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2013-08-15赵松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赵松霞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中职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其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却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学生没兴趣学,老师不知如何教。中职语文课程必须改革。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改革当前的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明确教学目标,降低学习难度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中职语文一直是参照普高的语文教学目标而设定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要求太高,大多中职生达不到,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目标模糊,教师的教学内容呈现随意性,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中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职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制定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阶段性特点;另一方面更要突出中职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要从中职生的实际语文基础、语文能力出发,针对他们语文学习基础差、兴趣低的实情,降低学习的难度,制定出符合中职生职业特点和学习基础的教学目标。

二、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检测的作用。评价方式不改,教学改革就无法有质的突破。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努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三、变换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通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言堂”,“灌输式”,“刻板的问答式”等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它过多地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思维未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改变课堂教学关键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从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与辅导者。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营造开放式课堂、设置情境式课堂、构建参与式课堂、开设现代教学媒体辅助式课堂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并鼓励学生适当地展开导向思维、多向思维、甚至逆向思维。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1.讨论交流。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中小学生可以提出各种可能性的假设,进行抽象的新型的逻辑思维。信息论原理也强调信息的交流和反馈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讨论交流,交换看法,发表不同见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点拨启发。经常听有的语文老师说,学生“启而不发”,其实责任不在于学生,教师到要反省自己是如何“启”的了。“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启发质疑的合理性,否则“启而不发”就不足怪了。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适宜在富有哲理的散文教学中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详尽的例子来启发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易。

3.情景式。创设情景,学生参与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这种方法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十分有效。例如,我在教《雷雨》时,指导学生演出代替讲解分析,使课堂教学变严肃为活泼,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自主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让位给学生的主体——学生。“自主式”教学法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或更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搜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从而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在课外阅读的教学上效果甚佳。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中对秋景描绘的独到之处,我让学生去收集历代文人墨客描写秋的诗文并作对比,这样一来,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拓宽了阅读面,收到了“一石数鸟”的效果。

五、重听说读写训练,突出专业知识

由于许多中职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致使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读写能力普遍较低。面对这种状况,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1.听说能力训练。(1)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

2.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名片。然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实在太差了,写的字不仅不规范、美观,还七扭八斜,令人无法辨认,而且写字速度也很慢。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该开设写字、书法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既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培养方法:从学生的专业课程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4.提倡开卷有益,引导课外阅读。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一本好书就像跟智者进行一次谈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学生在紧张的专业技能训练之余,能够自由、轻松地阅读课外书,放飞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仅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而且培养中职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目的也得以在课外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也在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素质好、技能强的劳动者。

[1]董爱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应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2]张林生.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3]曾玉章.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策略谈.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