视。然而调查访问显示,受资金和人员素质等科研能力不足的限制,各高职体育类院校在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很难说能够为篮球体能训练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支撑,也因此使得各院校篮球队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往往靠传统经验和借用田径项目的训练手段。

2.体能训练脱离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

(1)训练内容未能适应篮球运动专项需要

限于国内青年篮球的发展水平,各高职院校篮球队对现代篮球运动制胜规律及特征的认识还不明确,重视技战术训练,轻视体能训练,致使队员体能在正式比赛中不能完全适应激烈比赛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专项体能不足导致技战术无法正常发挥,同时因缺少有计划的、系统的体能训练导致身体素质增长方面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队员向更高水平竞技领域发展的空间。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体能的技能类项目,为保证队员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合理运用攻防技术并投篮得分,体能训练必须在速度、力量、高强度的身体对抗等方面充分体现篮球运动专项的需要。

(2)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衔接不够

在运动训练学上,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可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发展,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体能训练要符合专项对身体的特殊要求,训练手段应力求贴近专项技术动作和生物力学特征。当一般体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应当加强专项体能训练。随着专项成绩的提高,对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又会有新的要求。

调查发现,各院校篮球队在体能训练中一般体能训练过多,专项体能训练不够,训练缺乏针对性。训练获得的一般体能如果无法有效地同专项体能衔接,不仅无法有效助推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教练员常常有这样一种困惑——自己队员的摸高不比对手差,但在比赛争夺高空优势时并不明显。其实,篮球专项对高度的要求主要取决于起跳力量与起跳速度。采用蹲杠铃方法发展的起跳力量,忽略了起跳速度上的欠缺。就专项要求而言,重视并加强起跳速度的训练更符合篮球运动的需要。

3.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控和创新

(1)训练全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控

体能训练是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机体各系统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性渐变过程。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队在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上缺乏合理的安排和组合,训练方法与手段表现为简单的程式化——青少年训练没有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发展特点,偏向于成人化;日常体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过多地重复套用。

多数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对体力的消耗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身体恢复及竞技状态的保持。在这种认识下,球队在比赛期间很少安排体能训练,队员在体能上处于“只消耗不补充”,到赛程中段时队员在备战期所储备的体能就基本耗尽,临到比赛关键时刻往往体能不继,致使高质量的技战术无法正常发挥。

在这一点上,值得借鉴中国女篮在2002年9~10月间参战世锦赛和亚运会的经验和教训。参赛期间,中国女篮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能训练,以充沛的体力一个月内取得世锦赛第六名和亚运会冠军。然而,因缺乏对训练过程的科学监控,有队员出现了一些伤病,引发对参赛期是否有必要继续体能训练的争论,之后就没再坚持。客观地分析,一方面坚定长期有计划的、系统的体能训练是科学的和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不能因为训练细节处理上出现问题就因噎废食,全盘否定体能训练,而应有效地对体能训练的整个过程实施科学监控,避免出现过度训练等问题。

(2)训练方法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通过调查访问发现,篮球队教练员在安排体能训练时,力量训练多以杠铃、壶铃、哑铃为主,速度、耐力训练多移植田径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这说明各高职体育类院校在篮球体能训练方面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往往容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速度慢就抓速度,移动不够就练移动,跳不起就蹲杠铃,更不用说训练负荷的科学设计了。

体能训练效果主要由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负荷越大,对机体的刺激会越深,机体的适应性变化及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改善就越明显,体能提高也就越快。因此,只有正确选择训练方法、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才能确保运动员的体能向预期目标发展。为适应专项对运动能力的要求,训练强度和量的安排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在安排诸如练习顺序、练习次数、组数以及间歇期长短等关于训练强度的主要构成要素上,也应该符合篮球专项体能对速度、力量、耐力的特殊要求和科学量化标准。

二、改善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队体能训练的对策

1.加强培训学习,建立、健全体能训练机制

各高职体育类院校应充分发挥在专业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鼓励和组织各种培训学习机会,以及各种有影响力的、权威的实践交流学习活动,不断提升篮球体能训练工作者对现代体能训练的科学理解和创造性认识;配置专职的体能教练员,积极投入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研究,建立、健全合理的体能训练长效机制,使体能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从制度上得到确实规范和根本保证。

2.紧扣篮球专项运动特点合理安排训练

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队在体能训练内容设计和安排上,一方面应加强对篮球体能发展特征的研究,另一方面应结合篮球专项运动对各项身体素质的要求,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通过制定并实施全面、系统的体能训练计划,着力发展与篮球专项运动成绩直接相关的专项身体素质,使队员能够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战术并在比赛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运用。

3.创新训练方法,进一步完善科学的体能训练监控体系

各高职体育类院校应加强体能训练科学方法的总结和创新,通过课题或专门工作组的形式,在借鉴优秀球队成功训练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有效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和训练方法,创新和发展适合自身的体能训练方法。在有效利用现有资金完善训练设施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和“院校联合”等形式积极寻求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充分调动各方优势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强强联合,使高职体育类院校篮球体能训练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建立和不断完善科学的体能训练监控体系,能够确保篮球体能训练的长期稳定科学发展。在体能训练各阶段应积极引入生理、生化等运动指标监测数据作为安排训练的主要依据——训练任务、训练内容、训练负荷的安排和执行过程必须严格在科学的监控下进行,通过长期的科学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队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

[1]刘新征.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

[2]王保成,匡鲁彬,王川.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09-327.

[5]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体育类技战术篮球运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幼儿篮球运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