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对《内经》寸口诊脉理论的发展※
2013-08-15钱会南
钱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
《难经》对《内经》寸口诊脉理论的发展※
钱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
《难经》作为中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建树颇多,纵观全书对《内经》气口独为五脏主理论的拓展,可谓特色鲜明,不拘一格。其原创思想彰显于承袭《内经》诊脉理论并创独取寸口之诊法,首创寸口分部,提出上中下三部与脏腑主病,阐发寸口异常脉象及预后推测,创建五色之与脉当合参之综合诊法,对中医脉诊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难经》;《内经》;寸口诊脉;运用发展
《难经》全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与《内经》堪称齐名的中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书以问答释难的体例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其中对于《内经》寸口诊脉理论既有继承发扬亦有创新的拓展表达,《难经》关于寸口诊脉的原创思想,是对《内经》气口独为五脏主之理论的发展与运用,对中医脉诊理论产生重要影响,至今研习仍有参考价值。
1 发挥《内经》诊脉理论 并创独取寸口诊法
《内经》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可谓寸口切脉理论的发端,如《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指出通过气口可以诊察疾病之虚实。《素问·五脏别论》提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问题,则是切脉诊病取寸口的最早理论探索,文中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为理论依据,侧重强调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气血之源。则胃气的盛衰直接关系五脏六腑之盛衰,故其变化可以反映于气口,初步说明了寸口诊病之原理。盖营卫之气源于中焦,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而胃气是脉气之根本。诚如《难经》十五难所云“四时皆以胃气为本”,以四时脉象重在观察胃气为根本,明确指出脉象是否有胃气,是切脉诊病应把握的关键之所在。
《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盖经脉营卫气血均会聚于手太阴肺经,故通过探察寸口之变化,则能了解全身经脉气血盛衰状况。《难经》的一难提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说明虽然十二经皆有动脉,而独取寸口则可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其原理在“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最能反映手太阴肺经情况,其搏动可以从寸口察知。于“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终始,此乃经脉之气运行之起始与最终循环相会之处,即十二经之朝会起止于手太阴寸
口,故诊脉之法“取于寸口也”,明确注明独取寸口脉,就能探察脏腑之气盛衰,此乃对《内经》切脉独取寸口原理的拓展与发挥。虽诊寸口的脉诊方法,是《内经》诊病的方法之一,而明确“独取寸口”,则是《难经》对其脉法的创新,因《难经》的详细论证和发展,完善了“独取寸口”的脉法原理,临床实践也证明,“独取寸口”诊脉方便实用,乃成为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作为中医诊病的主要依据一直沿用至今。
2 首创寸口分部 提出上中下三部与脏腑主病
《素问·经脉别论》提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的寸口诊脉原理,《难经》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运用,首创寸口分部并明确其阴阳属性。如《难经》二难云:“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此言与他篇“脉之大会”之意相通应,强调寸口切脉诊病之重要,且明确了寸口分部的原则及其阴阳属性。如《难经》二难认为“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在此以尺寸合阴阳,候察全身阴阳脏腑虚实,说明从关至尺内,为尺内属于阴,从关后到尺泽,属于尺部脉,属阴,故为阴之所治,而从关至鱼际,属于寸部脉,故为阳之所治,其阐发合诊脉实际需要,并结合阴阳学说的应用,尺部取其一寸,寸部取其九分,以合阴阳之数。故《难经》二难曰:“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如徐大椿所注:“而诊脉则止候关以上之九分,故曰尺内一寸,寸内九分”。可见,此乃《难经》继提出“独取寸口”后,又对取寸口部位等问题论证完善和发展,显现其学术上的独创性,也为临床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诚如张寿颐评价:“此章辨论寸尺阴阳,至精至密,确是《难经》独到之精诣,盖亦周秦以上,历圣相传之心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难经》十八难还阐述了脉法三部配属经络脏腑及主病,首次提出“脉有三部”之分,认为“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其原理在于“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故与此相对应之而云:“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滑寿解释注曰:“肺居右寸,肾居左尺,循环相资,肺高肾下,母子相望也。”说明上部指寸部,下部指尺部,并从母子关系阐发了脉之上部、下部分部的理论。正如《难经》十八难之结语所云:“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滑寿对此的注解也可谓深刻:“手太阴、阳明金,下生足太阳、少阴水,水性下,故居下部。足少阴、太阳水,生足厥阴、少阳木,木生手少阴、太阳火及手心主火,火炎上行,是为上部。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居中部,复生肺金。此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难经》讨论寸口三部与经脉脏腑的配合,既是对诊察脏腑疾病之切脉部位的确立,首次提出并论证其基本原理是依据经脉与脏腑相合,并遵循五行生克规律,按五行更替相生序次,配属左右寸口上下三部,其表述以寸关尺三部配置经脉脏腑脉位,此乃言《内经》之所未言,乃《难经》之首创发明矣。从中医学以五脏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看,《难经》寸口三部与经脉脏腑之配法亦具其独特意义。继《难经》之后,王叔和、李时珍、张景岳、吴谦等医家,对脏腑脉位的配合法,在五脏脉位方面均大致相似,仅在大小肠脉位有所不同,可见《难经》脏腑脉位的配合法影响之深远。
3 阐发寸口异常脉象及预后推测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通过脉象的长短、迟数、盛衰、细涩等描述,首次对临床病理脉象进行表达。鉴于寸口诊脉法的实际应用,《难经》三难论述了尺寸太过与不及的反常脉象。提出“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复有溢,有关有格”,从脉之太过与不及,阴阳相乘,复溢、关格,讨论了相关脉象的原理及临床意义。并言“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指出太过不及的脉象,乃人体阴阳失调的反映,如滑寿注:“过,谓过于本位,过于常脉;不及,谓不及本位,不及常脉,是皆病脉也”。《难经》之复脉、溢脉,则是脉象太过不及之极,并介绍若出现阴阳关格离决,则预后不良之推测。如滑寿解释:“经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以阳气不得营于阴,阴遂上出而溢于鱼际之分,为外关内格也。外关内格,谓阳外闭而不下,阴从而内出以格拒之,此阴乘阳位之脉也”。在此将阴阳相乘作为原因,内外关格作为基本机制进行了阐发。
《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难经》通过讨论“寸口脉平而死”的原理,着重阐发了原气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如《难经》八难曰:“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强调肾间动气,两肾中间所藏的动性之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天真本原之气,即命门原气。如果出现“寸口脉平而死”,此不良之预后的推测,是因为“生气独绝于内”所致,此所述之生气,即肾间动气者,五脏六腑依赖之以温煦与润养,十二经脉之气之运行亦依赖其推动,人体呼吸因之而得以纳气归原,三焦也因之其气的禀受与气化。肾间动气究竟为何?《难经》六十六难云:“脐下肾
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指出肾间动气就是原气,此气源于先天父母之精,生化于肾间命门。《难经》提出原气(元气)概念,尤其是对其功能作用和性质特征的描述,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气学理论,且《难经》对原气之论,则成为后世论及原气、元气、元阴、元阳及其与肾关系之论之发端。
基于原气与脉的密切关系,也鉴于《难经》提出寸属心肺,尺属肾命之部位分配的明确,因而候察尺部则演变为判断原气(元气)盛衰的重要方法,如十四难曰:“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脉有根本,人有元气”即此称元气(原气)为脉之根本,显然蕴含此深意。后世“脉贵有根”之说亦发源于此。所谓“寸口脉平而死”,则提出尺部脉绝,反映原气衰竭,故预后不佳。可见,《难经》开篇之三难为脉学之纲领,既有《内经》脉学理论之承袭,更有发展创新,诚如滑寿所谓:“此书首三篇,乃越人开卷第一义也。一难言寸口,统阴阳关尺而言;二难言尺寸,以阴阳终始对待而言,关亦在其中矣;三难之复溢,以阴阳关格而言,尤见关为津要之所。合而观之,三部之义备矣”。
4 创建五色之与脉当合参的综合诊法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首倡多种诊法综合应用诊病的原则。《难经》十三难则着重从五色之与脉当合参的角度,进一步说明脉色等诊察与五脏相关的机制,如经文云:“五脏有五色,皆现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并举例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当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阐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之理。即“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随之介绍运用五行生克乘侮原理,分析相胜相生关系,结合相关情况判断疾病预后,其基本精神强调了四诊合参的思想。
六十一难论述诊法,称谓:“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提出望五色,闻五音,问五味所欲,诊其切寸口,观察其虚实,则可推测病所在之脏腑病位。故滑寿注云:“以外知之,望、闻;以内知之,问、切也。神微妙,圣通明也。又总结之,言圣神则工巧在内矣”。可见,《内经》对诊法原理及方法是诊法的渊源,然而明确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将几方面相提并论,则首见于《难经》,此乃中医学四诊合参方法之雏形。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03
1672-2779(2013)-15-0004-03
杨 杰
2013-06-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77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