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记者采访技巧

2013-08-15衣方杰孙爱娜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对象技巧

□衣方杰 孙爱娜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山东 临沂 276000)

许多新闻界的老前辈对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的采访环节都有过非常精彩的言论。穆青同志说,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安岗同志说,到基层看形势,脚底板下出新闻。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段存章以自己多年的新闻经历总结说,在改革的时代,开放的时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带来思想方式的变革、千百万人心灵深处的变化才是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经常、最大量地变就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之中。为此,提倡记者下“大海”,到“深水区”采访。努力采写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稿件。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采访尤为重要。如何采访到有用的内容?如何与被采访者打交道?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注意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记者掌握一定的新闻采访技巧。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运用的一种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记者获得新闻材料、获得新闻事实的一把“钥匙”。

当然,新闻采访并无定法,不同的记者有着不同的采访技巧,因此采访时也要因人因事而异,手法会不拘一格,实时变化。但是,总的来说,记者在采访中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或艺术。

采访前:做足准备

要熟悉采访对象。记者熟悉采访对象不是从和新闻对象见面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从一些文字材料和其他形式的间接介绍中熟悉采访对象的。

要准备采访问题。采访前准备问题目的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采访对象提供更多的采访素材。记者在设计采访问题时,如果只是简单的问,并不考虑采访对象是否有兴趣回答,怎么回答,回答的问题是不是你需要的,就会不得要领。准备采访问题最好是换位思考,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检验一下准备的问题,看看你听到这些问题会怎么回答,这些答案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提前要搜集与采访相关的资料。记者采访新闻事件与采访新闻人物有所不同。记者采访新闻事件是为了报道事,不是报道人;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现场采访一些知情人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事件。这些被采访的人并不是读者关心的重点,他们的目击事件才是读者想了解的。而新闻事件有它发生的原因、背景、社会影响,这些也是读者想关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新闻现场知情人设法告诉读者的,需要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所以,记者采访新闻事件前的案头准备还应该包括搜集与新闻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其他内容。

采访中:应变灵活

记者提问技巧包括内容很多,提问技巧是衡量记者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这些技巧是要靠记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用心体会,反复实践才能掌握的。提问、追问、设疑是三个常用技巧。

方式灵活。记者采访与陌生人、陌生环境打交道,在有限的时间内彼此从陌生到相互交流,是通过提问完成的。记者首先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是察言观色,把握提问时机和提问方式。甚至提问时记者的语气把握,也是采访成败的关键。

穷追不舍。提问有了开头,只是采访有了好的开端。怎么把谈话引入正题,达到预期的采访目的,并且将问题问深问细,记者还得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追问。

巧妙设疑。为采访不被拒绝,记者故意隐蔽语言动机,借别人的话刺激采访对象,引出他急于“解释”、“解惑”的愿望。或话中有话,设置悬念,勾起采访对象强烈的好奇心、解迷欲,都是采访提问的一种设疑。

采访提问的技巧,说到底是记者的一种应变技巧。如果采访对象配合记者,记者当然高兴,可以顺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个问下去。如果采访对象对记者的提问不感兴趣,不愿意回答,或者即使回答,回答的内容记者也不满意,提问就要灵活把握。

要善于观察和倾听

观察,就是记者用自己的眼睛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一些细节获取信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还要善于观察被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及时调整话题内容,学会捕捉细节,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倾听,也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方法。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感,让对方打开话匣子,并在对方的叙述中找到新闻的亮点。当对方显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记者可适时地说几句安慰、鼓励的话;当对方由于愤怒、悲痛等原因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可用温和话语疏导对方焦虑的情绪;当对方叙述不清又急切想让记者理解他的意思时,可帮助他梳理思路,使谈话顺畅。

采访不到第一主角时,可以采访周边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邻居等熟悉他的人。通过多个渠道、多个方面进一步了解被采访者,只有掌握大量的事例材料,才能在随后的写作过程中有所分析、选择,让新闻作品更真实、丰满。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作为记者职业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访一定要讲究技巧、方式、方法。一名优秀的记者,要运用好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必须加强学习,关心政策,视野开阔,眼光远大,知识广博,阅历丰富,并具备纵横驰骋的思考能力和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这就要求记者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时时将自己处于采访的环境中,事事留心,勤于积累。只有这样才能采访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对象技巧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指正要有技巧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