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高职航海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研究
2013-08-15刘茂玲
刘茂玲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就业导向,是指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与教育发展关系的一种明确指向。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就在于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性、实用性、专业性人才。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就业难成为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毕业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就业难有诸多原因,要解决好就业难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注意在就业导向下使教育教学要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市场需求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航海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航海英语应用能力,并进而给予就业积极影响。
一、高职院校航海英语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航海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国际海员。国际海员的一个必备素质就是英语应用能力。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海员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对航海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高职院校航海英语教学质量刻不容缓。然而,航海英语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很大的提高,我国海员的英语应用能力大大弱于世界海员的英语平均水平。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航海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
1.教学对象
由于专业和就业方向的特殊性,航海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并且这些男生大部分是来自欠发达省份和地区的贫困家庭。资料显示,欠发达地区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以及师资力量远远低于发达地区。而一般情况下,男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接受度都低于女生,因此,航海专业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成绩都不高,英语应用能力普遍比较差。
2.教学方法
2001年9月,交通部委托IMO组织航海英语专家组对我国六所航海院校的航海英语教学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专家组归纳了我国现行航海英语教学与培训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其中有两条就提到:(1)学生进入高校时的英语水平较低;(2)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尤其是听力和会话的技能没有达标等。由于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水平低,导致航海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倾向于采用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形式,将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上,强调语言形式的正确性与符合语法的规范性。这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员学习语言的能动性,造成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的脱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操练口语的机会大大减少。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即使掌握了系统的语法知识和一定的词汇,学生上船实习或工作后仍然无法顺利进行日常交流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高,难以与外国船员进行有效沟通。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目标与方法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脱节,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尽管相当一部分教师承认培养船员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教学之重,但迫于大证考试和教学进度的压力、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以及个人能力等诸方面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无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即通常以语言知识的讲授传递代替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3.教学过程
我国的航海类专业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英语应用的机会大大减少。整个教学过程很容易演变成教师“一言堂”,学生很少或者基本没有运用英语操练的机会。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学生很容易走神,然后失去学习兴趣,教师也很可能产生“厌教”情绪。如此反复,对于航海英语教与学,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教学质量必然难以提高。
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策略分析
1.采取合理教学方法,创设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航海英语课程体系中包括《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航海英语阅读》(中高级)《GMDSS英语听力与会话》等。不难发现,在整个航海英语课程体系中,培养航海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占了很大部分。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普遍反映航海英语的听说能力在工作场合中至关重要。所以,创设实践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
在航海英语相关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模拟整合教学活动与工作活动,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突破口,创造类似工作环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模拟完成仿真工作任务,让学生亲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课程》可将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训、校内仿真实验室实训二个部分;而《航海英语阅读》(中高级)和《GMDSS英语听力与会话》可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堂实训、校内仿真实验室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三个部分。课堂实训,教师在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后,要用50%以上的精力和70%以上的时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航海英语单词、短语、句型的实际应用能力,建立相关校内语言实验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校内模拟实训是为校外顶岗实习做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将在校期间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结合,通过模拟实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和交际能力,以便学生尽早知晓欠缺之处,并进行补救。
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不仅在于创设实践教学模式,还在于合理得当的教学过程,即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授课结构的安排、课程内容的处理以及由此所致的知识传递和接受。因此,要优化教学过程,就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及时了解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新资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点,提高教学质量。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教师素质教育密不可分,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师素质的高低同样密不可分。要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抓好航海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这就要求航海英语教师队伍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育能力以及进行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坚持航海英语教育创新、深化航海英语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需要培养创新型的航海英语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创新型教师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航海英语教师应该尽快摒弃以往的“一言堂”教学方式,真正有创造性地上好每一堂航海英语课,研究适合航海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学校一方面应当聘请业内专家以教学或者讲座形式,将航海以及航海英语的最新信息、成果以及海事组织对航海英语的最新要求介绍给教师和学生;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继续深造,提高自身语言、教学和能力素养。
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以及有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和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方面,可以实行学年学分制以及与学分制相配套的选课制。只有实现以单个学生为单元的教学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管理的运行之中,才能使学生在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下,按意愿选择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方面,确定每个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向,采取多种措施促使教师在该方向往“精、准、深”程度发展,真正做到教师“教有所长,思有所长”;同时通过“老带新、专带散”的方式,建立阶梯式的航海英语教师梯队。
3.追踪航海英语动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要发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作用,就必须了解和分析产业发展的动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就业导向下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其目的是培养优秀的航海英语人才。优秀的航海英语人才,应该是和国际接轨的具有良好的航海专业知识和航海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人才。要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就应当追踪国际航海英语动态。学校和教师应当密切注意航海英语方面要求的最新变化,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地将这种变化转教给知识链的接受者——学生。例如,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出台后,教师通过学习修正案将相关英语方面的要求变化融入教学中,并适时对采用教材进行整改,而学校和系部可以通过讲座、利用校园网络和发送资料等多种方式将这种最新要求传递给学生。此外,航海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在学校的帮助下调研本地和外地相关企业,了解经济和知识转型期企业对航海英语人才的要求;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根据反馈资料分析企业用工的最新动态以及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并最终对教学方案、教学方法以及授课内容加以改进和调整。
笔者认为,相较于考试分数,教师和学生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以及怎样去达成该目标。传统的学习评估方式侧重于期末或者课程末的终结性考核,教师应该倾向于采取重视学习过程、展示学习成果和具有再续学习能力的考核评估方式。航海英语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于其考核,对其基础的语言知识进行考核外,重点应检测其语言的应用能力,侧重于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设置考核方式时,应该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考核。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以及课后预习复习情况。同时,基本英语知识应该进行反复测试,直到大部分同学达到学习目标。对于最后学习结果和学习能力的考核,笔者认为航海英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场景模拟方式,加强语言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管理制度,追踪航海英语最新动态,同时支持协助教师创建实践教学模式;教师采取合理教学方法,创设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采取多样化的、合理的考核方式。通过三方面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达到航海英语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的目标,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后上岗难”的现实问题,为航海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优秀毕业生。
[1]张翠英.能力本位高职学生质量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徐美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5,(8):65-67.
[3]张庆林,李艾丽莎.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刘翠.培养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有效途径的浅析[J].中国建设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