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40例
2013-08-15李晓培黄月丽
李晓培 黄月丽
(1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漯河 462000;2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 462000)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常伴有痛经或经量增多及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已成为妇科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式。本文系统性回顾分析了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疗效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我院妇产科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均经术前临床症状、妇科检查与B超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年龄28~48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3~10年,平均4.5年。均以痛经、月经量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痛经者32例,占80%;月经过多、经期过长者24例,占60%;同时存在两种症状者20例,占50%。不育者,2例,占5%;其他均为经产妇。妇科检查:子宫增大38例,占95%。全部病例无肝、肾功能异常,无凝血机制障碍,无生殖系统肿瘤及近期严重感染史。
1.2 手术方法 应用BBT-RF-C妇科射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连接好电极板,将仪器功率参数预设为30~40w,继而消毒外阴,铺无菌孔巾,窥器暴露并消毒宫颈、阴道,钳夹宫颈前唇,宫颈旁注射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腹部B超引导下,探查宫颈内口及宫腔深度,连接自凝刀,开始治疗,从前壁宫底向宫颈方向均匀移动,向宫底送刮匙时关闭开关,凝刮宫腔2周,使子宫腔内各处内膜均凝固变性,且气化宫腔,治疗结束后B超示子宫内膜强回声光斑厚度10~13mm。
1.3 护理 术前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解除其担心恐惧心理,缓解紧张情绪,提供相同病种手术成功病例的资料,耐心解释手术必要性、手术概况、注意事项及配合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度过心理调适期。术后注意会阴部清洁,禁房事2个月;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予缩宫素肌注3~4d促进子宫收缩。
1.4 术后随访 术后1、3、6个月复查妇科检查、血常规及妇科B超,了解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有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以治疗后1、3、6个月的痛经、月经量及B超复查结果为依据。痛经评分:采用口述评分(VRS)法进行疼痛程度评分。0分 (正常):无疼痛;1分 (轻度):疼痛可忍受,正常生活不受影响;2分 (中度):疼痛不能忍受,要求使用镇痛药,正常生活稍受影响;3分 (重度):疼痛难以忍受,必须使用镇痛药,睡眠受严重影响。VRS评分0~1为痛经缓解。月经量的评估[1]:采用PBAC法,PBAC评分超过100视为月经量>80 mL,诊断为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及经期以两次月经第一天之间的天数及实际出血天数为准。子宫体积[2]:由专业专人用同一B超机器测量子宫的三维径线,按照椭圆体的公式计算。
2.2 术中情况 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平均为 (27.5±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5.2±1.5)ml。术中32例出现轻微下腹胀痛,未特殊处理,自行缓解。8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出冷汗、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经0.1%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吸氧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2.3 术后情况 本组患者术后不同程度感下腹部坠胀痛、腰部不适,对症治疗后缓解。7例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经止血处理后,5天出血停止。4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持续时间最长30天,未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穿透、大出血及其他脏器损伤以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2.4 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均随访至6个月,32例痛经患者中,20例痛经症状消失,8例痛经明显减轻;24例月经紊乱者症状明显缓解,16例经量经期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例不育患者中,1例正常妊娠,母儿均未见异常。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妇科彩超。与治疗前相比,子宫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13.82%、21.92%、32.65%。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由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生长所致,所以子宫腺肌病虽为良性疾病,却存在局部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行为。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与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密切关系[3]。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不育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而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切除术是主要方法。子宫腺肌病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患者可试用孕三烯酮或GnRH-a来缓解症状;子宫切除术往往也只是病症严重、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年龄较轻、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只做病灶挖除手术即可,但因创伤大、不良反应较多,而且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理,多数患者不能完全接受。
射频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频率的交流电磁波通过治疗电极导入组织,产生生物热,当局部温度超过45~50℃时,引起组织细胞蛋白凝固变性,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变性坏死,达到治疗目的。近几年兴起的射频消融术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过程中,因其创伤小、费用低、不良反应少,不失为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可选择的微创技术,并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该研究表明,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经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后,近期症状大多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时痛经、月经量改善率分别为94%、99.9%,子宫恢复良好,总体治疗效果良好,均无不良并发症。因此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少,可以在临床推广试用。但其远期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1]燕忠生.中医药对放射性局部损伤的防治作用[J].中医杂志,2006,47(8):630-632.
[2]骆和生.中药与免疫[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2-92.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