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本真追求
2013-08-15李政淼邵世炎李晓凤
☆ 李政淼 邵世炎 李晓凤
(1.富阳市永兴学校中学部,浙江富阳 311400;2.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富阳 311400)
一、问题的提出——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热点讨论说起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刊发了《信息技术课程将向何处——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反思》一文,此文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时期:如果我们不准确定位课程目标、不对教材教法进行合理的改革,它将面临消亡的危险。[1]此论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杂志又在第11期开设专栏“何去何从——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再思考”,众议“信息技术课究竟该不该开”。[2]为什么不少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会对课程的未来发展忧心忡忡,不知路在何方?“课程消亡论”为什么几度升温?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仍无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踪影,即国家层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鲜有“动作”和建议,几乎处于“真空”的状态。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实践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例如:校长、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但是不喜欢信息技术课;“软件培训班”式的教学痼疾依然广泛存在。那么,如何重塑信息技术课程旺盛的生命力?破解“课程消亡论”的症结又在哪里?作为一名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笔者认为,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去思考:到底这门课对学生的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如此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就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怎样上的问题,即追求什么样的教学的问题。而且,我们的这种教学追求能够真正让信息技术课程焕发出内在的生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我们真正要追求什么
(一)追求生活的存在:基于生活为生活而教
“只见技术不见生活”的教材比比皆是,“只见技术不见人”的教学也屡见不鲜。人是在生活中存在着的。翻开信息技术教材,我们可以追问:承载信息技术的教学材料是不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走进信息技术课堂,我们可以质疑:技术的学习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多大的意义?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3]陶行知先生也极力主张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4]如此看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产生真正的生命力,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存在。
1.素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
尽管信息技术知识是固定的,但承载技术知识的学习素材可以是人性化和生活化的。[5]要想调动学生持续学习的激情,教师一定要“二次”开发“教材”,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范例中去。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其学习就有了真正的原动力。例如:笔者在执教《文本框的应用》一课时,恰逢暴雨袭击富阳近一个月之际。暴雨给富阳人民的出行、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笔者巧妙地利用报纸上的“图文”报道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同理心”将文本框的应用无缝地融合到制作一张主题为“暴雨来了,我们怎么办”的宣传海报之中。学生在鲜活的生活素材中学习知识与技术,其直接效果就是教材上生硬的技术操作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无形地消融了。
2.技术学习服务现实生活
学生学习知识与技术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但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知识与技术是为生活服务的。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术不适合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些知识与技术是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真正“保存”下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去,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Word知识为老师制作一张个性十足的电子课程表,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Excel知识制作一张家庭消费情况的统计图并加以分析(用图表语言说话),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PowerPoint或Flash知识制作一个家庭成员的电子相册,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Photoshop知识为父母制作一张标准证件照……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当知识技术与生活建立事实性或实质性联系的时候,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才真正发生,其价值才得以真正彰显。教师应该很清楚,教材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内容,它只是我们教学的载体,教材中的很多案例素材也并非为特定的教学内容量身定做。我们要读懂教材更要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因为知识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笔者极力主张任务设计“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才是真正的“活”教材、“ 活”实践和“活”教育。
(二)追求技术的内核:走出为技术而教技术
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Flash、FrontPage……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技术的力量,散发着技术的味道,弥漫着技术的信号。但是,除了这些技术本身,课堂上还有些什么?我们一直在教这些技术,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可以追问,当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是不是一味地注重了技术本身而非技术本源,是不是过多地注重了“固态”技术的再现而弱化了“动态”技术的延伸?如果是,学生习得更多的将会是“固化”了的、与“最新”技术有距离、与实际应用有“鸿沟”的技术,而不是隐藏在技术背后“有持续力”的思想内核与价值存在。技术日新月异,教师教得完、学生学得尽吗?是不是该思考如何“走出为技术而教技术”了。
1.跳出技术本体的圈囿
教师不仅要教技术本身,更要关注技术的思想内核。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此理念的支撑,学生对技术的学习将会停留在技术的表面,将会在技术“相通性”的理解上搁浅。例如:学生在初学Photoshop“图层”概念时为什么会在“思维链接”上受阻?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一般说来,学生在学习Photoshop之前已经学过了 Word或 PowerPoint,而 Word或 PowerPoint本身就渗透了“图层”的思想(“衬于文字下方”、“上移一层”等)。如果教师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将“图形衬于文字下方”这一技术本身,而不去挖掘文字与图形或图形与图形各种“层”的叠加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质相同的另一技术时是难以做到理解互通的,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学生是难以有自学信息技术的持续“力”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走出技术的具象形态,与学生分享技术深处抽象无形的思想内涵。
2.突破技术迁移的藩篱
对学生来说,为什么在技术和问题之间总存在一堵厚实的墙?为什么难以用所学的技术去迎接新技术的到来?从某种程度上讲,造成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是教师过多地关注着技术的自然状态,较少地关注技术真正的价值存在。例如:Photoshop中的“色相/饱和度”命令,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阐释该命令是如何调整图像像素的色相、饱和度及明度的,更重要地是要剖析该命令存在的意义:它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笔者相信,如果教师范例解读了“色相/饱和度”命令可以用来“替换照片中人物衣服颜色”的实质,那么,学生就会用该命令解决“去照片人物的红眼”、“给照片人物染发”、“让照片人物的牙齿变白”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其实,教师在课堂上真正要做的是架构技术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即各种问题情境,以此让学生践行技术的应用要义,使学生把“变化”着的问题归纳为“同一”的技术存在。
技术本身固然重要,但若缺少它,我们可以补充之;技术思想与价值更加重要,但若缺少它,我们已有的技术本身将会因时因事而“遗失”。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即使授之以渔也是不够的,我们要引领学生树立“渔”的思想,即要引导学生在心中构建“渔场”。对信息技术而言,“渔场”就是数字化技术内隐的思想价值系。开启这种思想,走出为技术而教技术,是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终极之路。正所谓:“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能力,一流的教师教思想。”[6]
(三)追求文化的创生:站在技术之上为“生命力”而教
不管是“常态”的信息技术课,还是“精心”准备的优质课或公开课,我们时常发出这样的质疑:“这课上得还像信息技术课吗,是不是少了些应有的味道”。那么,信息技术课的“味道”又在哪里呢?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除了要崇尚“技术深处的思想内核”以外,还要构建特有的信息技术文化。这种“文化”是表现信息技术课堂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造就信息技术课程生命力的核心元素,是基于“信息”和“技术”融合而成的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所以,知识也好,技术也罢,它们终究只是课程思想与文化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总是停留在这些具体的“形”上,而应站在“形”之上,培养学生终生受益“永具生命力”的资源意识与信息思维。
1.资源分享的交流创造
据笔者调查,以富阳市为例,在近92%的信息技术课堂上,网络是不开放的,即使开放,它的很多功能(如QQ等)也是受限的。原因是教师们担心学生不良行为的滋生、课堂教学难以管理。事实上,网络的断开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课堂独特的元素消失了。QQ(群)、博客(群)、威客、E-mail、搜索引擎、BBS……这些可以让资源分享无处不在、思想交流时刻碰撞、信息思维得以拓展的平台“沉没”了。其实,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资源分享者的同时,更应该成为积极的、负责任的资源创造者。否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教学将有愧于这个时代,我们的学生将被淘汰于这个时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windows+office+“名存实亡”的网络之上了,它应该更丰富更多彩更先进些。例如:我们能否让学生体验“网络之家”(博客)的温暖,使学生“另存”一个心灵的港湾;我们能否让学生建立自己的合作小组QQ群,使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更为便捷;我们能否也让学生成为“威客”的一员,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充分地展现出来以创造财富……如果真能如此,学生受益的或许不是知识技术的更多而是其更远!
2.信息思维的自觉生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面对具体的疑难问题时,第一反应应该是在信息环境中寻求帮助。如果不能够选择最佳的途径(包括互联网、图书馆、教师、同学等)去获得这些帮助,更谈不上如何(比如:信息的甄别、选择、加工与合法合理的应用等) 才能够获得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这说明他的信息思维尚未生成。事实上,只有当学生的信息行动(比如收发一封电子邮件)成为自然而然的需求时,才表明他的信息意识与思维已经自觉生成。例如:“登录”、“搜索”、“下载”等。那么,培养学生“信息思维自觉”的教学追求如何才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以实现呢?我们可以从“问题解决”教学法入手。笔者将“问题解决”分解为“定主题(联系生活)-找策略(搜索引擎)-取资料(获取信息)-详阅读(理解信息)-会评价(鉴别信息)-共构建(构建知识)”六个步骤,学生可以通过这六个步骤完成某个问题的解决。以Photoshop“去照片人物青春痘”教学为例,学生正是在利用搜索引擎获取PS去青春痘的N种方法(目前已探索出六种)并将其充分理解再付诸实践加以检验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信息思维得到强化的。我们相信,在有意识地“问题解决”的教学熏陶下,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与技术的合法、合理应用上升为信息思维的自觉行为。
资源意识和信息思维绝不能代表信息技术文化的全部,只不过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罢了。当我们站在技术之上俯视技术的时候,应该不断地追问:信息技术教学究竟要留给学生什么?留给学生生命永恒的东西又是什么?这才是我们教学时应思考的本质问题或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结束语
孔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追求仅仅停留在对信息(知识)与技术的浅层次理解上,正如孔圣人所说,学生将无所得矣。事实证明,生活永远是最丰富、最实践、最本真的课堂,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容忽视。如果我们追求信息技术的思想内核,站在技术之上,为学生“永恒不变的东西”而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教,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学科价值和独特魅力将更为彰显。回归到信息技术“课程消亡论”,相信我们的理解将更为理性、“成熟”。
[1]赵伦宙.信息技术课程将向何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4):32-33.
[2]王继华等.众议“信息技术课该不该开”[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1):9-11.
[3]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76.
[5]李政淼.谨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四条“歧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11):81.
[6]李桂荣.教育学人的生命情态与育人情怀[J].教育科学研究,201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