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2013-08-15◆刘荫
◆刘 荫
(河南省周口市第四初级中学)
5月2日,南京溧水13岁男孩早上4点起来写作业,后来对父母说做不好想睡觉,不料随即在楼梯口自缢身亡。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南京燕子矾吉祥山庄一名初三男生也跳楼身亡,原因是家长让他补写作业。仅据报端披露,全国每年自杀的学生就达到3位数。
自杀,是一个极其沉重的字眼,青少年自杀更是令人痛惜。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自杀?怎样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中学老师也不能不对这个问题作出认真的探究。
一、探究学生自杀的原因
1.家庭压力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子女,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共同期望。有的家长,自己没上成大学,把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就成了家长给孩子设定的唯一目标。怎么能把学上好呢?那就要刻苦学习,多做作业,于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家长对孩子的起码要求。如果完不成作业就去玩耍,就是踩到了家长对孩子要求的红线。轻则责骂,重者挨打。沉重的课业负担,压抑了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产生了逆反心理。有些学生迷茫、无望、身心俱疲,焦虑不安、失落和无所适从。当过度的焦虑和压力无法排解时,便会突破生死的最后防线,最终走上自杀之路。
2.学校压力
现在社会上评价一个学校办的好不好,要看升学率,评价一个教师教的好不好,也要看升学率,大部分学校还把升学率与教师的收入、晋级挂钩。在名誉和利益的驱动下,学校和老师就把学生紧紧的抓在手里,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星期天不让休息的有之。开办各种提高班有之,不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参加升学考试的有之,组织“尖子班”有之,上课满堂灌,下课作业多成了普遍的现象,到了学校就像钻进了囚笼,学生们玩耍的时间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被抹杀了,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
3.社会环境的压力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部分人的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扭曲。他们不崇拜白手起家,逐渐成功,而是崇拜一步到位,一夜暴富,坐享其成;不崇拜职业尊卑、行行出状元,只相信轻松高薪的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不崇拜为爱好和尊严工作,只相信奉金钱至上,“有钱能使鬼推磨”。谁家的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会遭遗弃、白眼,谁家的孩子如果学习成绩好,就会收到赞扬,鼓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摧残,毁灭了孩子生存的欲望。
4.家庭环境不良
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青少年学生自杀是由于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破裂、缺乏爱和温暖,家庭成员之间敌意、冷漠等,都可能导致家庭成员的自杀。另外,家中父母管教过严、离异、或父母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一旦与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便心生悲凉、失望而没有方向,或者离家出走,孤立无援,悲观厌世,加之受挫,自杀的可能性极大。
5.精神疾病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这时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容易出现心理异常,导致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根据医学研究报告指出,自杀的人群当中,约有3/4的自杀者在生前有抑郁症倾向。抑郁情绪被作为评定自杀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重大危险因素。除了抑郁症之外,精神分裂症、恐慌症、强迫症等,也是自杀的高危险群。其他如性格疾患,包括歇斯底里型性格、边缘型性格、强迫型性格,除了会有高比率自伤的行为之外,也是部分自杀者性格的写照。
二、预防青少年学生自杀应采取的措施
1.家长要扭转“惟有读书高”思想,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人的一生是暂短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幸福一点,快乐一点,富裕一点,家长“望子成龙”也无可厚非。孩子如果能顺利的完成学业,考上理想的大学,那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事。但到达“成功”的途径不是“唯有读书”一条。细数社会上有名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劳动模范等也不全部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行行出状元”,一个人只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爱岗敬业,善于钻研,就一定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
2.学校要改革教学方式,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小学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顺利地升入初中,初中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顺利的升入高中,高中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顺利升入大学。学生在学校学的都是教材,讲的都是理论,一旦进入社会,就觉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和社会的需要完全不搭边,从而造成就业困难。所以,学校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玩乐中进步,在快乐中成长。把以前的“课堂书呆子”变成“社会活动家”,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3.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因此,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有自杀倾向者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协助他们分析现实的困扰,培养应对困扰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对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预防自杀的有效手段之一。选用有针对性的心理和行为治疗方法,对当事者进行恰当指导,解除其症状与痛苦,增进心理健康。
4.倡导社会平等,解决分配不公
引起青少年学生心理压力的种种原因,归根到底是社会不平等,分配不公平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改革国家的分配制度做起,做到不分城乡,就业平等,不分工种,分配公平,既要不开“大锅饭”,又不要“吃小灶”,尽量缩小收入差距,使人们在社会上都有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开放局面。
一个家庭养育的是一个孩子,千千万万个家庭养育的是一个民族,每个家庭都在参与着历史的创造,每个为人父母都在缔造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如何教育好孩子不是一己之私,而是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它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腾飞梦”,只有当我们的子孙都能健康成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