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不变的那份情感——《雨巷》和《再别康桥》的教学点滴
2013-08-15王珺
王 珺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艺术学校]
作为抒情高手,戴望舒和徐志摩在抒情的田园里永远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两位诗人的《雨巷》和《再别康桥》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情感寄托,如一枚久嚼不厌的甘果,甜美如新。
教学中,我们不妨结合教材特点引领学生穿梭在字里行间去触摸作者心底的波动,去寻觅那份让人为之倾心的情感,并由此而有所延伸,有所拓展,或引而不发,让学生在思考中培养能力;或学而致用,在拓展中延伸出别样精彩。
感动才能感悟,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无论是什么作品,若是没有体验就无法感动,而感动是需要过程的,离开了感动的过程,就不可能有深刻独到的感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引领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作品,去触摸作者的情感。
《雨巷》是一首理想化的诗,诗中寄予了作者的理想,读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感受到诗人心底涌动的情感吗?当这样一位女子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被她打动吗?
由于是落脚于诗和学生自身的“问”,学生自然会由感动而感悟,在体验的基础上更深地感悟。他们会感受到诗人那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情状,感受到诗人那高洁的追求,富有理想化的色彩以及在理想主义的期望面前的困惑,给人以悲剧感,他们会明白诗人的苦心和匠心。不错,作为一首重象征重暗示的抒情诗,作者理应把感情放在首位,但他却用暗示之法,尽可能让情隐蔽一些,朦胧一些,虽铺张却不虚伪,即使华美却有法度。
虽然雨巷悠长而寂寥,篱墙颓圮,哀怨冷冷,细雨蒙蒙,但一切都因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有了一抹亮色,虽是“梦一般”,但毕竟追有可追,给人以希望。虽然作者没有说穿,没有点透,但却是在这样的感受中,我们的心灵被撼动,领会的东西自然也更多。
“引”而“不发”,给予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去感受,灵活感悟,讲究方式方法。我们的阅读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去深入到文本的方方面面。
有些问题可以从整体上着眼,有些则是从细微之处入手;可以是写作技巧的探究,也可以是心灵轨迹的寻觅;有些不妨简单点,有些可以深刻些……一切都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只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放大思考的空间,就无疑是成功的。
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地升华以至于达到高潮。那么,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篙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这究竟是为什么呀?
问在关键处,问在枝节处,学生的思维必然受到撞击而或发散,或深入,进而达到对作品的颖悟,对情感的熏染。
一个“走”字,多少韵味?多少情愫?由“轻轻地”到“悄悄地”又有着多少无奈与惆怅?但这一切却都无可挽回,唯有这情感永存记忆,时时澎湃,你是否可以从这一个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作者的爱?
“走”不过是一瞬,但这瞬间的精彩却铸成了永恒,我们让学生在“引”中感受这瞬间的精彩,回味定格这情感,其效果自然是好的。
而《雨巷》和《再别康桥》这两首诗都有着音乐的美,你愿意去比较一下他们的特点,看他们是如何借助这个特点去抒发情感的吗?
这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对比一下即可以达到让学生阅读和比较的目的。
“引”而“不发”,贵在“引”,要引得巧,引得妙。引得巧妙,方能让学生有兴趣;引得巧妙,学生才愿意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也只有引得巧妙,课堂才能取得美妙的效果。
学而致用,拓展出别样精彩。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的阅读和分析是短视的,只有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们对作品的领悟才可以更深入,能力的提高才会更迅捷。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在拓展上下工夫,至于如何拓展则是需要我们认真来思考,精心去设计的。
拓展,可以从阅读的范围上去延伸,让课内和课外沟通,以求得学生视野的开阔,并能使相关的知识在比较、融合和重新建构中,闪出创造的火花。
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也都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只有不断去拓展,结合具体内容有效延伸,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文本。
《雨巷》作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有人说他的这首诗“是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的契合”,请你结合当时的背景谈谈对这首诗的认识好吗?
如此一来,学生必然会去寻觅历史的踪迹,探求作者彼时彼地的心境,进而更深刻地感悟这首诗的精髓,也就会明确戴望舒为何会有一系列的政治抒情诗的出现,从而把握作者写作走向,认识到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时代,不可能不受时代的影响,即使“桃花源”也一样是时代的产物,一样有与外界相通的“小口”,这样对于学生的激发和调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善莫大焉。
同样,《再别康桥》作为一幅美丽迷人的无形画,有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请你结合诗歌具体的内容加以感受,并举例说明中国传统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学生必然会从阅读中感受那一幅幅的精彩,无论是“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还是“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的软泥上的青荇”……都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在寻找和分析比较中,古代的诗歌不断进入视野,那如诗如画的美好便自然渗透到学生的心底,成为永久的滋润。
好的文本,无论时光怎样流转都将会依然光鲜,读之悟之,我们的心灵会在震颤中摇曳并不断得以升华,咀之嚼之,我们赏析的能力也必会在具体的阅读中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