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心协力搞好增效扩容 让江津水电实现质的飞跃

2013-08-15阮清明徐先容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水能水务局区政府

阮清明,刘 雄,徐先容

(江津区水务局,402260)

1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江津区是重庆市六个区域中心之一,区内小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共19万千瓦,可供开发量为11.4万千瓦,其中长江以南水能资源蕴藏量18.1万千瓦,占全区的95.26%。我区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目前,已建成水电站89座,装机166台,总容量8.69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76.23%。具有建设水电的良好资源条件。

以前,我区电源建设严重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区地方经济的发展。自我区1996年列入全国第三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县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农村电气化建设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提出了“解放思想,放低门槛,广泛招商,加大投入,加快地方小水电开发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全区掀起了建设小水电的热潮,江津水电事业得以迅猛发展。江津小水电不仅直接服务于三农,还为创建“双百”大城市、支撑我区的经济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支撑。但是,由于早期建成的电站受当时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存在着水工建筑病险严重、金属结构锈蚀、机电设备老化、高耗能淘汰产品多、技术性能落后、原设计不合理、故障多、出力低、水能资源浪费、安全隐患严重等诸多问题。因此,对老旧电站实施增效扩容改造,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消除公共安全隐患,确保农村水电站安全运行,任重道远。

2 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情况

2.1 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简介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的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区水务局根据水利部《关于抓紧做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前期工作的的通知》,加快了列入增效扩容改造试点的35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与江津区政府与重庆市政府签了责任书。我区试点项目改造前装机容量27150千瓦,年均发电8382万千瓦时,改造后装机3623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达12809万千瓦时,改造后新增装机9080千瓦,增容33.44%,新增发电量4427万千瓦时,增效52.82%。35个增效扩容改造项目预计总投资1309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685万元,重庆市财政补助4753万元,业主自筹3654万元,全部项目于2012年底前完成。

2.2 主要做法

2.2.1 领导重视 精心组织

为了加强对我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的领导,确保2012年12月底前完成我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任务,我区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水务局局长和区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的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水务局,区水务局水能电力科、区财政局农业科工作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我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我区两家较大的国有公司(江津区水力发电公司和江津区富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也分别成立了增效扩容改造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有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增效扩容改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分管副区长主持召开全体项目业主会议,从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前期工作、建设管理、档案管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安排、部署。各项目业主结合自身电站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项目的建设任务,建设程序、保障措施和时间安排。

2.2.2 加大宣传 提高认识

为了让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这项民心工程深入人心,让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印发宣传资料,大力宣传贯彻《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全市电源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建设的会议纪要》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2011〕234号)等一系列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方面的政策文件,让项目业主充分认识到农村增效扩容的重要意义,熟悉了解增效扩容方面的政策以规范操作,提高企业投入项目改造的积极性。

2.2.3 特事特办 简化手续

江津区列入试点的电站有35座,项目多,分布广,任务重,时间紧。为加快推进试点工作,江津区政府超常规推进,分管副区长召集财政、水务、发改委、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专题研究了农村水电增效扩容试点工作,区水务局给区政府专题上报了增效扩容改造有关工作问题的请示,原区政府分管副区长许荣生、区委常委何建平、区长陶长海都分别批示,同意对全区纳入试点范围的电站采取集中建设管理模式,在业主自愿的前提下,委托有多年水电站安装经验的、具有水利水电建设三级资质的江津区电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建设任务。对制造工艺复杂、工期较长的水轮机组等设备采购,我区拟在相关部门监督下采取询价和竞争性比选方式采购,工程监理全部委托有监理资质的重庆渝源水电有限公司承担,简化了手续和程序,为工程工期赢得时间,确保我区增效扩容改造工作按期完成。

2.2.4 上下联动 通力配合

为了打好基础,做好前期工作,无论是区级领导,还是水务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办事人员,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报批文件,整理资料。区水务局分管领导和水能电力科专业负责人还带领设计人员亲自到电站现场查勘,对电站的改造方案进行反复比较、论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对各电站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技术指导,让电站的改造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区各相关部门上下一条心,相互配合,共同搞好增效扩容工作。

2.2.5 财政给力 保障实施

2012年5月中旬,江津区35个项目已全面完成主要机电设备采购,部分项目已开始安装主要机电设备,绝大部分项目已开始土建施工。根据重庆市政府与江津区政府签订的增效扩容改造目标责任书和相关文件精神,6月底前完成70%项目的主要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作,11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任务。由于2011年度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财政补助资金只下达了江津区14个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81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2037万元),余下21个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尚未下达(共计558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870万元,市级配套补助2716万元),财政补助资金到位率仅为40.81%,由于项目业主自筹能力有限,无法满足项目建设需要,设备进度款和土建施工费用不能按时支付,严重影响了设备交货时间和工程建设进度,财政补助资金到位率低已经成为制约全区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增效扩容改造处于停滞状态。

为满足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确保按期、高质完成试点任务,2012年5月2日,区水务局以津水文[2012]44号文“重庆市江津区水务局关于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需财政垫资的请示”积极向区政府汇报并主动协调区财政,建议政府安排一定额度区财政应急周转资金以解燃眉之急。江津区政府高度重视,同意从区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应急周转资金用于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待中央和重庆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后归垫,使江津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得以顺利推进。

3 改造效果

我区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前,各电站安全隐患多,综合效益低、增效扩容改造后,消除了设备运行的安全事故隐患, 大大改善了电站的基础设施,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动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基本实现“无人值班,少人留守”。将电站人员重新科学分流到其他合适的岗位上,降低人力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机组运转效率提高,合理有效利用了水能资源,促进农村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我区增效扩容改造后的电站,旧貌换新颜,厂房亮堂,噪音小,环境舒适,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大。增效扩容改造的实施,将为江津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保护森林植被,净化空气,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美化环境,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4 总结

在水利部、财政部统一部署和市水利局、财政局、区委区府的高度重视下,区财政和业主的通力配合下,江津区抓住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这一机遇,自2011年开始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以来,通过项目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区增效扩容工程35座电站于2012年12月底全部完成。此次改造,对老旧电站设备进行了一次彻底的 “大换血”,经改造后的机组出力大幅度提高,提高了年利用小时数,增加了发电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基本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实现增效扩容预定目标,圆满完成今年增效扩容任务。江提高了水能资源利用率,消除了公共安全隐患,确保农村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实现了减员增效,节能减排,促进了江津水电大发展,步入了水电现代化的行列,实现了江津区农村水电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水能水务局区政府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水能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水能
提高水务局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货船澳门附近海面沉没 七名船员全部获救
水能生火
区长“不开心”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