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动力分析
2013-08-15杨云峰
杨云峰 李 睿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3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责任。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 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 “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将我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推到了历史的新起点上, 成为引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与创新发展方向的最高目标。 如何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这一目标, 就要找出文化强国建设的推动力和依靠力量,分析和探究文化发展道路上的动力所在,从文化的基础性地位、文化的历史传承变革与创新、人民群众的认知与超越、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等方面所体现的力量的客观存在, 充分发挥它们的驱动作用,进而形成一股合力,为保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劲的动力。
一、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性地位,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动力
在社会基本结构中,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等方面, 而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因此文化会以或促进或阻碍的方式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 对政治和经济发挥着推动作用。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 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文化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推动,越来越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文化对政治和经济发挥着推动作用, 而经济实力的增强又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 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我国实现经济腾飞后,文化才有相对充裕的物质保障,这样经济又反哺文化, 从而弥补文化的不足也就成为了必然。
当今这个时代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不断地向文化领域延伸和拓展, 势必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生产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 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规划、布局和制定,到企业管理制度的制订和产品方案的设计来看, 都充分体现了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从这个角度上讲,今后我国的经济就是文化的经济,经济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还体现在经济伦理和经济规范的确立,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文化支撑的经济,没有文化的支撑,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经济建设就难以搞好。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这种地位, 决定了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 必须依靠文化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即提高企业及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提升产业结构的文化层次,发展文化型经济,从而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文化的历史传承、变革和创新,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活力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体,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传承、变革和创新,都不会全盘抛弃自已的文化传统, 如果抛弃和割断本民族的文化的话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观念, 今天仍然成为建设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重要支撑。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动力。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与“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是建立和谐社会、发展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是强化爱国精神的历史源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态度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精神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思想作风的理论依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济世情怀是奋发进取、艰苦奋斗优秀品质的思想来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的道德修养与“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是构筑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理论根基。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 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对中华民族起到了精神凝聚、民族认同、行为规范和智慧启迪的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在新的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这就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和传承优秀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 在整理、挖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创造性地与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应有的动力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还是一项改革创新的理论工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拥有先进的指导理论是党的一大优势,因此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文化素质建设,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论修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不断加强文化的变革和创新, 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先进性教育,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人民群众的认知与超越,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文化强调的是人民群众对其的认知和超越,它的强国建设迎合了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强国建设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从文化的发展来看,文化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生产生活和实践活动,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会丧失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文化的创作生产提供了新的素材, 广大文化工作者只有到群众中去, 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提炼主题、汲取灵感,才能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从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大力唤醒创造的潜能, 使其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能动作用,这样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协调和发展,才能在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方面, 释放出更多有价值的文化因素和提供更多更新的能量与活力。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对象,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从事文化建设, 是我们在文化事业上的优势所在。
每一种文化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受众的需求和消费的扩大, 而受众需求的不断扩大又引导和促进着文化的繁荣发展,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越来越强烈, 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 已经更多地从单方面接受文化转变为主动参与和创造文化,因此要切实维护好、保障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涵养万千、内容宏大、目标高远,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能正确认识文化长远发展和全面繁荣的主体力量、发展根基和活力源泉。
四、中西方文化交流,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外在动力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因素, 我们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机会很少,中华文化处于封闭的状态,特别是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对自已的文化唯我独尊,孤芳自赏,把西方文化当成是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加以批判和排斥。这样做既失去了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机会, 也失去了自身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发现,中华文化的影响仅限于周边儒教圈内的几个国家,幅射面极为有限,而西方的价值观念特别是美国价值观以电影电视等文化形式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们难于企及的。正是这种巨大反差又使我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全盘否定自已的传统文化,唯西方文化的马首是瞻。我们经过痛定思痛之后, 深感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因此我国要想在国际上享有话语权,只有奋起直追,学习和赶超西方文化的先进水平,增强和扩大自身文化的影响力,这就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外在的动力。 通过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一方面吸取和借鉴西方文化建设的最先进成果,另一方面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充分展示我们优秀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努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中西方社会制度的剧烈对抗和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 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采取的是咄咄逼人的攻势, 所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也更加紧迫。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 从这一目标提出中可以看出,正是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由于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的这种外在压力,深感有加强和提升本民族文化实力的必要,这就为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带来了动力。
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战略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相一致, 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相适应, 由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与之匹配, 因此这一战略目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必将凝聚各方面力量加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