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探讨

2013-08-15◆王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初中语文语文

◆王 皎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十九中学)

在语文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就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工作的基本指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要让学生成才,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我们要做到:

1.学习。学习专业课,不仅仅是学习中学语文的知识,而且对本学科相关知识要尽可能地全面了解。甚至不仅仅是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所有对教学有益的知识。

2.钻研。钻研教学要求,钻研知识点、考点。

3.提高。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学生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适应并且掌控这种变化以及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从身体、修为、能力、知识等诸多方面做起,做好学生的榜样。

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提高自我、不断克服困难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才能和学生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师也才能避免做一个“教书匠”的悲剧。

二、选择好科学的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主要谈谈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主要行为:主要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即助教行为和课堂教学管理行为。

主要教学行为是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与情景定向的,需要教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助教学行为是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与情景为定向的,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经验和个性素养。

课堂管理行为是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对课堂中的学生进行必须的但合理的管理,他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经验与必须的技能。

所选的教学行为还必须与学生的水平和经验相符合。还应把环境和相关因素考虑在内,教师应当各有各的教学行为方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避免陷入教定式。

主要教学行为是在课堂上未完成某一目标,或内容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任务。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合理的进行讲述呢?如和提高教学质量?

上语文课时,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师的备课最终落实并反映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学效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发挥程度,教师通过备课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究竟教多深、教多少合适。教深了学生不懂,教浅了,学生觉得是已知的,没有兴趣;教多了,学生消化不了;教少了,学生不解渴。如何适应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又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就是在教学的难度和广度上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的问题。上课时教师要保证语音准确,使用标准普通话,语速适中,要稍慢于日常生活中的教化速度,用字恰当,选择最精确的词汇讲述教学内容。

三、注重个体差异,促进人人有所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语文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都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语文才能。

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因材施教之作用,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后进生的思考。对于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成绩。

四、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员,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他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

1.基础知识必须落到实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是反复强调,是讲了又讲,在练习时认为学生应该是能完成了,所以批改时,就一把大“√”一道题,就连学生写了很多错别字都没有发现,到头来满以为还不错,可成绩就是不遂人愿,这是未落到实处的原因。

2.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现在,我们的教师在上阅读课文时,与讲读课文一样,把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文章浪费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做到四个字“三多三少”——多读书少做题、多感悟少分析、多积累少讲解。

3.抓好学生的习作训练。每次习作要有目标,目标要有可行性,适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阶段特点;要调动学生说写的积极性;要训练学生善于积累,让学生有话可写;方法要丰富、新颖;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加强学生书写训练。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杨萍萍.激发语文兴趣 提高语文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2]杨明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1,(22).

[3]周书凤.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J].学苑教育,2011,(13).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初中语文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