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助推绿洲生态显生机
2013-08-15王江文
王江文
(甘肃省民勤县水务局,733300,民勤)
☞链接
民勤县概况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全县辖18个乡镇249个村,总人口27.43万人,常住人口24.13万人,总面积1.59万km2,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94%。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13.2 mm,年蒸发量 2 675.6 mm;年日照时数3 134.5小时,年均气温8.8℃,昼夜温差14.3℃。
近年,民勤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红沙岗为次中心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壮大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把民勤建设成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绿色产业和洁净能源开发区、科教人文示范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民勤县由于缺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甘肃省委、省政府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甘肃水利的一号工程,民勤县委、县政府更是把重点治理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
一、加快灌区节水改造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启动以来,紧紧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重点治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环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发展田间节水面积 5万亩 (0.33万 hm2),安装地下水智能化控制设施620套。红崖山灌区累计完成骨干工程改造436.243 km,实施田间节水面积48.97 万亩(3.26 万 hm2),完成暖棚供水 7 500 亩(1 500 hm2),供电 2.85 万亩(0.19 万 hm2),道路 360 km。昌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发展田间节水面积2.09 万亩(0.14 万 hm2),安装地下水智能化控制设施596套。通过项目实施,骨干渠道配套率由31.67%提高到88.11%,末级渠系配套率由25.72%提高到51.46%。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8提高到0.614,河水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2提高到0.6。单方水效益由2.66元提高到7.05元。2012年开工建设了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渠延伸工程,9月份正式通水运行。
二、推行水权水价改革
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按照“当年突破、两年规范、三年创新”的思路,从2006年开始逐年制定年度水资源分配方案,逐级分配水权,层层建立分配台账,建立完善了乡、村、社、井四级水权明晰台账,颁发了水权证。组建了18个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成立了248个村级农民用水户协会,出台了地下水计量控制设备管理办法、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管理办法、水票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安装地下水智能化计量控制设备8 025套,对轮次取水进行实时监控。认真开展“水资源管理体系规范创新年”活动,引入预决算和审计理念,探索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方式,实行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严格的过程性控制。充分发挥价格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以超定额累进加价、节约水量减价计收为核心,制定出台农业、城市、工业用水价格管理办法,农业灌溉实行差别水价,推进水权水价改革。
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红崖山灌区累计完成削减地下水开采量4.288亿m3,地下水平均降速由2006年的0.637 m减缓到2010年的0.289 m,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开始回升。全县76眼水位观测井观测数据显示,2010年有33眼机井水位回升。青土湖区域2006年关闭机井244眼,压减配水面积 3万亩(0.2 万 hm2),2007年地下水埋深4.02 m,目前地下水埋深3.48 m,回升了0.54 m。
三、实施关井压田
结合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和区域分布特点,科学规划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以各类农林场、移民迁出区、风沙沿线和农区内部二轮延包土地以外的耕地为重点,坚持“先易后难,先外后内,先大后小”的原则,严格按照申报、核查、确认、关闭、验收、建档的程序,推进关井压田工作落实。全县共关闭机井3 018眼,压减配水面积 44.18万亩(2.95万 hm2)。全县用水总量由2006年的7.44亿m3下降到2012年的3.51亿m3,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5.17亿m3减少到0.851 5亿m3。2010年10月23日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2.505亿m3,全年过境水量达到2.617亿m3,是1987年以来首次突破 2.5亿 m3,2012年达到 3.48亿m3。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两大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加强关井压田后续管理,以夹河黄案滩等压减耕地面积较大的区域为重点,通过围栏封育措施,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区,探索建立巩固关井压田成果长效机制。对全县关井压田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水政监察人员分片包抓责任制,通过划分区域、网格管理、责任到人,建立考核管理体系,实现了水政执法、水权监管全覆盖、无缝隙、精细化。夹河乡黄案滩2008年已关闭的96眼机井中出现7眼机井自流成泉、10万亩 (0.67万hm2)芦苇和大片湿地。
四、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全县节水高效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0%以上。加大农业综合节水示范点建设力度,大力推行一膜两用免耕技术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面推广沟灌、小畦灌、覆膜灌和管道输水灌溉、滴灌等农田节水技术,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节水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农业平均配水定额由2006年的585 m3下降到目前的415 m3。全面推进以水定结构、以水定布局和以水定规模的结构调整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亩耗水在400 m3以下、亩产值在2 000元以上的节水高效作物种植,大力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暖棚养殖、日光温室和特色林果业。坚持分区有试点,试点有特色,分行业打造了30个各具特色的节水示范点,为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探索了经验,树立了样板。
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①实行水资源预算执行审计与监督。参照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审计部门内设水资源审计机构,对全县水资源进行预算审计管理,实现水资源年初预算、年内审计、年终决算的管理新模式。按照《民勤县水资源预算执行审计监督办法》,进一步明确水资源审计的程序、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以及审计结果的运用。
②推行“一亩一轮次节约1~3度电”计划。在作物灌溉期间,要求严格按照各机井浇灌作物的种类和灌溉规律,分轮次安排农业灌溉用电量,对农业灌溉用水进行过程性控制。同时,加强水电共管措施的落实,促进全县水权总量的落实和地下水控采目标的实现。
③优化地表水水量调度方案,确保重点区域生态恢复。将青土湖周边15 km的范围划定为纯地表水灌溉区域,全部种植适应地表水灌溉的农作物,该区域在生育期严禁开采使用地下水,同时适当提高地表水配水定额。在确保农田灌溉需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补给青土湖区域的地下水,让青土湖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优先得到恢复。
④择机实施三水联合调度,确保控采目标如期实现。在灌区农作物灌溉期间,坚持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当一次降雨量达到5 mm以上时,及时拉长轮次灌水间隔时间,在降雨后3~5天内采取停电停井措施,限制提取地下水灌溉农田;当一次降雨量达到10 mm以上时,减少一个轮次的灌水量。
⑤严格水政执法监督,严厉打击违规取水行为。智能化计量设施的正常运行是水权落实和实现轮次水量控制的重要保证,严格落实县上制定出台智能化计量设施管理办法,严厉查处破坏智能化设施和违规取水的行为,通过严格水政执法,有效保证智能化计量设施的安全运行。
⑥强化动态督察考核,促进水权制度有效落实。按照“谁不坚决就否决,谁不作为就让位”的要求,加强对各乡镇水权落实的监管和考核。县成立水权落实工作督察组,逐月对各乡镇和各灌区的水权落实情况进行专门督察,并将定期督察结果应用到各乡镇的年终考核当中,在各灌区建立了水权交易制度,价格杠杆用于城乡水价改革,产生了显著的节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