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机会关系研究
2013-08-15曾正德
◆高 健 曾正德
(南京林业大学)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着诸如大学生就业、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和开发、人才培养质量等多重困境。这些复杂的矛盾和困境绝不是仅仅依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带来了高等学校就业工作模式的不断改革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是供需双方“双向选择、择优推荐”,高校就业工作也完成了社会化转型。在此过程中,各有关方面都非常关注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规律的把握、运作。社会资本是保证社会运转效率和社会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社会关系结构,同样也是促进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高等院校社会资本的充分发挥对大学生就业也就愈发显得重要,也更加具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学校社会资本内涵分析
我国《“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政策》指出,实际经验表明,投资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无形资本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于自然资源开发、物质资本和有形资本的收益。21世纪初期中国追赶的战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类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明确地把社会资本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四种资本之一。当然,它对高等学校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资本与学校的办学效益有着极为密切关系,但现实工作中却常常被忽视和遗忘,给学校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高等学校社会资本既不同于微观角度的个人、企业的社会资本,也不同于宏观角度的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资本,其拥有的社会资源更为复杂和丰富,是指处于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所能调动的为高等学校发展带来益处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它主要表现为网络、信任、信念以及多功能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组织等。
高等学校为实现一定目的,通过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能够调动和利用包括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的社会资源,如金融资本、信息、机会、权力和影响、情感支持、信任和合作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三大重要的资本形式,它们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因素,高等学校的发展也是这几种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挖掘高校社会资本潜力,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必然选择。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高等学校社会资本的重要促进意义
社会资本是促进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等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在当今高校竞争是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对实现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提高管理效率。高校社会资本经营使高校与外界建立起宽泛顺畅联系,加速信息传播和共享,使得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高校资源的闲置浪费往往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甚至是闲置不用;信息闭塞、渠道不畅,导致一些看似“多余”的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开发;内部人际关系疏离,搞“本位主义”,合作效益低下,导致资源被浪费,甚至被个人、部门分割侵吞。通过有效社会资本经营,高校可以从社会关系网络中及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发现合作伙伴;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开发效率;可以争取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为盘活资源创造良好环境;可以增强学校凝聚力,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内部信任与合作水平。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作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同样需要合作研究,包括高校内部与校际间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合作研究。作为高等学校进行合作研究的“资源库”,而高校社会资本是其科技创新的动力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社会资本也在与时俱进,与日俱增。如高校利用网络会议、远程培训,学生就业采用远程面试等。同时,高校社会资本也在拓宽培养渠道,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形成,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在培养知识运用型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跨学科、多学科型人才。从大学的内部网络关系来看,多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学院、系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等都是培养跨学科、多学科人才的重要渠道;从大学的外部网络关系来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培养,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大学与社会整体的互动,都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路径。
三是弥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短缺不足。高校主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采取的有效行为,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日益凸显。高校仅仅依靠国家提供的资源来谋求发展早已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利用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合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都要求学校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弥补自身教育资源的缺口。同时,高校具有依据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自主行使办学权,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市场空间。这既可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又能扩大社会服务渠道,高校与社会共同受益。同时,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也需要大量经费支持,这也使高校开始认识到其社会资本在社会融资中的巨大作用和潜力。
三、高等学校社会资本与就业机会的互动实践
一是高校内在教育管理职能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从培育和积累社会资本的角度看,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和充分发展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工作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正面影响。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主动打破班级、年级、院系的界限,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加入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学生组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为大学生扩大交往范围、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搭建平台,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渠道,进而弥补大学生自身社会联系狭小的缺陷,使他们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开发社会资本。
二是高校内部有效激励机制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拓展。高等学校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教师和优秀的学生。开放的人才市场的建立促使人才自由流动。当一所学校拥有高质量教学水平、优越的育人环境、良好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时候,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师资。引进的优秀师资保证了学生教学质量。这样的学校必然也能吸引充足、优质的生源,其毕业生也更容易为社会所认可。这从一个侧面促进了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和水平。同时,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师资源,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有着范围不同的社会联系,从整个学校来看教师的社会资本量非常庞大。但从现有的高校制度看,高校教师没有运用自己的社会资本帮助学生就业的职责与义务,因此,学校应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帮助大学生开发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鼓励教师吸引大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推荐毕业生就业等,为大学生构建更大范围的社会关系网络提供帮助。
三是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有利于学生就业机会创造。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企业必须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流才能得以正常生存和发展。所以高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跨组织的交换和组合资源的过程,是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共享过程,是高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互动过程。高等学校需要面向市场,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获得资金、培养人才、发展技术和提升水平;同时,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其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和技术创新,需要高校为其提供持续不断的、有力的人才和技术的支持。这种共同的需要是他们合作的基础。著名的北大方正集团就是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建立二十年来,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通过北大优秀科研人才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方正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之一,拥有并创造对中国IT产业发展和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北京大学为方正集团输入了大量的优秀的高科人才,而方正集团也为这些人才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是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网络是一种高度信任的、把资源的不同所有者连接起来的合作机制,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分工和知识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不可能具备自己发展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单凭一所学校自己的力量有时也是很难完成一些教学或者科研任务的。高等学校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开放系统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流才能得以正常生存和发展。通过建立广泛的社会网络,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同时,高校要获得持续的发展,不仅要不断地致力于在高等学校内部通过研究和开发创造新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地从外部获取新知识。高等学校之间通过加强联系,促成信任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学校间知识的转移和资源的共享。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硬、软两方面资源的共享。硬资源如图书资料、实验设各、体育设施、电脑系统、办公设施和其他资产;软资源如师资力量(全校共享,包括听课、辅导、咨询、请教,可跨系、跨学科)、学科知识、信息、学术交流活动等。这种共享范围可能是跨校、跨学科甚至跨国的。高等学校之间这种在多方面资源共享,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约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高校可以把节约的资源、资金投放到用以提高教学质量等其他方面。同时通过校与校的交往,也为教师、学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开拓师生的视野,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利于学校的创新和发展,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五是往届毕业生校友资源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开发。校友具有人多、面广、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等特点,往届毕业生经过多年拼搏,已经事业有成、也掌握了一些资源,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资本库,他们是母校就业工作有效拓展的重要渠道。母校的发展意味着校友文凭的升值,校友出于文凭升值以及对母校的感恩,会对母校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心和支持。他们也有着传播母校好的信息的强烈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学校的产品”,“诋毁学校也就是诋毁他自己”,“说母校好就等于说他自己好”。但是,目前这一巨大的社会资本库没有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学校应该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加强校友会建设,做好往届毕业生联系方式的登记与汇总工作,主动承担起在校大学生与往届毕业生的联系媒介,将在校大学生介绍给往届毕业生,加强他们的友好往来,为在校大学生开发社会资本提供条件。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杨跃.关于学校社会资本的理论思考.学海,2003,(5).
[4]侯志军,储祖旺.社会资本与大学发展引论.江苏高教,2009,.
[5]权英,吴士健.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定义研究述评.岱宗学刊,2008,(3).
[6]王逸飞.社会资本对中国学生影响研究之文献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