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康”目标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2013-08-15王德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王德蓉

(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 1000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0 多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明确把实现“小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回顾这一战略目标提出的背景及其发展历程,分析其内涵不断扩展的原因和推进过程,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党是怎样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正是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个重要的理论观点。

一、新时期“小康”目标的提出及其背景

新时期“小康”目标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逐渐摆脱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的影响,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 年这一任务又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强调要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1958 年的“大跃进”,出现了建设与生活、工业与农业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党和政府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对如何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P439)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说明当时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它所体现出的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更对后人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1975 年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又重申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要求第一步目标在1980 年以前实现,第二步目标在20 世纪内实现,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可以说,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符合我国长远利益,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也被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所公认,然而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2](P817)而我们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也缺乏始终一贯的科学认识,使得这一目标在实现的速度上超越了当时的国情国力。同时,对于究竟什么是现代化,也并没有清晰的表述。社会主义建设要继续向前推进,要求我们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新时期“小康”目标的提出也是我国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实践进行了全面反思,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现代化的进程问题。在他看来,新中国建国三十年来,不论农业方面、工业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耽误了时间,生产力的发展太慢”。[3](P311)邓小平就此曾尖锐地谈到:“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 ”[4](P10-11)有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虽居于世界第8 位,但仅相当于美国的9.7%、日本的24.3%、德国的30.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300 美元,在所统计的125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02 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居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下降。[5](P429-430)

因此,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随着我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基本政策,人民群众对于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日益迫切,促进发展的任务紧迫地摆在我们党面前,必然要求我们党提出一个能够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

1978 年底和1979 年初出访日本和美国所亲身感受到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以及一份国外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材料中列出的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数十倍的差距给邓小平以极大的触动,他认识到要使我国达到现代化发达国家的水平,不是短期内所能做到的。为此,邓小平在1979 年10 月4 日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降低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就是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也得很好地抓紧工作,要全力以赴,抓得很细,很具体,很有效。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讲空话是达不到的。”[3](P194-195)这段话不仅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党对现代化标准的客观认识。

那么,如何给这个“降低”后的目标以概括和定位,从而勾勒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呢?邓小平选择了“小康”这个在我国有着悠久文化传统,而人民群众又喜闻乐见的词汇作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的表述。1979 年12 月6 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了“小康”这个名词,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3](P237)我们知道,“小康”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的社会理想,更是千百年来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如今邓小平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概括出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反映出我们对基本国情认识上的深化、对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也拉近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对亿万群众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它用通俗的语言向亿万人民群众表明: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小康”目标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扎实向前推进的客观要求。实现“小康”亦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摆在第一位的任务”。

二、“小康”目标内涵的不断扩展和推进过程体现了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要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就必须认识和驾驭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同时,需要不断对实践进行深入研究,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工作。在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这个重要问题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国际标准,邓小平同志逐渐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小康”目标和战略部署。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从改革开放的实践出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思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实践中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阔步前进。

(一)邓小平建立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小康”目标在内涵上的丰富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关于“小康”目标的有关论述和概括中,“翻两番”、“人均八百美元”等包含有明确数量指标的概念成为其代表性词汇,这不仅说明当时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发展经济,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愿望。

比如说,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行确实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形势出现前所未有的好转,但是1979、1980 两年,由于上了很多大项目,基本建设战线太长,结果连续出现财政赤字,物价上涨,经济运行出现了很大困难。邓小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小康”目标的标准作了调整性的说明,1981年5 月他指出:“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6](P187-188)

1982 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984 年以后,邓小平明确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就是:“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4](P54)

随着改革开放顺利向前推进,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发展很快,像苏州等地在1982 年已经达到了工农业产值人均八百美元的水平,人民的基本生活、住房、就业、教育、精神面貌等发生很大变化。而从1984 年到1988 年,我国国民经济也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展现出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这给邓小平以新的启示,他开始强调建立小康社会不仅仅限于经济和生活指标,而且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国防在内的全方位的发展概念,从而丰富了“小康”目标的内涵。也正是在建立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应强调经济的发展,但更要重视发展的全面性。为此1987 年党的十三大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应该指出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分阶段来实现,因此,也必须有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这是我们历经艰难探索、在实践中得到的深刻经验,它集中反映在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的思索过程中。

邓小平较早地考虑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步骤上分三步走的构想。他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4](P251)根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7](P16)这个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对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分阶段实现现代化思想和两步走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成为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团结奋斗的基点和前进方向。

由此也可以看出,“小康”目标的实现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意义,邓小平曾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指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3](P416-417)事实证明,“小康”目标的提出及其实践过程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邓小平在提出现代化建设的“小康”目标和战略部署的同时,也多次指出搞现代化建设要“量力而行”、“欲速则不达”、“步子要稳一些”,并随着实践的变化和发展调整发展目标的内涵和步骤,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划分更加明晰,发展蓝图趋于现实,战略规划更加具体可行,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愈加深刻了。

(二)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极其严峻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克服重重困难,奋力发展经济。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49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较1980 年的4770 亿元增长134.7%,翻了一番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从而顺利完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完成,实现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1991 年建党70 周年之际,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江泽民同志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8](P152)并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

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解决了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此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95 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5765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 年的4.3 倍,提前5 年实现经济总量比1980 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为了增强改革和发展的预见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鉴于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 年提前实现,需要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出了到2000 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两番这一新的更高目标。1997 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079 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 年的四倍多,使得这一目标提前得到实现。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总结了改革开放近20 年的最主要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系统化,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并提出到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要“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这个历史任务。

事实上,到20 世纪末,邓小平所提出的“小康”目标已经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情况加以解释和确定。根据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在发展的质量上有所作为。也就是说,发展不单要反映出数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体现为质量上的提高,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局势呈现出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特征,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更带来严峻的挑战。从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仍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需要党适时提出一个鲜明的阶段性目标。在思考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时,江泽民同志指出,小康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可以赋予其丰富的内涵,这有利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甚至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为此,在2002 年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9](P54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质量上提出了更多要求,并将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具体的目标之一,同时淡化了包含数字表征的发展目标。这个奋斗目标是在实践中取得的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新成果,与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相比,有着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与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是统一的。江泽民同志还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同江泽民同志“小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20 世纪90 年代,江泽民同志就对实现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三步走”战略部署中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对我国到2010 年、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这三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展望,形成了“小三步走”发展战略,这就是:“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0](P4)党的十六大又对21 世纪的头二十年作出了具体战略部署,这不仅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第二步战略目标直接衔接,根据新的实际体现了邓小平关于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也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及其战略部署的提出,不仅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超的政治领导艺术,也再次说明,经过20 余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增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调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要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变化、科学判断我国国情和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这三个重大课题,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从国际环境看,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经济实力虽然得到显著增强,但是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改革面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面对更多挑战等等。实践提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科学的回答。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通过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比过去更加深刻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还不够协调,要进一步关注民生、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重视的是提高发展质量的问题,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深刻认识。

党的十六大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顺利推进,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七大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可以看出,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是对党的十六大目标的补充和充实,总的来说比党的十六大目标更高,要求更严,尤其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这个新要求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布局明确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2年11 月8 日,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对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 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补充、完善和深化,从而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目标和战略规划。这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的形成说明我们已愈加重视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着力解决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问题,反映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这就使“小康”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提出,既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不断增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

总之,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阶段。

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本质要求:与时俱进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康”目标内涵不断扩展的过程,以及伴随这个目标而提出的“三步走”、“小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充分向世人说明: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探索、认识、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这个历史任务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而与时俱进则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本质要求。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一成不变和干巴巴的教条,变成了简单的说教,脱离了群众活生生的实践,那就不会有说服力,也就会丧失生命力。”[9](P87)与时俱进的“时”包含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时”,就是时代、时机,也就是说,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把握时机、把握机遇;二是“实”,即实际、实践,就是根据客观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来发展我们的理论成果;三是“是”,也就是事物的规律、本质,即我们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事物固有的客观规律的了解和把握上。只有根据时代、实践、规律的发展逐渐深化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坚持与时俱进,就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正确回答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等问题。也正是由于坚持与时俱进,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伊始强调经济发展到今天提倡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从强调发展的数量、速度到重视发展的质量、效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见证了这一认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全过程,而现代化建设“小康”目标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正是这一过程的生动体现。

应该强调的是,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成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艰苦奋斗、加强学习、勤奋工作、加强团结。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1]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吕书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江泽民文选: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江泽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江泽民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