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破不立的中国电影

2013-08-15文/

中国西部 2013年4期
关键词:审查

文/ 黄 迪

电影是个不断需要新鲜血液的行业,也是个需要不断创新和打破规矩的行业,更有着近乎残酷的替代进化链条。

近两年,中国电影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但其背后隐藏的敷衍、自大、狂妄和不思进取正逐步显现。

2012年,“第六代导演”们的影片虽然在票房上不尽如人意,但其走向市场、占领影院的意图却非常明显。

在新的年份里,中国电影的旧格局必将被打破,逐步树立新的关注热点、拍摄手法和市场影响。

摇曳流动的长镜头、光影迷离的画面造型、夸张而矫饰的构图,曾经从电影边缘走向中心的“中国第五代导演”们也最终难逃

弒父循环的进化链条。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前卫走向陈旧,从新鲜走向呆板,中国电影不破不立。

以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冯小刚、胡玫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少年时代被卷入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影片多探索民族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结构。但如今,当代中国的转型困境和精神迷乱,并没有反射在他们的电影之中。

第六代导演

时代更替 各领风骚数十年

电影是个不断需要新鲜血液的行业,也是个需要不断创新和打破规矩的行业,更有着近乎残酷的进化链条。尽管很早就有人开始宣告“第五代”的终结,预告所谓“第六代”的诞生,然而,中国大陆电影这年轻的一代却一直在母腹中痛苦地躁动。当他们最初试图通过非主流机制的方式获得跨国认同受阻以后,人们甚至以为这个还没有得到命名的年轻电影群体已经走到了流产边缘。直到90年以后,这个经过反省和挣扎才终于逐渐引人注目的创作群体终于被认定为中国大陆电影导演的“第六代”。

和前辈更关注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不同,“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更有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更关注社会百姓人生冷暖,表达小人物内心情感和终极关怀的人文主题。镜头语言较前几代导演更加写实,具有新的纪实美学特征,他们把人物的命运与现实生活紧紧连在一起,作品更有“地气”和“人情味”,他们的影片没有通过制造幻觉的快感向市场妥协,而是更多地关注那些出于禁忌而“不可言说”的社会现实,更显出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真诚。他们注重以电影为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或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张元、王小帅,王一持(王强)、路学长、章明、管虎、何建军、娄烨、张扬、贾樟柯、王全安、陆川、宁浩,这些“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远没有前辈“第五代”那样拥有统一的面貌,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叛逆与反思”共存。但和前辈一样,他们也必须承担起争取更加宽松的电影环境,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的想象力、技术力、号召力、竞争力的时代责任。

关键词:审查 分级制度

争取更宽松的电影环境

争取更加宽松的电影创作和放映环境,这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必然动作。“墙里开花墙外香”是存在于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普遍现象,新生代导演们的多部影片还未出现在中国大银幕上时就传来了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消息,张元的《妈妈》获得瑞士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奖、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王小帅的《青红》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但这些影片还有另外一个共性——大都还没有通过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知道审了也不过,想上映还要被迫删掉戏份” 。

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为“华语片的救赎之道”的产业论坛上,贾樟柯、王小帅、娄烨、陆川、张元、管虎、乌尔善等第六代导演集体亮相,以近年罕见的尖锐姿态直指中国电影的弊端。《王的盛宴》导演陆川直言自己对不住制片人,更一度哽咽落泪。与会导演表示,其实他们并不惧怕与好莱坞电影正面交锋,甚至拼到头破血流也没关系,怕的就是政策层面上限制太多,“有时候真的是一筹莫展,干着急,没办法”。种种迹象表明,要求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和放松电影审查,为中国电影争取更加宽松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在“第六代导演”这里势在必行。

关键词:技术 资金

中国电影真的“不差钱”?

有人说,技术和资金,短时间内是中国电影尚能补齐的短板,因为毕竟我们还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做支撑。中国电影“不差钱”,大电影已经横行电影业十年有余,不断被刷新的投资记录也引不了多大的波澜,有了资金,我们可以去国际上聘请先进的音乐制作团队、先进的特效制作团队,为电影加分。但事实是,有一些拍摄手法和拍摄技术,是后期加不上的,想要做到好莱坞的视觉效果,我们中间相差的不仅仅是几台机器,更是几代电影工业。

而关于资金,2012年之后,面对八成亏损的“黑色成绩单”,中国电影投资者将会更加慎重。2012年,国产电影被好莱坞大片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国产电影敢于公开表示“赚钱了”。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今年继续赔下去,可能明年很多投资人就转而去投资国外电影了,像韩国的《哭泣的拳头》,背后其实是中国的资金。明年国产电影还能有600部吗?在如此悲壮的情况下,很多导演开始拿“情怀”说事,但这个显然不能成为借口,我们能用“情怀”去抵抗好莱坞吗?

关键词:人才 教育

人才是长远制胜之法宝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这句台词在《天下无贼》被播出后迅速成为一句流行语。作为华语电影的顶尖导演,冯小刚拍摄了多部叫好叫座的经典影片,《甲方乙方》《非诚勿扰》《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冯氏贺岁片拥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直到今年的《一九四二》,虽然在票房上遭遇《少年派》的拦截,但《一九四二》这样一部试图反思和追问的厚重电影,仍不失为冯小刚为自己、为中国电影做出的勇敢尝试。

电影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电影的制作需要想象和创新,而这些,都要靠人来完成。中国目前缺少和国际电影界人才合作交流项目,国内的影视教育又远远滞后于实际需要,这样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人才的产生和培养。每年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大多选择商科、管理等学科,期待毕业之后进入华尔街工作,与此相比,电影则明显备受冷落。

电影教育不仅是对专业从业人员,还包括看电影的观众。电影《国王的演讲》在第83届奥斯卡上击败强劲对手《社交网络》《盗梦空间》,囊获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四项大奖,但这部载誉满身的电影却在中国遭遇了票房尴尬,如果不是有“小金人”支撑,估计结局会更加惨淡。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中国观众还没有接受这样的电影表现方式,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需要加强对观众观影的引导教育,拓宽观众的观影渠道,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过去几年的纯视觉堆积上。

“铁打的影院,流水的电影”,但电影真的是流水吗?电影是故事,是传奇,电影演绎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电影发生在古代今朝,描摹王公走卒,电影在两个小时或者更短的时间你掌控我们的欢笑泪水。电影是我们的文化,电影反映我们的生活,在消逝的2012年里,世界末日终于还是没有到来。在新的2013年里,我们还是要爱电影、爱生活!

猜你喜欢

审查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资料收集与审查要点
防范审价中的会计“陷阱”
审查和设计问题在建筑施工图中的分析
论宋代直诉案件审查对地方司法实践的影响
是非功过任评说
商业贿赂犯罪中证据的认定
结合实际案例从审查员角度看专利创造性争辩的常见情形及审查处理方法
提高调试报告初审合格率
某核电站布置设计中泵类设备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