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2013-08-15舒伟文
舒伟文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510520)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舒伟文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510520)
康复治疗技术是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成败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高职教育强调技能教育,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和本专业高职教育的特点,寻找更加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康复治疗技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强调技能教育,教学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中心,强调试验、实训和实习三个环节,改变传统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模式的不足。学生的实践教育由教师、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力争最大幅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服务区域市场需求。
〛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目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安排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场景中进行,由五大模块组成,分别是人文社科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能力拓展模块和(临床)实习模块。其中,实践课程、毕业(定岗)实习的课时分别占总课时的24.29%和32.33%,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总结了实践课程教学中的一点经验,介绍如下。
1 学生实践课程学习的特点和现状
1.1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艰巨性认识不够大学新生刚刚从应试教育解脱出来,普遍将大学学习生活当成“度假”,认为大学的学习压力可以稍微缓解,甚至认为大学学习“60分万岁”,只需在期末发力、死记硬背通过课程考试即可,其思维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未能充分认识到高职“技能教育”特色及培养模式。其次,大部分新生刚刚完成“走读生”到“寄读生”的身份转变,进入与室友“群居”的生活状态,突然面临需要自理一切生活琐事的囧境,可能顾此失彼,不能统筹好学习与生活的时间冲突,当意识到学习的艰巨性、进入实践课程时,已经落下大量的理论知识,更谈不上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学习。第三,部分学生对专业背景、就业方向等都缺乏了解。很多学生报考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源于父母的意愿或主流媒体对涉医专业的肯定,并非因为自己对该专业具有一定的兴趣,甚至不少学生是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这一强调专业背景、有较高综合素质要求的行业缺乏深刻了解,对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例如,缺乏与健康咨询者甚至是普通人沟通的技巧,缺乏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健康保健的能力,特别在康复治疗市场紊乱、市民高度缺乏信任感的环境下,可能面临群众的“刁难”,使学生在获取较详细的(隐私)健康资料上困难重重,从而影响学生实践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缺乏自信心。
1.2学生未能整合已学知识学习方法欠科学知识面和整体思维局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是以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理论、传统中医理论、中西医诊断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石的,并与中国传统的医、史、文、哲等相互渗透,还可能涉及到内、外、妇、儿科等医学知识。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汲取祖国传统医疗保健养生理论精华,突出中医特色,又要有机融合现代(中)医学的研究成果。
本专业实践学习强调的是,康复治疗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要求学生在面对咨询者时能整合已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向咨询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知识诊疗方案。但是,很多学生将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套用过来,粗暴地割断各学科之间的纽带,甚至早已忘记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最常见的是将精神养生法、起居养生法、药食康复法、传统运动康复法等养生方法孤立运用,不能做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不熟悉已学汤药的功效、配伍原则,更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指导康复治疗全程。以死记硬背为手段、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这些急功近利的心态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诊、导(医)基础思维的构建,更谈不上适应“和于人事、法于自然”,转换“预防未病、改善已病”的“生理-心理-社会”诊疗思维模式。
1.3理论学习时间短实践学习条件有限高职教育普遍实行“2+1”的教学模式,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仅有两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要在一学年内学完所有基础课,时间短、任务重,未能仔细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是普遍现象,更遑论在课外“猎”读各类人文哲学书籍。紧张的理论学习周期必然挤占本来就不多的实践课时。而学生在每次短短的实践课中,必须调动已学的多个学科理论知识,以应对需要大量信息的实践学习,不同于细嚼慢咽的理论学习方式,其学习难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实践课程教学的关键
2.1强调学习任务的艰巨性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应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实践,基础医学课是医学课程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课程初期、中期安排实践课,为学生创造直接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的巨大差别,进入角色转换,为下一步的实践、乃至毕业后正式工作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
2.2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不仅仅要教授学生掌握基本诊治能力,更要赋予学生人文情怀、培养良好医德医风,此时实践课程老师的言传身教远远胜于单纯的说教。老师采用仿真实训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临床见习(联系医院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模拟和校内实训等多种方式完成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时刻启发学生主动换位思考,理解客户(患者)的诉求,从疾病、病人、病人家属等多个角度以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来分析,从而提供更合理的养生保健方案;注意合理运用与患者沟通的基本技巧,改革“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2.3使用各种现代点到点通讯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对实践课程进行交流移动互联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反馈的模式及场所已经发生重大的转变。智能手机及各种平板电脑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各种获取教学反馈途径中发现,90后大学生乐于使用微信、微博等P2P(点到点)类APP,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并提出学习疑惑,尤其是部分课堂表现极其安静的学生,在虚拟网络上提问反而活跃,且愿意将学习交流成果P2P转发给其他同学,很快形成集体讨论的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利用这一平台,关注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出的问题,选择一些典型案例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在虚拟网络中合理引导学生,总结实践学习的收获,分享有效的实践经验、成功的实践成果。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弥补实践学习条件有限的不足。
及时总结学生实践课程学习的特点和现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的关键。因材施教,以问题为起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紧密贴近时代潮流,合理利用各种现代通讯工具保持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6.061
1672-2779(2013)-16-0078-02
苏 玲
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