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大庆也是新疆的大庆

2013-11-01袁伟,高向东,徐麾飞

中国石油企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塔里木油田天然气

“新疆大庆”是中国石油的又一个大庆,不同的是,“新疆大庆”也是新疆的大庆。克拉玛依和库尔勒本身就是石油城市,尤其是克拉玛依,城市与油田是一体的,城市发展就是油田发展。我们换一个角度,历史地从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分析“新疆大庆”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对地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经济增长的动力

谈起石油开发,轮台县群星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玉德感触颇深。他说:“得益于油田开发带来的大市场、新观念、好体制,我们的企业才从几十号人的小建筑队发展壮大,成为员工数千人、年产值4亿多元的大公司。”

在塔里木勘探开发的市场上,塔里木积极营建各类专业服务的石油大市场,向社会开放,吸引地方单位参与竞争,在基建、运输、机修、生产服务、医疗等10多个专业市场的招标中,为新疆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南疆企业进入油田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

塔里木油田还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合资、股份、联建等方式,积极扩展同油田周边各地州、县市的经济合作。油田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石油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先后投资资金,与油田周边的轮台、和静、库车等县合资兴办了水泥厂、砂石料厂、泥浆材料厂等10多个企业,增加就业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十多年前,巴州轮台县还是新疆11个贫困县之一,年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塔里木石油会战让轮台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融合式经济。到2008年底,全县的财政收入达到6.3亿元。这个县财政收入每年还以千万元的数额快速增长,而来自石油石化的收入占到了50%以上。如今的轮台县,已成为响当当的经济强县,在新疆80多个县中跃升至第3位。

2007年,库尔勒市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38位,是西北地区唯一上榜的城市。轮台、且末从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经济强县,库车、沙雅、拜城后来居上,财政收入均增加到上亿元。同时,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也激励着当地各族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改革开放,促进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

塔里木油田总部所在地巴州地区,在石油工业的强力推动下,工业经济进入了一条强势上升的通道,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州。2008年,巴州实现工业增加值369亿元,而在1988年仅为2.27亿元,增长了20倍。这其中,石油工业完成增加值329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9.15%。

尼勒克是新疆伊犁地区一个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经济发展却较为缓慢的县。制约这个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水。

中国石油捐助240万元,地方提供材料、劳动力,修了一条水渠把天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引到农田里,靠天吃饭变成了旱涝保收。这条被称为“石油渠”的水渠长24千米,可保灌2万亩、控灌3万亩土地。同时,3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使1万多人过上了旱劳保收的幸福日子。

社会稳定的基石

据了解,2001年以来,塔里木油田在实施对口和田地区帮扶项目中,累计投入资金、物资达1亿多元,用于和田地区天然气利民工程、医院学校兴建、扶持村办经济实体等民生领域,使当地百姓受益。

跨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石油和塔里木油田紧紧围绕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的工作思路,通过坚持以“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动真情、真扶贫,办实事、讲实效,有效改变了贫困乡村的人居环境,促进和保证了贫困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1994年起,中国石油和塔里木油田拿出了石油人敢与天斗、敢与地斗的石油开发精神,从项目、审批、建管、使用上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先后在尼勒克县实施了木斯乡石油希望小学和兴富村移民小区、套乌拉斯台石油渠、喀拉托别乡8000亩低产改造项目、优质奶牛繁育基地和卫生院住院部病房楼、加哈乌拉斯台乡石油抗震安居小区等十多个建设项目,有效地改变了贫困乡村的水利、教育、卫生、道路交通、人居环境等新农村建设。

2008年,尼勒克县完成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5.5%,增速高于目标0.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9%,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3755元,较上年3216元增加539元。

塔里木石油会战以来,油田始终把扶贫工作当成大事来做,把扶贫与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了地方工农业发展,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塔里木油田公司在实现油气勘探开发大发展的同时,坚持“造血扶植”的思路带动地方企业,并积极利用招工、帮扶等多种渠道,帮助新疆数万名少数民族群众实现了就业。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塔里木油田完成了对口帮扶的轮台县、且末县、尼勒克县、洛浦县的扶贫攻坚任务。目前,轮台县和且末县已经成为南疆的经济强县。

在新阶段扶贫中,塔里木油田承担了尼勒克县、墨玉县、洛浦县、若羌县瓦石峡乡和巴州陶瓷厂的扶贫工作,及时解决了“三县一乡”特困人口许多实际困难。油田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帮助这些地区的农牧民逐步摆脱了贫困。

塔里木还把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教育事业当作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还直接出资实施了希望工程、智力扶贫为重点的标本兼治的公益性项目。自1992年以来,先后帮助油田周边的库尔勒、尼勒克、洛浦、拜城等县市乡村建起了21所“石油学校”,每个学校都配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先后投资近20亿元建设了一批基础性建设工程,实施了一系列公益性项目。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00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68个。塔里木油田的扶贫工作多次受到自治区及当地政府的肯定和表彰。

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南疆各区县的社会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创造和谐的“福气”

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这一区域气候干燥,风沙很大,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如今,在盆地周边的点点绿洲中居住着940余万人,大部分是农业人口,生活贫困,长期以来砍伐胡杨、红柳作为生活燃料。荒漠植被被过度砍伐后,环境继续恶化,造成生态的恶性循环。

1999年,塔里木油田开始实施“气化南疆”工程,先后投资10亿多元,向盆地周边23个县市的百万城镇居民累计输送天然气40亿立方米。世代生活在绿洲上的人们再不用赶着毛驴车到几十里外砍柴伐薪,只需要轻轻拧开家里的天然气管道阀门,就能利用清洁而便宜的天然气做饭或取暖,每户居民每年能节约燃料费和采暖费1200多元。

2004年和田河气田开始向和田供气之后,和田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崭新的一页。目前,和田地区在发电、取暖、汽车、餐饮等工业和民用领域已全面推广使用天然气。2006年,和田市成为全国首个整体天然气供暖的中型城市,每年可节约原煤10万余吨,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田人大代表买买提·托乎提说得好:“油气开发让环境少了污染,也帮咱老百姓断了穷根。”

与和田地区相邻的喀什地区,自用上天然气后也为“丝路重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使用天然气的餐饮企业达到了4500多户,经营成本较燃用煤炭大为降低。

2009年,塔里木油田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向当地重大石化项目提供原料支持。2009年1月,塔里木油田与阿克苏政府达成框架协议,每年向库车化工园区供应15亿立方米天然气,用于地方招商引资,发展石化项目,并出资修建了一条6千米的输气管线,抵达库车化工园区,推动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到今年下半年,环绕着塔里木盆地的南疆五地州近30个县市、逾百万人用上了清洁天然气,并以每月数千户的规模快速增长。

南疆五地州气化工程不但为百姓带来了实惠,而且保护了当地脆弱的生态植被。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塔里木油田把‘双福’送进了家门,一个是长期的援建,一个是带给我们便利生活的天然气。”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油田天然气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油田工人
塔里木盆地新发现石油资源逾2亿吨
石油和天然气
塔里木库车山前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塔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