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HPV感染的临床观察

2013-08-15饶建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柱状宫颈炎干扰素

饶建芬

云南曲靖罗平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云南曲靖 655800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种嗜上皮性、无包膜的小DNA病毒。Harald zur housen首次提出证实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发病原因,流行病学调查也得到证实[1]。HPV检测已经作为筛查宫颈疾病的有效检测手段,子宫颈炎占妇科门诊的40%~50%,子宫颈炎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根据HPV的致病力将其分为低危险HPV(LR-HPV)和高危型HPV(HRHPV),其中,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发病尤为密切,宫颈癌患者中,90%有HPV感染[2],因此临床中应针对HPV感染抗病毒治。我们治疗观察了127例门诊感染HPV的子宫颈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门诊就诊的宫颈疾患者127例,年龄26~47岁,平均(36.5±10.5)岁,生育者107例,未生育者2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71例与对照组56例,治疗组71例,年龄(37.4±10.4)岁,未生育者11例;对照组56例,年龄(36.2±10.6)岁,未生育者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状况、文化程度、宫颈疾病史、宫颈糜烂部位及程度、HPV感染部位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选取HPV DNA定量值>1pg/mL的阳性患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提示无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治疗前3个月内未接受其它治疗方法;排除阴道滴虫病、霉菌及其它性病;排除妊娠及哺乳患者;排除宫颈癌患者;排除干扰素过敏患者。

1.3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根据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分为三度:I°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1/3;II°指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1/3~2/3;III°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积大于整个宫颈面积2/3[3]。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每晚睡前使用妇科专用一次性使用推进器将重组人干扰素α2β凝胶轻送入阴道深处至穹隆部,自月经干净后第3 天开始用药,1支/次,隔日用药1次,用药10次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泡腾片治疗,1粒/次,1次/d,14 d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性生活及盆浴,治疗两个疗程后复查观察疗效。

1.5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治愈: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积完全消失,宫颈光滑;显效: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积缩小的面积超过50%或好转1°以上;有效: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积缩小不足50%或好转不足1°;无效: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积无显著变化[3]。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19例(26.76%),显效32例(45.07%),有效12例(16.90%),无效8例(11.27%),总有效率88.73%。对照组愈7例(12.50%),显效10例(17.86%),有效14例(25.00%),无效25例(44.64%),总有效率55.36%。两组比较χ2值46.86,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群中90%以上的HPV感染可被机体自行清除,若免疫力不够强大,剩余的5%~10%发展为持续性的感染,形成慢性宫颈炎,宫颈因局部炎症破坏而使上皮细胞变薄,局部分泌细胞分泌黏液减少,粘液中的免疫因子也随之减少,导致免疫功能的失衡,又为HPV持续感染提供条件,因此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慢性炎症缠绵不愈。有报道,20~24岁年龄段年轻妇女因免疫系统相对未经致敏,HPV感染率最高。且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发展至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因此,HPV检测对慢性宫颈炎合并 HPV感染的患者的诊治有着重要意义。人干扰素α2β制剂,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制剂到达病变部位后首先与相应受体结合,然后诱导产生有酶活性的抗病毒蛋白,同时加强患者自身免疫吞噬细胞的数量,抑制病毒复制,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安全有效,副作用较小。通过我们以上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73%,明显高于对照组(55.36%),而且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HPV感染效果满意且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王又又,向群英,佘茜,等.宫颈癌高发区妇女HPV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2011,27(3):259-260.

[2] 李爱禄,贺锦曦,饶靖红,等.重组人干扰素α2β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64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5):395-396.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266.

猜你喜欢

柱状宫颈炎干扰素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得宫颈炎了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与高危型HPV 清除率的相关性
Straining流对柱状晶体在三元过冷熔体中生长的影响*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一种柱状金属物质量检测器的研究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