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的蝶变——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之际

2013-08-15邓子强

中国西部 2013年13期
关键词:羌寨蝶变北川

文/ 邓子强

这是一个创造神奇的伟大时代,这是一座大爱与蝶变共筑的不朽丰碑。

2008-2013,五年寒暑更替,五年秋去春来,我们走进了汶川特大地震后第五个“5·12”。

五年来,从海地、智利到日本,大地震不断突袭世界,看着那些残垣断壁、骨肉分离的惨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五年回首,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从废墟上崛起,在重建中跨越,于振兴中蝶变,“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我们感慨万千。

神奇背后,蝶变之中,是中国梦,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顽强拼搏创造的人间奇迹。

2008-2013,神奇的蝶变,最亮丽的景致是灾区新貌。映秀新城,漂亮的民居错落有致;被誉为“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的西羌文化名镇——水磨镇,由寨到城土黄色石壁厚重温和,流水飞檐,羊角图腾;北川新县城,宽阔的马路、整齐的街道,游人如织。北川吉娜羌寨、茂县牟托村、绵竹年画村,浓郁的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凸显,远近闻名。灾区村庄新布局,民居新设计,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风貌与功能完美统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景象一派生机。

2008~2013,神奇的蝶变,最幸福的突破是民生飞跃。走进淳朴好客的桃坪羌寨,与篝火相映的是羌族儿女的灿烂笑容;走进繁花似锦的绵竹九龙镇,和桃李齐放的是乡村旅游的红火场景;走进茶尖吐翠的邛崃南宝山,随炊烟升起的是异地安置群众的爽朗笑声。一批学校、医院、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民生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和提升。

2008~2013,神奇的蝶变,最伟大的再生是发展起跳。路通,人和,经济兴。成都到兰州、成都到贵阳、成都到昆明、成都到西安铁路和川藏铁路加快建设,“蜀道难”的历史正在改变。灾区造血功能不断增强,一大批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正在灾区崛起,东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戴尔全球运营基地落户成都,北川新县城有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相继建成投产,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兴起。

2008~2013,神奇的蝶变,最豪迈的传承是成熟理性。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迅即展开,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更加凸显,万众一心,千里驰援,鲜红党旗在废墟上高高飘扬,板房教室传出琅琅的读书声,防雨帐篷外升起袅袅炊烟……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更高效的组织、更快速的到位、更专业的救援、更科学的方案,从救援到安置通到重建,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主线将贯穿始终,废墟上升腾新希望。

灾害挡不住四季轮回,面对未来,生命蓬勃。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强的党,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有一个伟大的民族,还有一群坚韧不拔的灾区人民!我们坚信,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区书写的人类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壮丽篇章,必将演绎成为实现中国梦征途上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至胜法宝,一定能够书写出更加波澜壮阔的重建史篇、发展史篇、复兴史篇。

在震后大地第五次开满鲜花的特殊日子里,谨以此寄托对逝者的无限追思,送上对生者的美好祝福。

猜你喜欢

羌寨蝶变北川
皖美出行“蝶变”
寒池
勇攀高峰,从“0到1”的蝶变
蝶变cosplayer
有趣的羌寨婚礼
中国制造“蝶变”40年
守望的花朵
北川的味道(四题)
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探索
北川让梦想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