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从认识自我做起
2013-08-15陈燕萍
陈燕萍
(武汉铁路桥梁学校,湖北 武汉 430052)
一、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渴望认识自我是人天生的需要,因为只有了解自我,了解真正的需求和愿望,才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方向,明白生命的意义。作为中职生,更加需要认识自我,因为在当今“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气下,人们普遍认为中职生将来是出苦力的蓝领阶层,是“学而差则士”,许多中职生自己也感觉升学无望、前途渺茫,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自卑,所以,重树中职生自信心是第一要务。要想帮助中职生重树自信,首先要让他们学会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只有清楚地了解了自己,才能制定出适合每位中职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帮助中职生“扬长补短”地发展自己,成为社会上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认识自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呈递进状态,乐学是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谁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谁就等于踏上了通向成功的道路。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越感兴趣,就容易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就会坚持自己的职业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轻易放弃,这就保证了职业发展的稳定性。因此,中职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如果专业定向,就应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培养对这个专业的兴趣。
(二)性格
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就是说性格是较为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中职生在选择职业时,要尽量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因为每一种工作都对从业者的性格特点有特殊的要求。例如,在《西游记》中,唐僧的性格稳重、坚毅,具有全局观,因此他更适合做领导;孙悟空的执行力强,但性格急躁,因此比较适合做一个先锋官。当然,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人的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能力
每个人在其一生之中要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因此,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能力。只有能力与职业相匹配,工作时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中职生首先要了解能力的种类;其次要深入地分析自己身上有哪些较强的能力、哪些能力不足、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需要必备哪些能力;最后要找出差距,利用在校时间“扬长补短”地发展这些能力。
(四)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事务的根本看法。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作为一名中职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校时要学会学习,在毕业后要学会工作,学会奉献社会。只有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转变角色,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有了清晰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转变角色,这便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长期的学校生活使得每一位中职学生在心理和行为方式上都养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习惯,因此,初次走向工作岗位,对学生角色仍存依恋,惯常以学生角色待人接物、分析事物,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
(一)从心理方面转变角色
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依赖心态与独立意识
进入中职学校后,许多事情需要学生自己去处理,无论是衣食住用行,还是学习与人际交往方面都要依靠自己去决定。但事实上,中职生往往处于一个“断乳期”。一方面,他们渴望独立;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难以适应环境,便产生了失意与压抑的情绪。
2.自卑心理与自尊心理
中职生绝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在中学阶段文化课成绩平平,甚至比较差,长期缺乏学习上带来的成功喜悦。其表现为:做事缺乏信心,贬低自己,过于压抑自己,悲观失望,缺乏主动进取的勇气,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切实际的偏低评价。同时,这种自卑心理与强烈的自尊心交织在一起,中职新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特别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认可,内心既脆弱又敏感,犹如一只只小小的刺猬,别人无法接近又不能冒犯。
3.性格开放与内心封闭
中职生在性格上表现为开放性,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性格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喜欢与人打交道,迫切希望得到友谊。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又处于叛逆期,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喜欢将自己的隐私埋藏在心里,而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于是将自己封闭起来,长期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对周围的事物不屑一顾。
4.情感丰富与心态浮躁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感情十分丰富,在中职学校这个宽松的环境中,希望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但是,由于他们的心智仍然没有完全成熟,常常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一些中职新生在追求新潮中往往失去自我,表现出浮躁的心态。
由于中职生浮躁心理,他们难以静下心来,最终在工作岗位上越走越被动。因此,调整职业心态做好心理准备,是角色转换的基础。
学生进入职场后,首先应该清楚地分析自我。要对自己的所有优缺点都十分清楚,能准确把握自己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并能调整其相互关系。其次应该对工作充满信心。在工作中一定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一个成熟的职业人总是会自信乐观地面对一切,想想道理,努力前进。再次应该具有平和的心态。一个真正成功人士,做人处事周到细致,说话做事懂得照顾周围人的感受,谦虚谨慎而绝少出口伤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行事风格理智多于情感。最后,应该具有稳定的情绪。一个人总是免不了有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转换,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忧郁,一个具有成熟心理品质的人是不会被这些情绪影响,做出冲动和有损他人的行为。只有做到真正心理上的成熟,才能够使自己更理智、坚定、勇敢、坚强,时刻保持信心和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因此,首先要从心理方面转变角色。
(二)从行为方面转变角色
首先,工作之初就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根据工作任务具体制定阶段性的工作目标,明确每个阶段目标需要的时间和落实的措施。这样,就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务。其次,在单位里积极参加公司中的各项活动,虚心向老员工师傅们学习,与同事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努力钻研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争取做一名勤劳、勤快、合格的技术工人。在就业初期,应该有持之以恒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真正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1]宋成学,韩菲.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张雯.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论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转换与适应[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4).
[4]凌夫.气质、性格、能力与职业[J].成功之路,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