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3-08-15袁伟,高向东,徐麾飞等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的实施至今,新疆石油事业的长足发展充分证明,正是战略的引领作用,为新疆的石油事业带来活力。“新疆大庆”建设,必将引领新疆三大油田进入新的一轮发展周期。
截至2012年底,新疆油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3.06亿吨、天然气657.32亿立方米。2013年,新疆油田计划生产原油1160万吨、天然气30亿立方米。全面落实“新疆大庆”规划部署,到2015年年产原油1300万吨、天然气3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1540万吨,绿色、智能、人文特征鲜明的现代化大油气田建设迈出实质步伐,为克拉玛依打造世界石油城、集团公司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成立24年来,塔里木油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超9500万吨、天然气超1200亿立方米,建成我国重要油气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累计向西气东输供气超1080亿立方米,惠及北京、上海等14个省区市、8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3亿多居民,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优质能源。结合油田区位实际、体制优势、资源潜力和肩负的重大责任,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油气当量产量3000万吨,2019年达到4000万吨,规模总量名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前茅,质量效益、技术管理、生产效率、管控能力全面达到国际石油公司水平,企业活力、影响力、带动力成为央企典范。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陆上石油工业坚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油气并举”的战略方针,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石油生产国。建设“新疆大庆”的战略举措,与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战略主线是一脉相承的。这是集团公司充分考虑世情、国情和企情,审时度势作出的决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011年,中国石油高质量地建成了“海外大庆”,今年,长庆油田的油气产量当量也将突破5000万吨,如期建成“西部大庆”。与海外大庆、西部大庆和大庆油田本身的发展相比,“新疆大庆”起步晚,建设过程和发展内涵都不相同。海外大庆的建成,是中国石油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成果,虽然也是多个地区、多个项目协同进行,但其决定因素是积极的海外投资。大庆油田的建成,是传统石油大会战的结果,而西部大庆则是由长庆油田单独实施。新疆大庆的建设,是多团队协同作战,以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为主体,由西部钻探、东方物探等单位积极参与,其源动力是管理提升和技术创新,着力点是油气大发现。如果没有勘探大发现,弥补自然递减将成为无源之水,油气上产更将成为无米之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幅员辽阔,油气资源丰富。在最新的资源评价中,由中国石油登记权矿的区域内,油气资源总量超过300亿吨(当量)。中国石油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等油气沉积盆地的勘探开发主体。但这些盆地的资源探明率普遍较低,勘探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石油强调实施战略发展,“新疆大庆”建设,正是在新疆地区实施战略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促进新疆油气上产的冲锋号。以此引领新疆三大油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现油气勘探的大发现和油气开发的大会战。
建设“新疆大庆”首先是国内保障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已进入一个动荡和调整时期,能源资源竞争加剧,我们“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的环境正在复杂化。同时,国内油气需求刚性增长,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6%。立足国内,提高我国能源自给率,才能有效缓解能源供应对我国发展的制约,把握更多主动权。新疆地区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资源基地,也是油气上产的现实主战场,必须加快发展。
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新疆大庆”是集团公司战略部署中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国石油,油气增储上产是基础,“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国内油气产量当量2亿吨以上,其中新疆三大油田处于十分关键的战略位置。如期建成“新疆大庆”,对于整个上游业务的增产、工程技术服务等业务的协调发展以及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均影响重大。
促进新疆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也需要建设“新疆大庆”。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积极投身新疆建设大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加强资源勘探开发,把新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因此,建设“新疆大庆”也是支持新疆发展与稳定的必然要求。由于石油经济是新疆的经济支柱,“新疆大庆”的建设,是中国石油积极履行三大责任的具体行动,必然为新疆地区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