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8-15戴海群
戴海群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江苏镇江 212003)
学风是学生、班级乃至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生源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高职院校能否在现有的形势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创造出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就成了当前一个现实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说的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它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面貌的主要标志。在优良的学风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当前,生源减少和生源素质下降使得高职院校面临着生存危机和挑战,学校的学风、班级的班风、教师的教风都出现了令人堪忧的问题。笔者对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管理系204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学风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1 学习目标不明确
据调查统计显示,有27.3%的学生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在进入高校后,突然感觉失去了学习目标,混日子现象较为普遍。加上受环境、社会等因素影响,很多学生不知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表现为学习不积极、目标不明确等。另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被动上学,缺乏对今后生活的思考。更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享受轻松自在的大学生活,以弥补3年高中生活的缺憾。在学习失去了动力的情况下,学风自然不会浓厚,学生在课堂上、晚自习时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屡有发生。
1.2 学习自觉性不足
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学校学习风气“一般”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45.4%,学习态度的自我评价为“一般”的学生占62.4%,每天都能坚持复习、自习的学生占 24.5%,坚持自主学习的学生仅占18.4%。个别学生甚至通宵达旦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以寻求成功的喜悦,于是上课迟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旷课现象屡禁不止,补考、重修更是不在话下。因此,学习缺乏自觉性也是导致学风不浓的主要原因。
1.3 学习态度不端正
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必然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学习态度包括学习动机、兴趣、动力来源三方面,其中学习兴趣尤为重要[1]。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6%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刻苦”,18.1%的学生认为自己“较刻苦”,40.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刻苦程度“一般”,23.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较放松”,7.2%的学生认为自己“很放松”。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上课就可能会“开小差”、交头接耳、睡觉,作业抄袭成风,考试疲于应付,自然影响学风建设。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而兴趣也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有很大关系。与此相关的调查显示,有 8.4%的学生“很喜欢”,30.8%的学生“较喜欢”,45.6%的学生认为“一般”,10.4%的学生“不太喜欢”,4.8%的学生“很不喜欢”。如果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和相关课程,学习的乐趣不复存在,动力全无,逃课在所难免。
一直以来,考试成绩是学生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很多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千方百计想办法,包括作弊。调查结果显示,有63.1%的学生曾经有过考试作弊的念头,有32.3%的学生承认考试中做过弊。每学期期末考试中用手机传送答案、夹带纸条、抄袭别人试卷、在课桌上写答案的现象经常出现,虽然每学期都有不少的学生因为作弊受处分,但是考试作弊的现象仍屡禁不止。
1.4 学习能力不强
有些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但是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长期以来,“学不得法”成为制约学生学习成绩的“瓶颈”。调查统计显示,44.3%的学生感觉学习很吃力或学习任务太重,30.5%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不佳的首要原因是“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方法不当”。除课堂学习外,很少有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更为广泛地学习,如有效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调查显示,有21.2%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学校更多的学习资源。另外,仅有7.3%的学生课后会及时、主动向教师请教疑难问题,与同学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学习成绩的好坏。
2 高职院校学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学生素质下降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高职院校生源素质也参差不齐,许多通过扩招进入大学的学生,本身就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不少考生因为意外失手,不得已选择了高职院校。高考的失败,让他们觉得低人一等,面临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产生了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的心态,学习的兴趣不强、动力不足[2]。
2.2 社会评价不高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社会却对高职教育仍缺乏认同,评价不高,这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相悖的。目前,一部分人把高职教育等同于社会中的职业技能培训。高职学生就业时常常眼高手低和用人单位片面追求所谓的“名校生”“高学历”,使得高职学生就业前景堪忧,他们面临着比本科生、研究生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3]。这些客观存在的外部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成为制约高职学风建设的关键因素。加上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学习无用论”的观念盛行,也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2.3 学习习惯不佳
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兴趣不浓,加之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自律,心浮气躁,学习效果不佳,于是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等情况的出现就在所难免了[4]。
2.4 教师要求不严
教师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也是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引导者,教风影响学风并一定程度上决定学风。据调查,79.6%的学生认为,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方面的整体素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52.9%的学生认为教师教风一般,仅有5.9%的学生认为很好。有些教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学生交流很少,不认真备课,上课的内容枯燥无味,形式单调古板,不能给学生带来有益的知识和良好的引导,学生听课自然失去兴趣,经常出现迟到、旷课等违反纪律的情况。
2.5 管理不到位
人文教育机制不能贯穿学生管理的始终造成了思想教育不到位、说服力差的现状。加上思想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也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全校上下没有形成共同抓学风的氛围。严格的制度是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然而,学校缺乏学风管理的相关部门和制度,这也是导致学风管理低效的重要原因。比如没有建立或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或者虽然有了制度却没有严格执行,形同虚设,这就使得学风管理无规可循、无章可依。另外,任课教师以为学工部门和班主任在管,班主任以为任课教师会管,往往是在缺少沟通和协调的多头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管理盲区。
2.6 考风考纪不正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学生素质的逐年下降,考风考纪也在面临严峻考验。尽管每学期开学前,学校要求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进行诚信教育,考试前在考试承诺书上签字,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或是为了追求高分,提高自己的综合测评排名,或是由于自己平时上课不听讲,复习时又不用功,采用考试作弊的方法来获得高分或蒙混过关,况且在考试作弊现象普遍的情况下,如果不作弊就觉得“亏了”,学生认为即使抓到了,也不会严肃处理,仅仅批评教育,对他们来讲,作弊的成本太低了,这也是导致学风不正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由于学风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和改善学风建设迫在眉睫,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改善高职院校学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强教育,尽快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同时,帮助他们确立合适的目标,对人生和职业进行规划。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由点及面、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人生目标和人生的蜕变。
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学习习惯的养成开始。经常召开新老生经验座谈会来营造学习氛围,由优秀的学哥、学姐向新生介绍学习心得和经验;成立兴趣小组、各种学习沙龙,建立“以老带新、以一对多”的助学模式,让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邀请专任老教师为新生解读学科特点、专业设置等方面问题,并充分展望就业前景和未来,以培养新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动力。
3.2 正确引导,逐步形成良好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在日积月累中慢慢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大学自主学习的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开展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素质拓展计划,并通过学期期中检查,期末对照总结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坚持。高职院校不少学生缺乏自律和自控能力,注意力不能集中,他们虽然也知道该怎么学,就是不能坚持。学校一方面要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训练,逐渐增强其自控能力,锻炼其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帮助和教师、班主任及辅导员的不定时检查巩固已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逐步帮助大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 端正教风,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每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风,而且要有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超前的意识,还要有奉献精神[5]。教师除了传授课堂知识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规划好人生等。
学校教务部门可以通过在班级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如学生上课情况,特别是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如有连续反映某教师较差的情况出现,教务部门和教师所在系部的领导应该第一时间找其谈心,劝其改正。同时还应不断改进现有奖惩和激励制度,将职称评定制度和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挂钩,对教风较差且屡教不改的,可以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业绩工资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从而达到扭转教风的目的。对教风较好的教师可进行表扬,鼓励先进。只有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才能逐渐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改变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
3.4 严明纪律,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在班级的管理上采用严格的赏罚制度[6]。当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讲话等违纪情况出现的时候,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予以制止,并对屡次违规者给予相应的处罚,比如迟到2次算旷课1次,旷课3次,不得参加考试,直接进入重修环节,只有这样,迟到、旷课的现象才会有所好转甚至根治。同时,把上课过程中学生的违纪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与任课教师共同管理效果才会明显。将平时的表现与学期结束考核挂钩,对于违纪的学生,如无故旷课、考试作弊、夜不归宿在评优评先时一票否决。
考风考纪教育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每逢考试必须加强诚信考试教育,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加强对教师的监管力度,客观公正对待学生考试成绩,坚决抵制“人情分”,以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对考试作弊者一律零分处理,不得参加补考,并给予纪律处分,以增加其考试作弊的成本,可以有效地改善学习风气。
3.5 文化育人,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文化育人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升内涵建设。通过举办积极向上、喜闻乐见且操作性强的文体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对高雅文化的鉴赏能力;通过组织学生投身社会活动、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感恩之心,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经常举办“学标兵、做楷模”活动,加大争先创优的宣传力度;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积极开展班际、系际的各类比赛,如“征文比赛”“专业技能比赛”“演唱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以赛促学,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社团组织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会、党团组织的纽带作用和向心力,组建学习型团队,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学习上来。
3.6 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实践能力
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要尽快建立教考分离制度并不断推向深入。教考分离制度,就是实行命题、监考、评卷的分离[7]。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基本杜绝学生替考现象,避免阅卷教师打人情分,对提高命题质量、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促进学生平时认真学习、树立良好学风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另外,学校应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考试最终成绩中逐渐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把考试最终成绩改成平时成绩、实践环节和卷面考试成绩的综合。加强平时的考勤,并严格按制度执行,这样,有利于减少学生旷课、开小差、期末考前搞突击的情况,让学生养成自觉爱学习的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改善学风。
4 结束语
学风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总之,学风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搞好这项工程的建设,就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学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科学的管理与思想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误区,学校、家庭齐动员,齐抓共管才是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1]刘德发,王坤钟,陈小明.高职院校学风影响因素调研[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41-42.
[2]贾新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97-98.
[3]詹新生.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析[J].职教通讯,2012(20):12-13.
[4]赵彦双.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20-21.
[5]黄祥源.对于高职学院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6-7.
[6]李秀梅.职业院校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130-131.
[7]任扬.论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体系的构建[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