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教学探讨
2013-08-15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黄沙镇中学索海婷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黄沙镇中学 索海婷
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教学探讨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黄沙镇中学 索海婷
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动机、努力程度、认知风格、学习风格、性格类型等,因此没有哪一种学习策略会适合所有的学生,学生采用何种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是由自身特点和实际学习需要决定的。
英语 学习策略 学习方法
学习策略与学习成效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英语教师来说,仅仅意识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学习策略并将它们灵活运用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去。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既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英语学习策略的内涵,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和指导。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确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学习策略的概念又不能等同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比学习方法涵盖的内容更多、更广。从广义上说,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的认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做法、步骤等行为;学习策略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根据这个广义的定义,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方法,但不是所有的学习策略都是方法。例如,很多人都认识到“要学好外语就应该进行大量的实践”,这个认识是一个元认知策略,但不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可以是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英语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而英语学习策略则是对何时使用何种技术和技巧的决策过程以及对技术、技巧本身的认识。例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生词时,可以查字典,依据上下文进行猜测,也可以问老师或同学,或者索性置之不理,这些都是具体的方法或技巧。但学生往往只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或技巧解决生词问题,至于要选择哪一种,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这个决策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策略的使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策略是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为了解决具体学习问题,如单词的理解和记忆等,而采取的学习策略被称为认知策略。
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其使用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动机、努力程度、认知风格、学习风格、性格类型等,因此没有哪一种学习策略会适合所有的学生,学生采用何种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是由自身特点和实际学习需要决定的。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学习策略本身并无对错优劣可言,适合某个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学习策略对该学生来说就是可取的。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各种学习策略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使学生具备根据实际学习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教学中对学习策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认真调查
了解学生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明确还有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有用但他们还没有使用,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策略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二、将有关学习策略的教学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去
也就是说,教学中遇到一个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某个学习策略来完成时,就用该策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到eggplant,waterfall这两个单词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可以告诉学生:茄子是一种蛋(egg)形果实,长在茄子秧这种植物(plant)上;流水(water)从上而下直落下来(fall)就形成了瀑布(waterfall)。用这种方法可以教给学生的单词记忆策略。再比如,教学中遇到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英语对话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熟读对话后,在脑海中再现这个场景及这个场景中的英语对话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背诵对话内容,为后面的对话表演或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交流做好准备。这种方法可以教给学生的英语口语提高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学习策略教学需要把握住时间,不可影响其他教学内容的学习。
三、分析每个策略的特点和使用目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取舍
例如,学到一篇课文时,为了完成理解该课文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做法:先逐字逐句阅读,后归纳出文章大意;先快速阅读全文了解大意,再回过头来细读文章;先根据标题信息和自身的背景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再一边读文章一边验证自己的预测。这三种做法体现了不同的阅读策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及知识面情况进行选择。
四、结束语
教学中,教师介绍和展示新的学习策略后,要结合特定的学习任务向学生详细演示新策略的使用过程,并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训练新学习策略,以加深学生对该策略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及时评估策略训练的效果,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整新学习策略,最终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