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传播:技术、文化和治理

2013-08-15付玉辉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维度人类发展

文|付玉辉

2013年,大数据成为信息传播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此前,人们谈论更多的是数字而非数据。但是随着大数据浪潮的兴起,人们愈加认识到数据和数字的本质区别,认识到小数据和大数据的本质区别。而要对大数据传播的技术特征、文化观念和治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则需要在基本层面上形成关于大数据发展的基本判断。

维度之一:大数据技术观

大数据意味着什么?从技术维度上看,大数据意味着和人类历史、现实和未来相关的、具有全体性、混杂性和相关性特征的海量数据及其所蕴涵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大数据的形成基础是新一代的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社会化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在大数据发展方面,可以说,其技术网络环境已经基本具备。而大数据传播,则是在大数据的技术、网络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数据化人类交往的总体面貌。对于大数据传播而言,其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人类社会数据化进程是否能够顺利推进。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网络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在文字、方位、历史和交往等方面的数据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为大数据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而在大数据的技术、网络、市场和产业的基础之上,还将必然衍生出大数据传播的文化观念和治理模式。所谓大数据传播文化,其实质就是要重视大数据资源,依托大数据工具,按照大数据思维的内在逻辑所形成的主导性文化。所谓大数据传播治理,其实质就是要依托融合的高新信息传播技术环境,在大数据传播基础之上形成更具开放、互联、移动、高速、泛在、云端、物联等特征的传播环境和治理体系。大数据传播治理模式对于提升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

维度之二:大数据历史观

回望历史,历史是一行行文字,历史是一卷卷史籍,历史的真相掩藏在文字和书卷之后。展望未来,历史则是一个个数据,是海量的相关关系,历史的真相掩藏的数据之后。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数据的透视方法关乎历史规律的探寻和呈现。而大数据的历史观,就在于要在大数据的视野中了解过去,塑造当下,预测未来。大数据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其具有创造新的历史方法、明确新的战略框架和构建新的社会秩序的可能性。

简而言之,大数据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工具。对于大数据而言,首先要沿着技术维度有所创新,有所超越,然后,沿着市场、产业、文化、治理等层级逐渐确立大数据发展的战略架构。大数据历史观的要义在于在大数据的视野中重新审视和构造历史认知的空间和场域。

维度之三:大数据标准观

大数据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为人类交往确立了新的纪录、归纳、分析标准。中国古代的时间刻度,是时辰,是“日上三竿”,是“一袋烟的工夫”,是模糊的时间体验。而西方现代的时间刻度,是小时、分钟和秒。随着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进程,中国文化放弃了自身的舒缓悠闲的时间体验,接受了分分秒秒的更为精确的时间体验。中国古代的历史间隔,是王朝的年号。中国历史的长度,被排列为一个又一个皇帝、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序列。西方的历史间隔,则被统一为公元纪年式的一个又一个连续不断的阿拉伯数字。自1949年以来,中国采用了公元的纪年,在时间体系上进一步融入了世界的标准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大的时间标准,还是小的时间标准,中国社会都和外在世界进行了影响深远的对接。

大数据的发展,意味着一个社会将经历从开放市场到开放数据、从经济安全到数据安全的深刻变化。大数据的发展,还将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新标准的形成。从这个角度看,大数据关乎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因此,中国在大数据发展方面应该尽快参与到确立大数据发展游戏规则的进程中去,进而把握大数据发展的主导权。

维度之四:大数据发展观

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大数据是一个重要机遇。从这个方面上看,大数据发展关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而只有突破大数据发展的障碍和束缚,才能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创新发展进程。笔者认为,大数据发展的指向是大数据传播治理及其在此基础之上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水平的提升。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将沿着信息—知识—智能的逻辑线,从信息时代过渡到智能时代。以智慧城市的建设为例,即可看出大数据治理再来推进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发展意味着大数据将可能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传播动力学将成为信息传播领域的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

从电报到电话,从手机到互联网,中国的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紧紧追随着世界的脚步。这一段路程虽然追赶得辛苦,但中国总算没有被这辆飞驰向前的信息传播技术快车抛下。对于现代中国发展来说,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会,此后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大数据莫不如此。这些机会,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而言,都意味着一个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赢得主导或超越的切入点。

维度之五:大数据权利观

大数据并非冰冷的数据,而是和人类交往、人类生活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因为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认知和把握潜藏在大数据中的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因此随着大数据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形成,人们将在社会交往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因为有了大数据诞生的技术环境和被赋予了传播权的传播主体,大数据才得以海量涌现。可以这么说,大数据因人类交往而诞生,也应为人类交往而服务。在大数据发展领域,大数据传播的主体是人,人应成为大数据的主人,而不是大数据的奴隶。

大数据赋予人类交往以新的自由空间,但是人类交往中的大数据权利却并非天然得到保护。对于人类交往而言,如果不能安全航行于大数据浪潮之上,将可能被颠覆于大数据浪潮之下。虽然大数据的诞生出自于人类交往,但是由于大数据的传播特性使然,大数据的使用权却往往和普通的大数据提供者相隔甚远。普通的大数据提供者虽然对大数据拥有一定的权利,但是大数据潜在价值的开发和使用却未必和普通的大数据提供者有直接的关联。在此背景之下,大数据使用者和开发者所肩负的责任则更为重大。

维度之六:大数据安全观

隐藏在大数据之中的人生痕迹和人生规律,如果被大数据使用者和开发者不恰当地使用,有可能给具体人生或公共利益带来侵扰或损害。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受到数据独裁行为的干扰,那么其在大数据方面的权利将受到侵害。如果一个国家在内部管理和国际事务方面丧失了大数据管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那么其国家安全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涉及大数据安全的大数据独裁和大数据霸权等问题随即产生。

大数据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出现,既为人类交往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人类交往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大数据发展关乎人类交往的安全。为此,在最大限度开放数据的同时,人类应该为大数据传播和管理设立安全屏障,以避免数据独裁和数据霸权现象的产生。从宏观方面看,大数据传播安全,意味着大数据传播环境下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感。从微观方面看,大数据传播安全,意味着大数据传播环境下公民个体的安全感。开放数据和数据公开有着本质的不同,开放数据意味着更大范围的数据开放和共享。对于大数据发展来说,是沿着开放导向前进,还是沿着安全导向前进,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维度之七:大数据战略观

大数据传播意味着人类交往的新方向。大数据之中隐藏着单个生命的数据轨迹和人类交往的未来方向。只有深刻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才能更为自信地沿着历史或技术逻辑所显示的方向前进。在这方面,大数据传播有着独特的意义,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关于未来的答案。由于大数据传播关乎未来,因此确立大数据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显得至为重要。

在大数据发展进程中,不管是基础电信运营,还是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者创新型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大数据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客观来看,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都是大数据产生的重要平台,以上领域的运营者也是大数据产生的重要主体。在大数据发展的进程中,信息传播领域的运营者是力争成为大数据运营的主人,还是可能成为大数据运营的边缘,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看来,在大数据运营阶段,仅仅固步自封而不及其余,前途也未必光明。选择怎样的战略以赢得更为有利的发展位置和发展空间,将成为大数据发展阶段和大数据竞争布局中的首要问题。

在大数据发展方面,先发战略和后发战略的效果也将甚为鲜明。大数据后发战略将成为大数据思维落后者的战略。如果在大数据发展领域没有成为领先者的可能,那么所得到的只能是跟随者的有限发展空间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危机感。2011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政策建议,指出大数据技术蕴含着重要的战略意义。2012年3月29日,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并协调政府在大数据领域的2亿多美元投资。《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提出,应当通过对海量和复杂的数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中获得真知灼见,以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对于中国而言,大数据战略的确应该和国家崛起、民族复兴战略相互协调起来。目前,已有论者提出,应构建中国的大数据国家战略,提出成立大数据治理委员会或大数据管理局的设想。由此看来,大数据治理体系所涉及一系列的原则、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而这都意味着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在大数据治理的基础之上,还应形成大数据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协商体系,该体系的形成对于全球治理而言,将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维度之八:大数据批判观

当前,在关于大数据的认知中,许多论者言必称“大数据时代”,或者“大数据革命”。但大数据是否意味着新的时代或者新的革命,仓促结论还为时过早。在大数据发展领域,如何找寻大数据的平衡态,避免大数据发展中的极端倾向,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既要在大数据发展领域获得主导权和话语权,又要顾及到大数据和其他信息传播技术发展领域的关系和结构,从而避免大数据发展的失衡现象。

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大数据不是唯一方向,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一切。不管是数据挖掘还是机器学习,所关注的主要是被数据化的人生和社会状态,以及是数据背后所掩藏的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然而纷繁的人类社会和复杂的人生状态却并非数据所可以穷尽。人生的几多喜怒哀乐,几多诗情画意,是否都会被大数据重现或解析呢?大数据再大,也只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只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投影,并不等于全部的世界、全部的人生。因此,有必要认识到,在大数据的热潮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生命的轨迹和人生的温情值得关注。大数据传播为人类传播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子,但是人们不应该因为这扇窗子的打开而忽略其他方向的风景。既获得新的传播自由,又注意规避新的传播风险;既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又避免在发展中失去应有的平衡,这应成为大数据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应然的警醒。■

猜你喜欢

维度人类发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人类第一杀手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