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2013-08-15肖卫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意见成员基础

◆肖卫华

(江西省上饶市实验中学)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培养良好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既突出它的异质性,同时又应尊重学生,以自愿为原则每小组最好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不定期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合作兴趣是合作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应,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合作情境,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中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小组长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学生担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3.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

二是开展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见形式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地探讨。

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合作学习更完整,使课堂更轻松。

猜你喜欢

意见成员基础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