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校外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2013-08-15林永和
◆林永和
(福建省龙岩市青少年宫)
当前,知识经济向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校外教育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出面向21 世纪的创新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首先要培养出一支校外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应该在选准培养对象的前提下,立足教师主体,坚持内涵发展、因需施教的原则,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以培养素质专长为重点,通过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放式的培养途径和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以及激励机制的建设,达到培养校外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的目的。
一、选准培养目标
我们培养的骨干教师应该是校外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优秀成员,应该对校外教育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教师只有建立起了执著的职业信念,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了校外教育的特殊价值,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为自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担负起社会赋予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的神圣使命。但是,只有动力和方向,没有过硬的本领,也依然无法完成教师光荣的职责。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其天职就是传递人类的知识文明,培养社会的接班人。过硬的业务水平是其完成社会使命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选拔和培养骨干教师的工作中,首先一定要选准培养目标,把德、才两个方面都具有发展潜质的青年教师筛选出来。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选拔埋头苦干,听话、老实,但却能力平平,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也不能选拔业务上虽然具有一定的素质特长与优势,但专业思想却不巩固,或师德有严重缺陷的教师。在进行培养时,既要注意加强业务指导,又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职业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只有贯彻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和原则,才能把我们的骨干教师培养成校外教育教师队伍中真正的中坚骨干力量和时代的佼佼者。
二、进一步明确和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积极性是培养教师的第一要素。培养骨干教师必须要坚持激励内因、内涵发展的原则。
1.激发和培养骨干教师的自我主体意识
教师的自我主体意识是指教师作为认识和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力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之与动物的区别首先在于人有意识和自我意识。教师自我主体意识的强弱,对其个性发展和自我教育水平有重要影响。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对自身发展的责任感就越大,参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就越高,从而也越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着主体对自身发展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进而决定着其个性发展水平和自我教育水平。唤醒教师的自我主体意识,就意味着教师主动地参与自身的发展,从而为进一步培养教师的独立、创造、进取、自由、平等、民主的品质,提高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水平,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提供重要的前提。
因此,当前校外教育骨干教师培养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唤醒教师的自我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教育活动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己。教育的过程既是教养学生成人的过程,也是实现教师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教师一方面在育人,另一方面也是在育己。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领路人,更是自己生命之舟的掌舵人,教师必须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教育自己。教师育人和教师育己是同一件事情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共同体现在教师的教育生命的活动当中。每一个热爱学生和热爱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组成部分的教育活动,而应该积极地投入到这一神圣事业的追求中去,体验它的特殊意义与价值,理解它的内涵与真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教师将注意的焦点引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当中去,即正确地对待自我、客观地分析自我、成功地发现自我;才能把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朴素认识与情感上升到一种对教师事业的信念与追求,并在这种信念与追求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不断迈向新的目标。
为了激发骨干教师的自我主体意识,提高其抱负水平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水平,可以鼓励并帮助教师经常性地总结经验,发表论文,岗位创新,加强他们的成就意识;可以鼓励他们访名师、拜名师、学名师,提高自身发展的参照系数和目标水平;可以鼓励他们经常性地外出参观、学习、交流,参与各种教师专业学术团体活动,高层次定位研究课题,广泛接触学术精英,增强他们的社会荣誉感和自我效能感;还可以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竞赛评比活动,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除此以外,还要让骨干教师学会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对自我(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所做的某种判断。它对一个人的行为起着动力和导向作用。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往往都是以自我评价为起点的,自我评价是建立自我发展。因此,引导教师学习“归因理论”,帮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就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也就能更好地促进其自我教育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2.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到自我培养的过程中
骨干教师往往都是教师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积累了必要的教学经验,并且在职前职后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一些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到自我培养的过程之中去。
(1)让他们自主选择目标
可以引导教师从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入手,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与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例如,就自己目前从事的业务工作而言,是善于教学研究,还是善于做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是善于热情洋溢讲授,还是长于系统地分析。通过目标的导向、激励作用,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不断地发展优势,克服不足,逐步形成多方位的素质特长,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打下良好基础。
(2)让骨干教师自主选择参加培养的方式和模式
可以说,每一种培训的方式和模式都有各自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例如,理论型培训有利于打好骨干教师的理论功底,研究型培训有助于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实践型培训对于骨干教师某一方面专业技能的形成,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应当允许教师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方法参与培训,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尽快成长。
(3)在培养的方法上,把重点放在如何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会学习的本领上
在培养的方法上,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调动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会学习的本领上,使培养的过程成为教师主动进取、积极思考、深入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改革者,他们有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他们自身就是一块宝贵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因此,培养者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要重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和潜力,并将他们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充分发挥他们每个人的主体作用。要把教师培养被动地灌输、接受过程,变成教师积极主动地认识探索过程。只有这样的思想和观念指导下,教师有个人志趣、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等品质,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和发挥,才能有助于教师的学术提高和创造个性的形成。
三、坚持因需施教的原则,构建灵活、多样、弹性的培养体系
正是由于教师个性的多样性特点,就必然要求教师培训应尽量避免单一化、模式化。
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多样化的骨干教师,想靠工厂式的批量生产是不可行的。必须通过适当的、灵活的,甚至个别的方法和途径去培养。由于每个骨干教师个人成长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其成长的快慢和素质结构中的各个要素发展也不平衡。要求骨干教师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不等于让他们所有的素质都要平均发展。为此,我们在骨干教师的培训中,要贯彻分类指导,因需施教的原则。
1.在培训目标上,应进一步了解教师成长的需要,制定多样化的目标体系
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切实了解骨干教师的成长需要,并且将社会的需要和教师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因需施教”的“需”,既包括社会的需求也包括教师自身成长的需求。在实践中,要对教师的“需”做出正确判断。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教师的成长规律以及教师自身的师德、业务水平。
为了真正做到“因需施教”,在制定培训方案时,通常应注意做到以下一些工作:了解国家关于青少年校外教育改革的最新指示精神,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愿望及他们对培训所持的态度,了解培训对象对正在实施的培养计划的意见和建议,了解青少年校外教育改革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了解校外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对这五个方面的工作,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了解上,要形成长期的科学的信息渠道,要借助系统的资料综述、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科学手段,使工作走向正规化、科学化。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教师的个体需求,并且要将培训和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其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有效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2.在培训的内容上,要进一步拓展培训的视野,注重培训的综合性、时代性以及终身教育的学力需求
由于21 世纪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种对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得我们的教育必然向综合性和终身性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随着科学门类的重新划分与组合,当前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课程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各类青少年校外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增加了选修和活动类课程。面对这种变化,单一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教师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校外教育骨干教师,引导他们从传统的学科知识的视野中走出来,以一种更加开放和综合的眼光对待知识的发展、增长和应用,并且具备与之相关的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拓展教师的知识层面,不能再简单地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培训模式,而应注重知识的多层复合性,加宽、加厚教师的文化背景与功底,提高其科学与人文两大素养;注重哲学与方法论的学习,学会辩证和系统的思考方式以及高层建瓴的分析能力;加强中外教育史和比较教育理论的学习,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与胸怀。
除了应重视知识的“充电”以外,还应注重在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多项能力上,提高教师的教学适应性;应注重“一专多能”的培养,使教师既能胜任学科类课程,又能胜任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计与指导;应加强条件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使骨干教师学会反思,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应加强现代教育手段的培训,使骨干教师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的运用,学会收集信息,使用信息,提高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在培训的内容上,培训的着眼点要由课程、教材、课堂进一步深化为教师的认知方式、认知规律和认识效果,要突破以往的学科、专业界限,突出综合化,拓宽、更新课程内容,丰富信息含量,为教师以自己的方式选择和组合自己的知识,形成开阔而独特的学术理论视野,进而形成学术优势和创造个性提供更为广阔的课程背景。
3.在课程结构、培训方式、方法上,要坚持多样化、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统一
在课程结构上,要在不违背科学性、系统性以及拓宽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和跨学科的课程要有灵活的结构方式,允许教师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对培训的内容进行新的组合与排列,为教师的自主选择创造条件。
在过去的教师培训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学科课程方式。在培训中,由于培训对象所具有的差异性、层次性和复杂性以及培训要求的多样性,固定的学科课程培训已很难满足培训对象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如果培训还以固定的学科课程的方式来适应新的需要的话,那势必会增加教学内容的总量,造成培训课程超载并导致教师的学习负担过重。因此,应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课程培训模式。
对于培训方式和方法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原则。对于成熟的骨干教师,要鼓励或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归纳概括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明确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并进一步上升至理论认识,进行理论思考,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规律性认识。我国当代的魏书生、李吉林等名师都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成为了一代有影响的教育家。
对于有一定发展潜质的骨干教师,要引导他们刻苦钻研,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自己教育实践的能力和理论水平。有的课程可以采用讲授为主,有的则可安排个别辅导;试验性强的课程可以采用活动或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来创设新的培训形式,还可以带领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借鉴。总之,应该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这样才能使每个教师的优势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四、坚持开放培养,多种渠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不可能由某一个部门独立承担,它需要多种渠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培养效果。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长期过程,既有自己的主观因素,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既需要发挥教师自身的自我教育作用,又要发挥校本培训以及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功能。从社会大的环境来说,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使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以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投身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来;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紧紧抓住师德建设不放,为教师成长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应致力于“名师工程”的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动力源泉和发挥机制;从教师培养院校和师资培训系统来说,要加强对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培养方案,提高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教育研究部门的角度,要密切关注青少年校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切实的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从校外教育机构来说,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师资培养中的地位和充当的角色,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加强校与校之间培训的横向交流,坚持在教育实践中锤炼和培养校外教育教师队伍,使校外教育机构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沃土。总之,各个部门和渠道都应将教师培养,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来对待,既要发挥各自的培养优势,又要相互配合,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校外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进程才能大大加快。
综上所述,培养校外教育骨干教师队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要我们方向正确,坚持笃行,并采取“选准目标,内涵发展,因需施教,灵活多样,开放培养,形成合力”的策略方针,以及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开放式的培养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就一定能培养出一支百花齐放、高水平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青少年校外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1]吴式颖等.马卡连柯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王北生.教学艺术.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3]沈杰.素质教育与素质特长.北京教育,1999,(7).
[4]赵学华.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创性精神为重点.北京教育,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