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发展看新疆

2013-08-15袁伟,高向东,徐麾飞

中国石油企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塔里木大庆勘探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石油工业新战略,到本世纪初,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出“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新的战略定位,西部一直是充满期待之地,也是希望之地。新疆三大油田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艰苦等不利因素,油气产量或保持了稳定增长,或实现了快速发展。使新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强调战略发展。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上,新一届领导班子明确提出要坚持战略发展。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既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同之处。塔里木和吐哈是按照新体制新技术、高水平高效益的“两新两高”模式建立起来的新型油气田企业,而新疆油田则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老油田。站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建设“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高度,需要对新疆三大油田提出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新疆大庆”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发展的战略布局作出的,将对新疆三大油田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瓜熟几分?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新疆三大油田的基本情况,同时,估量一下“新疆大庆”瓜熟几分。

先看新疆油田。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宣告了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从此揭开了新中国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序幕。1960年,原油产量达到166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40%,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发现并建成的第一个大油田。目前,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的范围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逐步扩展到了全盆地乃至整个北疆地区,先后开发了克拉玛依、彩南、石西、石南、莫北、陆梁以及呼图壁、盆5、玛河、克拉美丽等29个油气田。2002年,新疆油田公司原油年产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

在资源前景方面,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是准噶尔盆地。该盆地油气总资源量107亿吨,其中石油86.8亿吨,天然气2.5万亿立方米。截止2012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8亿吨、天然气储量1972.7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探明率分别为26.3%和7.86%。应该说,新疆油田拥有雄厚的资源基础,勘探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2015年,“新疆大庆”建成之时,新疆油田的年产原油1300万吨、天然气3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1540万吨。也就是说,从2013年开始,新疆油田要用三年时间,将实现原油产量净增197万吨,年均增长约66万吨,成为近20年的最大增幅。天然气方面,要实现30亿立方米稳产。

作为建设“新疆大庆”的最大主力军,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主战场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盆地周边被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所环绕,中部是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据最新一轮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60亿吨,其中,石油80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盆地油气探明率低,勘探前景十分广阔。

1989年4月,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陆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库尔勒市成立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在塔里木盆地进行大规模石油会战。2012年,塔里木油田生产石油液体580万吨、天然气193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超过2100万吨。连续六年油气产量当量保持2000万吨水平。塔里木油田还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地,累计向东部供气超1080亿立方米,惠及北京、上海等14个省区市、8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3亿多居民。

塔里木油田始终把油气勘探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规模勘探、效益勘探、科学勘探”的原则,立足库车、塔北、塔中三大阵地战,连续7年新增油气三级储量当量超4亿吨。油田不断夯实开发基础工作,注水注气工作稳步开展,老区开发指标趋于稳定,碳酸盐岩原油规模上产,天然气开发成为中国石油的一面旗帜,油气发现成本、油气操作成本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根据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建成“新疆大庆”规划目标,到2015年,塔里木油田将实现油气当量产量3170万吨,规模总量名列中国石油集团前茅,质量效益、技术管理、生产效率、管控能力全面达到国际石油公司水平,企业活力、影响力、带动力成为央企典范。

为实现2015年达产3170万吨的目标,塔里木油田公司按照“坚定信心、突出重点、加快节奏、科学管理”的总要求和“气要快上、油要稳增,老区要稳住、新区要净增”的总原则,塔里木油田将确保老区稳产1870万吨、新区建产1300万吨,打赢克深气田、大北、和田河气田、阿克气田、塔中I号气田和哈拉哈塘油田6项产能建设工程攻坚战,实现钻井提速、提高单井产量和钻井成功率的预定指标。同时,塔里木油田将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与文化优势,为落实规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油田各项任务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落实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节点,关键工作细化到日,力求无缝衔接。

吐哈油田作为“新疆大庆”建设重要一环,拥有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哈密盆地以及三塘湖盆地等中小型油气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吐哈油田年产油气当量要从2012年的240万吨提升到2015年的400万吨,油气产量当量要在三年内提高160万吨,提升的幅度达65%,是三大油田中提升幅度最大的。

底气何在?

“新疆大庆”目标实现后,与2012年相比,总的油气产量当量增幅超过1300万吨,相当于新增一个新疆油田,任务艰巨。没有储量,油气上产如空中建楼,因此,为了实现油气上产目标,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增储问题。

对于勘探难度不断加大、油田已进入“双高”、“多井低产”阶段,开采越来越难的新疆油田公司来说,要实现三年增产原油田近200万吨,挑战不言而喻。增储问题怎么解决?新疆油田给出的答案一是加快勘探步伐,二是做好老区滚动,而要取得突破,依靠的是解放思想、持续创新。

今年4月21日,新疆油田玛湖1井完钻试油。作为一口风险探井,这口井在试油过程中自喷原油48立方米,成为玛湖凹陷斜坡区勘探史上少见的高产自喷井。

此前的4月9日,玛15井出油,地处玛北斜坡区的玛15井经压裂日产原油10.21立方米,日产气1.4651万立方米。玛湖1井和玛15井出油的层位都在三叠系,而这两口井的直线距离达70公里,分别位于玛北斜坡区和玛湖凹陷南斜坡,均属于玛湖凹陷斜坡区,其三叠系和二叠系的油气勘探就此取得突破。据悉,两口井相继取得成功,标志着玛湖凹陷斜坡区具备近5000平方公里的有利勘探区域。

在新区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新疆油田的老区滚动勘探更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2013年5月28日,新疆油田公司盐121井喜获油流6.4吨。这是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腹地新圈闭打的一口进攻性评价井。而此前的3月初,C1805井在侏罗系三工河组喜获日产油气133吨(当量)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炸响。随后,滚动勘探捷报频传,车358井和吉103井均获高产油流。近7年来,新疆油田滚动勘探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3亿吨,年均新增储量是之前10年年均值的3.6倍,由此建成的产能比例由15%升至90%。

与新疆油田一样,塔里木油田的增储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不断涌现。为了夯实资源基础,打好夺油上产攻坚战。塔里木油田坚持库车、塔北、塔中“三大阵地战”不动摇,立足富油气区带,立足大场面、大发现,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落实规模油气资源。加大新区新领域勘探研究,积极推动风险勘探,力争新的战略性突破。深化开发研究,超前部署,以精细开发、二次开发理念为指导,以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科学制定开发技术政策,加快方案编制及跟踪实施优化,强力推进碎屑岩原油稳产、碳酸盐岩原油增产、天然气快速上产三大工程。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塔里木人沙海牧油,坚持、坚持、再坚持,用他们永不停步的探索,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将地质学家昔日的许多构想变成了现实。塔里木油田通过碳酸盐岩勘探“区域专打”,获得基础研究、储量、产量、重大发现四项“丰收”,展示了其担当建设“新疆大庆”重任的“底气”,上产增储全线“飘红”-碳酸盐岩原油产量保持增长势头,以年均25%的增速由2008年的55万吨增长至去年的161万吨,产量实现“撑竿跳”,今年碳酸盐岩油藏原油产量锁定190万吨目标。

凭着对地质认识的不断突破和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塔里木石油人坚定“寻找大场面,寻求大发现”的信心,在油气三级储量连续7年超4亿吨的基础上,勘探开发又有新突破、新发现:库车前陆天然气勘探全面突破,哈拉哈塘区块勘探获重要发现,塔中一体化评价勘探取得新进展。2012年底至2013年年初,油田科研人员部署实施了金跃1、金跃2、金跃3、金跃4、金跃5H、金跃6这6口预探井。今年6月,金跃1井、金跃2井先后获得突破。这两口井的成功钻探,证实了大哈拉哈塘超过7200米的构造斜坡部位仍为有利的勘探领域,为塔里木油田原油上产奠定了资源基础,也使地质学家的“大哈拉哈塘”从构想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塔里木油田解放思想,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和管理创新,坚持精细研究、技术创新、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以圈闭、井位、方案、部署研究为核心,重点解决制约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瓶颈技术,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台盆区碳酸盐岩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碎屑岩二次开发等领域形成具有塔里木特色的配套技术。

吐哈油田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勘探系统以获取和掌控更多资源为核心,明确了油气勘探四大领域:台北凹陷稀油和常规天然气、鲁克沁稠油和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油气藏、三塘湖及外围盆地。油田勘探系统围绕四大领域,打响了四个勘探进攻战。

2012年,吐哈油田油气勘探落实了3个新场面,在上产400万吨的起步年里开了个好头—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多口井相继获得工业油流,实现了胜南-神泉侏罗系复合连片、吐鲁番-胜南白垩系连片,拓展出优质储量区块;鲁克沁中西区呈现连片含油态势;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条中构造带条28井、条30井获工业油流。

2013年一开年,物探、试油、地质队伍便穿梭在千里戈壁,探索未知领域,努力扩大勘探成果,为油气上产开辟战略接替战场。

三大油田不约而同地把建设“新疆大庆”的重点落在了油气勘探上,通过一年多的工作,都取得重要突破,上产的底气更足了。

各出奇招

中国石油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反映的正是勘探与开发、增储与上产如影随行的关系。有了储量,如何有效动用储量,如何提高采收率,如何实现老油田稳产、新油田上产,则是油气开发的核心工作。建成“新疆大庆”,要的是产量。只有迅速而高效地投入开发,储量才能变成产量,才会产生效益,才能实现“有质量、有效益”。那么如何实现上产,新疆三大油田面对的情况不同,采取的做法也不相同。

新疆油田的做法是力保老油田稳产与加快产能建设的“双管齐下”。经过50多年的开发,进入“十二五”后,新疆油田开发工作开始面临三大变化—老区大多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稠油、超稠油产能占比逐年上升;待开发对象日益多元化、复杂化。

为积极应战,实现精细开发,夯实稳产基础,新疆油田提出,要将扎实推进“大科技”工程作为重中之重。围绕“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新疆油田以注水专项治理为重点,加大水井更新、分注、提级、检管等工作力度,强化水质管理,全方位统筹从地下、井筒到地面的综合研究、工艺技术、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建立了3大类16亚类油藏分类标准,实现了精细、有效注水。今年以来,水质达标率明显提升,油田主要开发指标和注水指标均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

奇迹出现了:七、八区八道湾组油藏通过实施精细注水,结果,老油田出现了“逆生长”,年产量由20万吨恢复到22万吨,采收率从44%提高到51%,创造了新疆砾岩油藏水驱开发采收率最高水平,被评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油田开发基础年优秀项目。开展了八区乌尔禾组油藏四次加密井的水淹层解释及识别,投产避射水淹层,控制压裂改造规模,避免油井高含水。

在实现老油田稳产的同时,新疆油田积极推进产能建设步伐。针对产能建设呈现出的区块多、小规模的多、调整管理难度大、老区剩余油分布复杂、认识难度大、实施风险大,跟踪难度大等特点,加强现场跟踪,优化方案实施,及时调整了10个区块的钻井部署,开展了多学科精细油藏研究,深化区块、储层、砂体地质再认识。持续开展了水平井攻关试验,不断拓展水平井应用领域。到2012年6月底,水平井井数达到1151口,累计建产能300.3万吨,用5.1%的井数完成了11.2%的原油产量,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已经成熟。

塔里木油田把工作重放在“高效建产”上。库车山前是塔里木天然气资源富集区,也是“新疆大庆”建设的资源基础。塔里木油田以一体化生产组织管理、技术集成创新和国产化技术,促进钻井生产提速提效。“指挥零距离”、“协调零缝隙”和“衔接零时差”等管理模式,提高生产组织和运行效率;日费制、切块承包和总包井等多元承包模式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使整体优势得到发挥,实现库车山前由两年一口井到一年一轮井的突破。

这个油田还着力打造少人高效气田典范—迪那气田创新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管理模式,持续优化开发调控,向标准化管理要效率,实现了效益最大化。2012年,迪那气田生产天然气52.5亿立方米。按库尔勒市1.4亿立方米的年用气量计算,气田平均5个人保供一座中等城市居民用气。哈得油田坚持低成本战略,实行扁平化管理,创造了人均年产1万吨油的奇迹。塔里木油田克深区块2012年投产的第一口生产井克深203井生产天然气44万立方米,经过缝网体积酸压改造后最高日产天然气达到71万立方米,增产4.9倍。

塔里木油田把牢投资和效益底线,以管理和技术集成创新为驱动,建设高效益“新疆大庆”。2012年,这个油田实现人均油气当量1800吨,油气单位操作成本2.78美元/桶当量,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吐哈油田面对的是油藏“三低”、稠油超黏的问题。油气上产400万吨,勘探开发和工程技术诸多难题亟待破解。面对难关,吐哈油田重点做好老区稳产技术攻关、鲁克沁东区主体开发技术攻关、致密砂岩气钻采工艺技术攻关和三塘湖致密油钻采工艺技术攻关。

工程技术队伍从注重工程效果向注重地质效果转变,一项技术激活一片油区。钻井提速取得重大进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0%;多分支井技术攻关获得突破,玉平8井水平段总长1070米,单井产量达到邻井3倍以上;吉4H井完成12级分段压裂,施工规模和压裂级数创吐哈压裂历史之最;鲁克沁东区超稠油超临界蒸汽吞吐试验初见成效,累计完成3口井6轮次蒸汽吞吐试验,增产原油2386吨。“水平井+油层段环空掺稀”工艺技术取得良好效果,英503水平井日产稠油21.3立方米,鲁克沁东区超稠油储量可望实现升级动用。

中国石油在新疆的三大油田解放思想,坚持创新发展、效益发展,在油气开发上,作好老油田稳产与产能建设并重,正逐步踏上“新疆大庆”建设的健康步伐。

惠及全疆

“新疆大庆”建设,不仅是中国石油的大事,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事。一方面,自治区对“新疆大庆”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新疆大庆”正在给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变化。

2013年7月全线投产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每年输送天然气23亿立方米,可使南疆三地州25个县市和21个农牧团场600多万各族群众全部用上天然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0万吨。同时,可减少大量沙漠植物采伐,生态效益巨大。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20年来,始终坚持“依靠行业主力,依托社会基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的二十字方针,把大力发展融合式经济,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塔里木石油人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正确处理油气勘探开发与绿色环保的关系,使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实现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出库车县城20多公里,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成为茫茫戈壁中独特的风景。绿洲环绕着一个工厂—塔里木胜利机械厂,全称叫库车县塔里木胜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新疆阿克苏筑路机械厂。作为一个国有中型企业,筑路机械厂在库车县乃至阿克苏地区都是叫得响的企业,历史上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筑路厂单靠筑路机械行业已无法维持工厂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有关决策部门将筑路机械厂改为大修厂,将主要业务转为面向石油勘探开发市场,进行石油机械维修。两年后,大修厂因市场、技术、资金等原因同样走到了命运的尽头—库车县法院宣布其破产。

工厂破产后,几百号工人突然没有了依靠、没有了保障,面临最大问题是稳定。这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关键时刻,塔里木油田承担起了艰巨的社会责任,使大修厂获得了新生。

塔里木油田注入资金340万元,并派出高级工程师指导,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在机械维修、现场服务等方面为这个厂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第二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00多万元,工人们首次拿到了奖金。一个曾经辉煌过,但却濒临倒闭的工厂,在油田发展的带动下,从破产走向新生。塔里木石油人献出的一片爱心,这既是讲政治、顾大局的体现,也是奉献和追求的统一。

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处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涉及5个地州,30多个县市,多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塔里木油田就把带动南疆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纳入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总体部署之中,积极开拓造福一方的大事业,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新疆油田公司全面履行责任,营造了良好创效环境。2012年,该油田全年累计缴纳税费199.08亿元,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配合克拉玛依“632”发展战略,协助政府招商引资,金石高压井口、宝钢钢管厂、宝鸡钢管厂等项目顺利投产。积极倡导“地下采油、地上旅游”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油田地面标准化建设。引导、支持地方企业开拓外部市场, 10家地方企业与哈萨克斯坦、伊拉克等4个国家签订了合作合同;7家地方企业实现海外收入3000多万美元。加强对口扶贫及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对口扶贫、新疆文化教育发展、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137团学校设施改造等项目2500万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油地互利共赢、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负责任的大公司形象。

新疆地区也是中国石油炼化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拥有2000多万吨原油加工能力的独山子石化、年一次原油加工能力为600万吨的克拉玛依石化,还有乌鲁木齐石化和塔石化等炼油化工项目,总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3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超过120万吨、尿素生产能力200多万吨。随着“新疆大庆”建设的推进,中国石油在新疆的石油石化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大,每年上缴的税费也更多。同时,由于三大油田及各炼化企业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所以,新疆大庆对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猜你喜欢

塔里木大庆勘探
李大庆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任大庆作品
勘探石油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塔里木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
塔里木油田超深超高压气藏的成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